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在工程造价中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张佳佳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8月上15期   作者:张佳佳
[导读]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建设工程行业竞争更加激烈,对工程造价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个大数据的时代,工程造价数据的积累和使用至关重要,就目前我国工程造价行业的现状,大数据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通过分析大数据应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针对大数据在工程造价中应用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成都市建设工程造价和招投标监督服务站   张佳佳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建设工程行业竞争更加激烈,对工程造价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个大数据的时代,工程造价数据的积累和使用至关重要,就目前我国工程造价行业的现状,大数据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通过分析大数据应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针对大数据在工程造价中应用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关键词:工程造价;大数据;问题及对策
        引言
        目前,工程建设领域行业信息化应用程度只是稍高于传统农业,工程造价管理作为工程建设领域的经济鉴证专业,其工作对象就是项目建设全过程所产生的各种投资和成本等数据和信息。近年来强化大数据应用成为突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瓶颈的重要途径,在经历了计量核算、目标管控和供应链管理几个工程造价管控的发展阶段后,已经逐步进入数据驱动阶段,如何通过数字化赋能思维、利用大数据辅助决策与管理成为工程造价行业的热点问题。利用基于工程造价咨询成果建立大数据并建立相应指标和指数体系,优化项目建设招投标管理、过程管理和结算审计等实施阶段工程造价管理,推进工程造价市场化改革进程,强化大数据在工程造价管理业务中的应用是工程造价行业转型升级的趋势。
        1传统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不足
        任何一项工程项目,在施工全过程都会产生较多的与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息息相关的工程数据和资料信息,这些信息大部分包含价格、时间、空间定位或项目工程量等多种重要的信息变量。但在传统的工程项目造价管控实践中,由于缺少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手段,因此对于项目建设企业而言,往往不能凭借先进的造价管理信息,通过准确的数据分析结果,对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进行决策。在此基础上,项目招标代理、施工方、建设方、设计方都需要按照项目种类进行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因此很容易出现“信息孤岛”的不良情形。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积累,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控质量就会受到很大影响。
        2大数据应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2.1大数据促进工程造价工作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工程造价工作分为工程计量和计价两个部分。要计算一个项目的工程造价需要根据图纸详细计算各项工程量,再套用相应的定额或指标进行组价,最终得出项目的工程造价。因目前造价数据统计和分析的有限性,没有详细的方案和图纸无法完成工程造价的计算。大数据的发展为数据的利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对具有异构性、多维度、时效性、层次性的工程造价数据进行全量挖掘,提取工程项目的功能、人工、材料、工期等各项指标,从而依据工程项目实施方案、设计方案、施工方案的不同快速得出相应的工程造价,计算出最有利的价值组合,为建设项目增值。
        2.2大数据促进工程造价市场价格的形成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大数据在建设工程行业的深入应用,我们可以有目的地研究政策与市场的相互作用、计划投资与市场价格的关系,制定合理的政策和计划投资,促进承包企业提高管理能力和加快技术创新;或者进行无目的地数据挖掘,利用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特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为政府职能转变和行业发展提供可靠支撑。



        3大数据在工程造价中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招投标价格依据政府部门相关定额取定,“干多少拿多少”的观念根深蒂固
        目前的计价思路基本是:计算工程量、套用相关概预算定额或估算指标、调整信息价格。招投标价格也是依据上述结果乘以一定的折扣得到。从推出清单计价以来,国家有关部门致力于工程造价的市场化竞争,但是项目的管理者对于这种计价方式理解程度不高,实施难度较大。其中最典型的是土方工程的计量和计价。根据2008年的清单规范规定,土方工程清单计量计价规则是只计算设计图纸的净量,不含因工作面和放坡增加的数量。清单规范执行时,部分施工单位、建设单位没有准确理解这一规定,施工单位把放坡增加的数量一并计入,被审减后表示不能接受,建设单位同样存在这一问题。由于推进难度较大,在2013年的清单规范中对这一条进行了修改,增加了“挖沟槽、基坑、一般土方因工作面和放坡增加的工程量,是否并入各土方工程量中,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行业建设主管部门的规定实施”的附注说明。
        针对问题一的应对策略:
        建设工程市场有别于一般的贸易市场,是一个买方单一、卖方较多,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和区域特征,政府的政策和决定直接影响到建设工程市场的发展方向。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未来的建设工程市场应该是一个“政府定标准、企业做承诺、过程强监督”的“产品”市场。对于工程项目,可以依据收集的大数据分析出各项指标,如功能指标、总指标、分项指标、详细指标、人材机消耗量指标、费用指标等。对于那些关系到功能和国家强制要求的指标,可以制订在标准里,或者标的物要求里,建设单位根据这些指标要求通过大数据分析确定最高限价。承包企业可以根据强制标准和标的物要求进行个性化的设计施工,完善和细化次要指标,进而根据自身策略和大数据库,分析成本确定报价
        3.2工程造价数据复杂分散,缺乏统计,共享难度大
        就我国目前的造价管理制度而言,定额、有关部门的文件、信息价格对工程造价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建设单位没有收集整理以往造价数据的需要和动力。建设工程承包企业也都依据预算定额下浮进行报价。加之,大部分项目经理缺乏数据收集的意识。作为造价编制的基础资料,政府有关部门发布的信息价格,多数省市已经在网站上公布,但是还有一些省市没有公布或者公布不全,或者设置门槛限制。造价行业工具软件的使用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行业特色和地区阻隔。工程造价的工作对于工具软件的依赖日益严重,各省虽没有明确规定采用什么软件,但是在现实的工作中存在数据格式、接口等问题,不得不采用某种软件的事情常有发生。
        针对问题二的应对策略:
        破除数据的垄断问题,要建立公共的造价大数据库。对于承包企业的成本和资源等造价数据要予以保护,不能强制要求其共享。对于有关政府部门,建设单位,特别是代表政府行为的建设单位,其造价文件数据必须采取措施实现大数据的共享。尝试转变政府职能,对于可以放给市场解决的问题,不再发布相关数据;对于需要政府干预的政策性、基础性规定,相关文件或价格采用共享方式颁布实施。要解决数据格式及工具软件垄断的问题,我们可以向信息行业借鉴。大数据的发展起源于信息化网络化,大家都熟悉的5G,第五代信息技术,在推广应用之前,首先是研究制定标准参数,然后大家共同按照这些约定开发、研究、制造、应用。对于建设工程市场,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加强行业协会的作用,政府制定大的战略方向,其他的交给市场依法依规解决。
        结束语
        新时代的大数据技术应用为工程造价带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使用大数据技术服务工程造价工作时,根据建设工程的特点分析其所处的市场特性,认清研究对象,妥善处理标准制定和数据共享问题,深研数据模型和算法解决大数据噪声和大数据失败问题。
参考文献
[1]韩向明.基于大数据的全过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分析[J].四川水泥,2020,(12):225-226.
[2]倪泽永.基于大数据的全过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分析[J].写真地理,2020,(23):149.
[3]刘娟,吕成锟.基于大数据的全过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18):11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