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8月上15期   作者:王葶钰
[导读] 自从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世界各地的经济发展都是受了很大的冲击,寻求经济复苏的方法迫在眉睫,政府与市场关系是影响经济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了解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十分重要。本文通过研究历史上的政府干预与经济运行的变化,对政府可控的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来讨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王葶钰   福建福州 350108

摘要:自从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世界各地的经济发展都是受了很大的冲击,寻求经济复苏的方法迫在眉睫,政府与市场关系是影响经济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了解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十分重要。本文通过研究历史上的政府干预与经济运行的变化,对政府可控的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来讨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政府与市场;因子分析;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85(2012)S1-
        一、文献综述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和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由此可见,研究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对于疫情后我国经济复苏的有很大的帮助。胡峰(2015)[ 胡峰.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J].北方经贸,2015(06):31-32.]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和市场是相互配合、相互弥补和彼此促进的。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情况,政府发挥宏观调控功能。二者相互配合、相互弥补和彼此促进,才能够保障经济平稳健康有序的运行。唐显键(2018)[ 唐显键,孙文.政府与市场关系研究文献综述[J].现代商业,2018(17):173-174.]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一个长期的问题,研究成果有很多,但学界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界定。经过分析可以发现,如果二者相互折中,必将获得比较好的结果。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也有着突飞猛进的变化。王少泉(2017)[ 王少泉.近代以来中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演变及其启示[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7(04):9-18.]认为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演变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历史经验证明,政府对市场如果过度干预或放任,都会引起严重的经济问题。所以研究政府与市场关系能够为中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长期调整提供理论基础。
       二、政府与市场的职能及缺陷
        (一)政府与市场的职能
        在经济发展中,政府有许多职能。首先,政府的职能也可以说是弥补市场的不足,政府制定市场经济规则,监督市场经济的运行,又是市场中有消费和生产功能的经济体。我国的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体制的目标是共同富裕,所以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职能就是围绕这一目标,解决经济运行的问题,保证经济平稳运行。政府的基本经济职能有四点:经济调节、公共服务、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政府在经济运行中起到的是统筹全局、监督管理的作用,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宏观上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保证市场供求关系平衡,优化产业结构,增加经营模式多样性,保证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
        市场的经济职能有交换功能、反馈功能和调节功能。市场是供求双方进行商品交换的空间,这就是交换功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还要坚持公平竞争,让商品以等价交换的方式在交易者之间交换。市场的反馈功能是指在交换过程中,产生的信息传递给物品交换的双方,这个功能能反应社会资源的配置比例需求,国家很多时候依靠着这个功能来进行实行宏观调控。另一个功能是调节功能,这时市场最关键的功能,市场的调节功能也被称为“无形的手”,通过价格的上下浮动,反映需求的变化,从而来改变市场的供应量,自发的调节社会劳动力以及生产资料在各个部门的配置,调节市场上的商品流通,良好的辅助了经济的运行。
        (二)政府与市场的失灵
        由于市场的自我调节功能不是万能的,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市场机制会产生缺陷和局限,从而无法使要素有效配置,偏离帕累托最优状态,这就是市场失灵。尽管市场在提高经济效率上有着其他机制难以替代的巨大功能,但是市场不是万能的。导致市场失灵的根本性原因是外部性,不论公共产品、不完全信息和垄断都与外部性密切相关。在垄断出现时,垄断者通过影响消费者的成本收益函数获得的垄断利润就是垄断者的外部性收益,而消费者的损失也就是外部性成本。


准公共用品会有容量的极限,当消费者人数超过限制,就会产生“拥挤”现象,此时外部成本急剧增高。所以,如何确定准公共产品的限制是此类物品归置的重点。公共产品同样也是正外部性的一种特殊形式,生产者从中受益的同时,其他无成本的消费者也可以从中受益。外部性的产生于信息息息相关,信息不对称可以诱发外部性,而外部性的存在由会加深信息的不对称。
        三、历史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一)西方政府与市场的演变历程
        西方的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探索上有非常长的历史,二者的关系随着社会发展逐步变化,不同的时期特色鲜明。
        西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发展阶段主要分为自由主义、国家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三个阶段。自由主义时期强调自由经济,发挥市场经济自身的功能,政府尽量少或者不干预经济的发展。十八世纪至二十世纪初,著名经济学亚当.斯密提出“看不见的手”“管的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等理论备受推崇,自由主义思潮处于主流地位。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西方经济大萧条使市场的缺陷暴露出来,人们开始运用政府干预来弥补市场的缺陷,这时政府取代了市场的主导地位,开始了广泛干预经济,进入了国家主义时期。国家政府推行“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政策,政府职能急剧扩张,逐渐引发了滞涨,政府干预走向失败。面对政府失灵,西方人民开始了自由主义高层次的回归,即新自由主义阶段。2008年至今,西方国家开始采纳新凯恩斯主义,政府逐渐放宽对市场的控制。
        (二)近代以来中国政府与市场的演变历程
        中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没有像西方那样一种力量完全占据主导地位,而是在不断摸索中,一点点调整二者的控制力度。
        根据政府对市场干预程度将我国近代分为了四个时期。第一时期是1860年到1902年。洋务运动开始到《马关条约》的签订后,洋务运动加强的政府干预力度在马关条约签订后逐渐降低,开放了民间设厂的限制等,这时期政府干预力度较小。第二时期是1902年到1928年。清政府将招商局完全改为商办,标志着政府开始大力降低对市场的控制程度,这时期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度达到了近代史上的最低。在1928年-1953年,随着国民政府的建立,成立了中央银行开始,政府逐渐增加对市场的干预程度,这时的干预程度仅次于改革开放前夕的政府干预力度。第四时期则是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干预逐渐加强,在改革开放前到达顶峰,改革开放后政府干预力度持续下降至今。
        四、研究市场与政府关系的启示
        政府应从“全能政府”转变为“有限政府”,并且还必须是“有为政府”。要同时做到“有限”和“有为”就需要认识到以下两方面:在干预程度上,需要尊重市场的经济规律。更大程度的、更进一步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所起到的作用,必须与我国现阶段的生产水平相适应,认识到市场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在干预方式上,要站在市场的角度思考。政府如何才能发挥好自身的作用呢?第一,首先我们要坚持的就是方向,树立道路自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当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时,经济才能够持续稳定的发展。历史经验证明,社会主义制度是能带领人民走向胜利的道路,是正确的制度。所以,我们应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改革,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应该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毫不动摇的发展公有制经济,确定公有制经济的主导位置,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经济活力。第二,完善宏观调控。市场由于信息不对称,很容易发生市场失灵,只有超脱于市场的政府可以也应该承担起宏观调控的职能。所以,政府应该承担起社会公平你的责任,优化再分配制度,积极提供公共服务,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让发展成果公平的惠及每一个群众。
参考文献:
[1]唐显键,孙文.政府与市场关系研究文献综述[J].现代商业,2018(17):173-174.
[2]王少泉.近代以来中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演变及其启示[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7(04):9-18.
[3]胡峰.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J].北方经贸,2015(06):31-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