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 王文争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9月上   作者:王文争
[导读] 随着施工进度的推进,建筑材料价格的变化、工程造价预算编制的不合理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建筑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王文争  610114199102****74

摘要:随着施工进度的推进,建筑材料价格的变化、工程造价预算编制的不合理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建筑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因此,预算人员应深入市场实际考察,结合人工、材料、机械、设备等因素的变化情况,科学进行预算管理,以全面控制工程造价,避免产生超预算的情况。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控制措施
        引言
        随着施工进度的推进,建筑材料价格的变化、工程造价预算编制的不合理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建筑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因此,预算人员应深入市场实际考察,结合人工、材料、机械、设备等因素的变化情况,科学进行预算管理,以全面控制工程造价,避免产生超预算的情况。
        1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
        1.1预算编制不合理
        工程预算是对工程项目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收入和支出情况所做的计划,是工程招投标报价和确定工程造价的主要依据,因此工程预算的编制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管理。预算编制不合理是导致工程造价超预算的主要原因之一,部分预算人员在编制工程预算时,并没有到工程的施工现场进行考察,也缺乏对市场进行全面的调研,导致对人工、材料、机械设备的费用了解得不到位。人工、材料、机械设备是建筑工程中费用占比较大的部分,在缺乏充分的市场调研的情况下,编制的工程预算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此外,对于工程的施工方案没有进行全面的审查,对细节把控不严,凭借主观经验和片面的信息了解所编制的预算,最终导致工程造价超出工程预算。
        1.2建筑材料市场波动较大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期较长,建筑材料价格会受到建筑产业的发展、国内外经济环境以及市场通货膨胀的影响,建筑材料价格的波动也相对较大。尽管建筑单位施工前做好了市场调研和预算工作,由于建筑工程会受到很多主观因素无法控制的影响,市场的不稳定也会造成资金投入的偏差。建筑材料会受到建筑市场的行情影响,当建筑市场经济过热,在一定程度上建筑的原材料会上涨,建筑工程需要的原材料数量十分庞大,在原材料单价上升的情况下建筑造价预算会不可控的超支。建筑材料的更新换代成本不小,尤其是环保材料价格相对较高,若在工程施工阶段因审核等方面的影响,原材料选择上的变更一方面,会造成前期投入的损失,前期废弃原材料堆积也会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和企业资金的损失造成工程造价超支;另一方面工程后期对新材料的引进导致工期延长,原材料价格上涨,工程的造价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1.3施工环节的造价控制不科学性
        在我国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环境下,随着建筑工程向高层化、大型化发展,建筑工程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整体建筑工程的建设也越来越复杂。而在这种状况下,施工环节的工程造价控制就显得非常重要,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经营者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建设工程造价,对建设工程造价、施工品质、施工安全实行全面分析,使其均衡发展。要高度重视安全控制和品质控制,才能准确解决工程造价、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之间的关系。对建设项目的成本控制主要体现在建设项目的主体施工上,而对施工细节的成本控制相对容易疏忽。因此在实行施工成本控制期间,无法通过较好的手段对成本实行控制。这不只是能影响了建筑工程的顺利实行,而且还会造成较大的施工成本虚耗的问题,进而导致出现建筑工程造价超出预算这一状况。
        2、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控制措施
        2.1提高工程设计水平
        设计变更、技术变更是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有效提升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应该提高工程设计水平,尽量减少在后期施工中出现的变更。


工程设计主要是指对工程项目的建设提供有技术依据的设计文件和图纸,是建筑工程项目进行整体规划以及具体实施意图的重要依据。为了尽量减少设计变更的出现,在设计之前,设计人员应该深入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水文、构筑物、周围环境等进行充分的考察,然后结合建筑物的用途和属性等优化设计方案;详细了解行业、企业的各种规范标准,保证设计标准的规范性。在设计时,还要充分考虑到在实际施工时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好应急预案。尤其是对于隐蔽工程而言,更要做好细节的设计处理。工程设计的优化处理,可有效减少设计变更,确保工程在预定的工期内完工,工程造价严格控
制在工程预算范围内。
        2.2有利于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
        心理学认为,对于有较高信心的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可以自主克服困难的任务,并通过征服挑战提高对工作的内在兴趣,以在体验成功的基础上形成良性循环回路,积极发挥自身价值,为企业创造更高的效益。因此,预算人员应全面考察、控制造价,并将其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周期,既可以挖掘工程潜力,又可以预防和减少风险与损失,减少资金、人力、材料方面的浪费。同时,在进行预算工作时,不仅要全面了解市场行情,还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素质,以发挥各个部门的联动效应,激发员工在预算工作中的热情,实现对工程造价预算的有效控制与监督。
        2.3施工阶段
        在本工程中,为避免出现超预算的情况,始终注重变更签证管理工作的开展,所有变更只有在合同条款的前提下实施,在确保合同有效的前提下保证双方利益,对于提出的变更,进行了充分论证,以确保工程质量和节约成本为前提,对于出现的变更及时处理,所有的手续和资料齐全,严禁弄虚作假。而在此基础上,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了优化,紧密结合本工程的实际特点,采取科学的施工方案,并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强化对其的技术性和经济性分析,以确保满足技术要求为前提实施最佳最经济的施工方案。由于本工程弹性空间小,工期较为紧张,为确保实现保质保量和经济利益目标,在施工中加强对新兴技术的应用,比如大面积楼面和面层采用一次成活技术,在施工现场管理中采用了信息化管理措施,并加强防渗漏工艺技术的优化,在砂浆中应用TM外加剂等,采取技术措施保障工程进度和质量,同时也彰显了施工过程的技术性和经济性。而且不同专业之间的施工得到了高效协调,使得工艺质量得到了有效保障。
       2.4加强监管力度
        首先,为确保建筑在规定期限内完成,管理人员需保证所有施工流程均符合建筑标准,建筑所用的材料价格均处于预算指标内,避免出现翻新返工。
        其次,对于施工进度方面,需保证施工人员在预定的期限内完成,避免因拖延施工周期而造成的成本超支。作为建筑工程的主力军,施工人员的工作方式以及技术的掌握程度都能直接影响造价预算的精准程度,且建筑工程需要多种学科的部门人员协同施工,施工秩序通常难以保障,极易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再次,对于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意义重大,其中包括施工安全以及施工秩序的维持。除此之外,监管工作还应涉及到图纸方面,只有保证所有施工流程均按照图纸进行,才能够提高工程质量。同时避免因设计图纸与现场情况不符,进而导致修改图纸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监督管理工作的质量,需监管部门和预算部门通力合作,在这个过程中,预算部门应总结造价超预算的影响因素,以帮助监管部门确定工作重心所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需要紧密结合项目特点和成本构成,对造价超预算原因进行梳理,并采取科学的方式,对其实施高效的成本控制措施,以更好地确保工程成本得到控制
参考文献
[1]钟志文.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探究[J].四川水泥,2020(12).
[2]段海琛.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分析[J].居业,2020(11).
[3]李长江.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分析[J].居舍,2020(30).
[4]贺浩轩.影响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因素以及控制策略探讨[J].四川水泥,202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