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基础土方施工影响因素及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8月上15期   作者:肖德贤
[导读] 基础土方施工是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保障,对施工技术的应用是巨大的考验。制定科学、合理的土方开挖方案,能够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为后续的施工项目奠定良好基础。

长沙麓谷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肖德贤

摘要:基础土方施工是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保障,对施工技术的应用是巨大的考验。制定科学、合理的土方开挖方案,能够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为后续的施工项目奠定良好基础。基于此,为了提高建筑工程基础土方施工质量,文章对建筑工程基础土方施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重点分析了建筑工程基础土方施工技术,提出了施工注意事项,从而有效提高基础土方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基础土方,施工,影响因素,施工技术
        1建筑工程基础土方施工的影响因素
        1.1环境
        建筑工程的施工是在露天条件下进行,很容易受到雨雪、狂风等恶劣天气的影响。对于基础土方施工而言,雨天施工的难度最大,甚至还会影响施工质量。降雨后,施工现场会聚集大量雨水,雨水没有及时排出,基础土方的施工便无法正常开展,拖延了施工进度。此外,降雨还会严重影响路面交通,导致施工材料无法按时送到施工现场,一些施工材料还会因为受潮而腐蚀,为了保证施工质量,不得不重新更换施工材料。
        1.2施工技术
        尽管环境、天气是影响基础土方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但不规范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操作会进一步加重这一问题。首先是施工材料的质量问题,材料的采购必须符合相关规范条例,材料质量应符合施工要求。如果一味的节约施工成本,追求利益而偷工减料,甚至使用了质量不合格的劣质材料,则会给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埋下隐患。即使事后弥补,也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其次是原料与水分的配比问题,比例不合适会让石桩的含水量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对基础土方的安全性、稳定性造成影响。此外,还涉及到水泥使用量的问题,特别是高层建筑工程的基础土方结构,水泥含量将直接影响土地地基的性能,所以水泥比例应合适,无论太高还是太低都会影响施工质量。
        2建筑工程基础土方施工技术
        2.1填土压实技术
        2.1.1碾压法
        通过机械滚轮施加的压力来压实土壤,增强土壤的密实程度。碾压法用到的器械主要有羊足碾和平碾。前者适用于碾压粘性土,因为羊足碾的单位面积压力较大,能够让土壤达到理想的压实效果。后者也叫做光碾压路机,将内燃机作为动力,通常应用于大规模、大面积的碾压施工中。
        2.1.2夯实法
        通过夯锤在自由落体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来夯实土壤。在我国早期的建筑工程施工中,夯实法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延续至今,这一施工技术已经非常完善和成熟。目前的夯实设备不仅有木夯、石夯等人工设备,还有机动设备,如风动夯和蛙式夯等。夯实法可用于粘性土的压实施工,也可以用于湿陷性黄土,可起到深层加固的作用,能够有效压缩土壤缝隙,让土粒的排列更加密实。
        2.1.3振动压实
        通过机械振动进行压实作业,在机械投入使用之前需要先进行土方压实度实验。振动压实主要用于砂性土的压实施工,把压实机放在土层上,随着机械的振动,土粒会变得越来越紧密。



        2.2回填土施工技术
        2.2.1机械夯实
        通过机械夯实能够充分保证填土压实在均匀的基础上还有足够的密实性,从而避免碾轮下陷问题,提高碾压效率。机械碾压之前,首先用轻型的推土机把地面推平,然后通过振动平碾“先静压、后振压”的方法压实碎石土。压实填方过程中,应该严格控制机械的碾压速度与压实次数,让基础管道和机械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以免管道损坏或者位移。机械碾压完成后,用推土机或者人工的方式拉毛,让上下层能够良性结合。
        2.2.2人工夯实
        如果机械压实、小面积回填土施工不方便操作时,可以采用人工夯实技术。为了提高打夯效率,首先应整平填土,人工夯实通常使用小型机具打夯,比如蛙式打夯机,填土的厚度控制在25cm以内,按照从四周向中间的顺序打夯。对管沟进行回填时,首先对管道两边进行同步的填土夯实,保证管道不被损坏,然后再用机械回填夯实。
        3建筑工程基础土方施工的注意事项
        3.1重视前期的勘探环节
        施工前期详细勘探施工场地,根据场地特点和地理条件选择施工材料与施工技术。分析施工场地的土质,明确施工方式;考察当地的水文条件、了解当地的气候特点,特别是温度和降雨情况,尽量规避不利因素对施工造成的影响。
        3.2优化施工流程
        温度对于基础土方的施工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要将施工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通过洒水、冰块等措施对施工材料进行降温,以免温度过高引起材料变形。混凝土在地基土方的施工中应用广泛,优势是获取容易、耐久性良好。施工单位应积极完善施工流程,在不违反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量研究新的施工技术。还应加强施工人员的专业培训与安全教育,减少安全事故。完善原材料的配比,尽可能让土方能够适应各种地质条件,以提高基础结构的稳定性。
        3.3施工方式的选择
        根据施工现场的勘察情况、建筑物的特点来合理选择施工方式。在选择地基基础时,如果是高层建筑,而地基的承载力有限,可选择筏形基础。如果建筑工程对地基的承载力没有太高要求,也可以选择独立基础。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基础土方施工中的应用十分广泛,该技术又分为钢板桩支护技术、土钉支护技术、土层锚杆支护技术等几种类型。施工环境和技术要求不同,所采用的支护技术也应有所不同,比如中低层建筑更适合土钉支护技术;大型建筑与高层建筑更适合土层锚杆支护技术。桩基础方面,目前可供选择的有CFG桩、灌注桩、预应力管桩等,其中尤以灌注桩最为常见。灌注桩的优势是噪音小、承载力较强、适用范围广。但同时缺点也非常明显——在灌注过程中无法很好的控制混凝土质量。CFG桩的原材料获取简单,加工方式简单,在水泥和石渣等原材料中加入一部分水,搅拌后便可制作而成CFG桩。为了增强CGF桩的稳定性,加工过程中应该合理控制各种原材料和水的比例。
        4总结
        随着建筑工程行业的飞速发展,业内对基础土方的施工技术也越发重视。基础土方的施工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为了保证施工质量,不仅要科学、慎重的选择施工技术,还应在施工前全面勘察当地环境与气候,完善施工方案,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进行施工,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以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施云伟.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3):37.
[2]姜毅成.土方开挖技术在建筑基础施工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7(30):208+215.
[3]师铸.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讨[J].四川水泥,2020(03):179.
[4]杨立.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4):1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