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下中小企业的困难和减税降费政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8月上15期   作者:陈逸欣
[导读] 面对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近年来高速发展的中小企业面临着诸多困难,于是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来帮扶中小企业。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小企业的作用、减税降费的必要性和政策执行中的特点,接着剖析了中小企业面临的各种困难,以及针对中小企业的减税降费政策的内容和效果,最后提出对减税降费政策应用的思考。

山东省北镇中学  陈逸欣   256600

摘要:面对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近年来高速发展的中小企业面临着诸多困难,于是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来帮扶中小企业。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小企业的作用、减税降费的必要性和政策执行中的特点,接着剖析了中小企业面临的各种困难,以及针对中小企业的减税降费政策的内容和效果,最后提出对减税降费政策应用的思考。
关键词:新冠疫情;中小企业;资金困难;减税降费;政策效果
        1引言
        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中小企业是企业数量的主体,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我国中小企业提供的城镇就业岗位占全部就业岗位的75%以上。同时,它也在科技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1]。
        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具有很高的重叠范围,都在推动就业、维持市场活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小企业的平稳发展关乎供应链的稳定,也为我国技术创新、国际贸易创造了无限活力。因此,关注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2020年爆发的新型冠状肺炎疫情肆虐全国,对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许多中小企业被迫停工停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在这样的困境下,政府专门针对中小企业出台了一系列税收帮扶政策,通过减税降费的方式降低中小企业经营成本及风险,推动其复工复产。尤其是在十三五期间,以更为有利的税费优惠环境为中小企业复苏营造了良好的税收营商环境。后疫情时代,经济的消极影响尚未散去,由订单锐减、成本增加、供应链紧张等多个方面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但是我国税务部门通过不断加深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降低中小企业经营成本,也推动其不断升级创新,走向更加健康长远的发展道路。
        本文立足于中小企业面临的资金困难,重点分析了针对中小企业的减税降费政策,从政府税收效果、企业发展效果和社会稳定效果三方面对助力中小企业复工复产进行了探究。
        2特殊时期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
 特殊时期,中小企业停工停产,受到了严重冲击,面临着订单锐减、现金流紧张、融资困难、成本增加等诸多困难,所以国家出台减税降费政策予以应对。
        2.1订单锐减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生产节奏,停工停产期间,大量订单生产节奏被打断。并且,由此而来的经济衰退同样引起了明显的订单锐减问题,大量中小企业面临着订单锐减或无法正常生产的难题。随着疫情在国外的加速蔓延,市场需求下降,订单减少成为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较突出的问题,很多企业面临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中小企业复工复产难度大。
        2.2现金流紧张
        中小企业面临着现金流紧张的风险,产业供应链紧张甚至断裂,上下游企业同样处于困境,大量中小企业面临着企业流动资金紧张、资金压力加大的难题,急需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流动性资金支持。并且,中小企业用工用能用料和消杀防疫同样需要资金,这也进一步增加了中小企业维持经营的成本。
        2.3融资困难
        中小企业受到自身资产规模限制,经营规模较小、生产技术传统,部分中小企业财务与管理制度不完善,抵御风险能力较弱,在常规的融资中都处于弱势地位。而银行贷款日渐加强对融资风险的关注,也对有融资需求的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更高的门槛管控对其提供的贷款,以降低自身的贷款风险。加上中小企业信用观念薄弱。许多中小企业还款意识淡薄,人员素、还款能力差,银行更愿意贷款给信用良好的大型企业,因此中小企业融资面临很大的困难[2]。而疫情发生后,各地限制人口与原材料流动,大量中小企业停工停产,订单难以完成,但场地、原材料消耗、员工等支出无法避免,这又进一步加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3中小企业减税降费的相关理论
        3.1减税降费的必要性
        中小企业资金实力、抗风险能力、资源配置能力均较弱,所以国家必须采取有力有效措施进一步推进中小企业复工复产,稳定生产经营。后疫情时代,减税降费不仅能帮助中小企业复工复产,激发中小企业活力,更能激发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以纳税人的需求为导向,分类施策的减税降费政策能够满足不同企业的个性化需求,为中小企业的恢复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效果[3]。
        3.2减税降费政策执行中的特点
        3.2.1降低融资门槛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大量中小企业被迫歇业,员工工资、场地租金都对公司经营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许多中小企业本身资产规模较小,盈利水平较低,常规情况下难以获得理想的融资额度。多地成立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为企业融资增信打下基础,同时还积极拓展融资渠道,鼓励线上化审批,依据企业的纳税记录为企业提供融资,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融资门槛。
        3.2.2速度快
        疫情发生后,国家出台减税降费政策十分及时。3月2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王世宇表示,近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出台了四批税费优惠政策,这些政策直接减轻了企业负担。同时,国家简化了审批流程,使得中小企业能够以更快的速度获得相应的退税款。
        3.2.3注重支持重点企业
        减税降费政策整体上减轻了中小企业的经营压力,其中小型微利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制造业企业得到了重点关注和支持。对于这些企业而言,政策带来的重点项目更有利于其利润增长,减税的额度也更为可观。其中,制造业及其相关的批发业减税占全部减税额的46.9%[4]。



        4针对中小企业的减税降费政策
        4.1减税降费政策内容
        为了助力中小企业走出疫情复工复产,以及助力脱离小微企业,2020年上半年国家集中出台了减税降费政策。
        减税政策方面,通过阶段性减免小微企业增值税、延缓缴纳2020年所得税、减半征收城镇士地使用税等方式减轻中小微企业的经营压力。同时,针对物流、电影放映、二手车等行业的减税措施更加精准地考虑到了各行业中小微企业的经营痛点,为其节约成本。其次,通过提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减轻对外贸易中小企业经营压力。再次,通过扩大捐赠免税进口物范围、为疫情捐赠单位或个人减税免税,鼓励企业与个人互助共渡难关。
        降费政策方面,首先,央行推动企业贷款利率下行的方式降低中小企业融资利率,降低了融资门槛。同时发放贴息贷款、降低行政事业性收费,都有助于帮助中小企业减轻因疫情带来的资金困难和生产运行压力,助力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和职工创新创业。其次,通过免受收费公路通行费、降低用能成本等方式减少企业经营成本,从多方面支持中小企业复工复产[5]。
        4.2政策效果
        4.2.1减税降费政策的2.5万亿如期落实
        首先是2020年全年减税降费政策实现了2.5万亿元的减免额度,为大量中小企业减轻了生产经营压力,成果斐然。同时,也通过办理延期缴纳税款,为399万户纳税人暂缓了292亿元的税额缴纳。互联网时代下,超九成的税务相关事务都可以通过线上申报完成,不仅简化了申报审批流程,也充分发挥了税收大数据的优势,更直观地帮助各地推动减税降费政策的落实[6]。其次,也完成了税费收入预算任务,后疫情下的2020年,我国通过多种方式复苏经济,推动中小企业恢复活力,不断创新转型,实现了逆境下的发展。再次,2020年全年组织税收收入13.68万亿元,同比下降2.6%,及时准确办理出口退税1.45万亿元。总的来看,2020年推动减税降费工作顺利进行,也为后疫情时代下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4.2.2对重点行业的减税降费效果显著
        特殊时期下,多个行业都受到了疫情带来的严重影响,其中又以服务业、住宿、交通运输业尤甚。对此,减税降费政策也对这些行业予以重点关注,对服务业、住宿、交通运输等行业更为有力地帮扶鼓励,希望这些行业的大量企业能够尽早从阴影中提振生产,重新确立增长路径。
        4.2.3企业发展效果可观
        减税降费不仅助力部分企业脱离小微企业,还使中小企业发展指数稳步回升。2020年前11个月,上海税务部门征收的税收和非税收入累计新增减税降费超过510亿元。据了解,去年共有4800多家小型微利企业脱离“小微”行列,成长壮大,而科技类、应用服务类等行业的发展动能也在不断增强[7]。
        4.2.4社会稳定效果显著
        减税降费在帮助中小企业缓解压力的同时,也为社会稳就业做出了一定贡献。中小企业的逐步复苏发展也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工作岗位,2020年的就业整体情况总体仍然呈现出稳健的局面,全年的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可以发现,在减税降费的积极影响下,该年度新增就业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其中,尤其是占据务工人群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民工,外出规模基本恢复到2019年同期规模。疫情防控期间,“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依然在行动。大量民企在自身生产经营成本增长的情况下仍然积极肩负社会责任感,为周边居民、村庄提供防护用品、消毒帮助,为帮助附近村民、社会稳定发挥自己的一份力量。
        5后疫情时代下减税降费政策应用建议
 减税降费作为经济调节的重要工具,在疫情期间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尤其是对大量中小企业的复苏发展作用显著。后疫情时代下,大量中小企业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更好地发挥减税降费的可持续性作用,推动企业复苏发展,也引发了新的思考。
        5.1允许信誉良好的企业延长还贷期
        为了更好地帮扶企业,地方政府可以鼓励当地的供货商允许一部分信誉较好的中小企业延长还贷期,允许他们在还清贷款前提出部分原材料,帮助企业度过难关。这样,不仅能为中小企业提供一些绿色通道,缓解部分现金流的压力,而且还能让市场正常运作,不至于损失大量的预订单。另外,还能让更多的企业意识到信誉的重要性。
        5.2各级政府要努力将政策落到实处
部分地方由于各地情况不同,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将优惠政策落实到位[8]。应该以将减税降费落实到位的地区为标杆,让未落实到位的企业效仿。政府出台相关的鼓励政策或考评机制,并且具有一定强制性,让做的不足的企业尽快落实。
        5.3发挥税务大数据的优势作用
 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也在税务工作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其线上服务平台可以进一步简化申报与审批的流程,同时,企业也能够更加便捷地了解到减税降费的相关政策内容。双方共同努力推动企业规范化经营、标准纳税的发展进程,也让减税降费政策惠及更多的中小企业。
        6结论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近年来高速发展的中小企业面临着诸多困难,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的精准应用帮扶中小企业实现复苏发展,从降低融资门槛、降低经营成本等多方面为中小企业减负。后疫情时代下,更需要发挥好减税降费的可持续性作用,从允许信誉良好的企业延长还贷期、落实政策、发挥税务大数据的优势作用等诸多方面不断努力,更好地推动中小企业的复苏转型。
参考文献
[1]跃居全国第一!江苏科技型中小企业首次突破4万家[EB/OL].
[2]白语菲. 特殊时期减税费助复产促发展的分析探讨[J]. 现代商业. 2021(08): 187-189.
[3]房东建. 论减税降费政策在中小企业发展中的合理应用[J]. 中国中小企业. 2021 (05): 182-183.
[4]报告:减税降费普惠性突出 制造业和小微企业受益明显[EB/OL].
[5]刘畅.中央财政奖补资金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100亿元红包投向“小巨人”企业[EB/OL].
[6]王观.去年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减轻了企业负担,增强企业获得感[EB/OL].
[7]陈慧莹.上海:减税降费赋能 助力4800多家企业脱离“小微”[EB/OL].
[8]张雨欣. 新冠肺炎疫情下我国减税降费政策应用[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1(04): 182-1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