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裂缝的施工处理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21/8/9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第7期   作者:王铮
[导读]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土木工程建设项目数量日益增多,但从很大程度上讲,社会经济的发展会受限于土木工程建筑质量的影响。
        王铮
        北京天源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101300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土木工程建设项目数量日益增多,但从很大程度上讲,社会经济的发展会受限于土木工程建筑质量的影响。当前土木工程建筑建设中常常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对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预防方法和处理措施。混凝土裂缝是困扰施工单位的一大难题,只有明确裂缝产生的原因,加强对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有效控制,做好施工过程管理,加强修补混凝土裂缝,才能保证土木建筑的质量。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裂缝;裂缝处理;施工质量;
        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施工材料,受施工工艺不当、原材料配比不科学以及外界温度、气候等因素影响,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混凝土结构容易产生裂缝。通常情况下,裂缝在产生初期并不会对工程质量造成直接影响,因此容易被人们忽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混凝土裂缝会不断延长和扩大,并危害建筑结构,如此不仅会增加处理难度,还会给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为了避免混凝土裂缝造成的不良影响,需要施工单位提高质量防控意识,强化混凝土裂缝预防和处理力度,全面提高土木工程建筑质量,为人们营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1.建筑混凝土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
        1.1设计问题
        在初始设计阶段,如果没有合理规划土木工程混凝土的结构,那么将无法保证后期的施工质量。设计人员在设计图纸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控施工材料的类型、参数、构件尺寸等方面,努力提高工程的稳定性。其中,混凝土裂缝是影响土木工程整体质量的主要因素。为此,我们应当合理设置混凝土的等级、强度,避免产生裂缝。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合理配置钢筋、建筑构件,避免给混凝土的结构质量带来负面影响。
        1.2环境因素
        土木工程的主要部分就是混凝土结构,但是温度的变化会导致混凝土结构由于热胀冷缩而出现裂缝问题,进而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应力。
        1.3材料因素
        决定混凝土施工质量好坏的关键在于施工材料是否达标。在建设土木工程时,施工人员应当按照规定的标准合理选择混凝土材料,不仅注重成本的节约,还要关注材料的性能,加强进场材料的质量检测,避免不合格产品流入施工现场。
        1.4配比因素
        混凝土配比会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施工单位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混凝土试验检测和配比设置,对水灰比进行严格控制,同时控制好添加剂等材料的用量。
        1.5施工工艺技术
        施工工艺技术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结构质量。如果没有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范标准进行施工,那么很容易出现混凝土结构质量不达标甚至裂缝的问题,进而对整体土木建筑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2.常见裂缝类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行的市场经济发展体制逐步建立起来,并不是不断健全的。在这段经历中,建筑性能得到了快速发展,土木两大工程质量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城市规划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建筑结构的高强度升级和优化是最重要的环节。这不仅极大地影响了建设单位的市场效益,而且对城市规划改造项目的建设质量水平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1结构性裂缝
        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原因如下:第一,在设计阶段,混凝土结构不合理的设计导致轴承容量不足。第二,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某些外部环境的影响,产生了裂缝。第三,施工技术因施工技术造成的裂缝,施工过程中过失可能使混凝土产生裂缝,所以只有严格的控制才能避免裂缝的产生。
        2.2非结构性裂缝
        由于受湿度变化的影响,混凝土的建造发生收缩裂缝。第一,当外部自然环境湿度较高时,混凝土材料在扩展的环境中虽然吸收了部分水分,但一旦发生太阳曝晒的情况,其自身吸收的水分会迅速蒸发,使混凝土受到收缩力,从而生成龟裂的纹路;第二,在水泥建造过程中,水泥会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也会产生裂缝。例如,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如果昼夜温差较大或天气发生急剧变化,外部温度的差异就会增大,从而产生裂缝。另外,混凝土施工时,由于地基下沉,造成混凝土构造错位,这时,由于压力过大,混凝土结构会出现一些裂缝。


        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裂缝施工处理技术
        3.1结构补强处理技术
        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受外界客观因素影响,混凝土结构容易出现裂缝问题。例如:在火灾、地震等外力作用下,混凝土结构超出自身荷载范围,导致工程出现结构性裂缝。或者工程投入运营后,受温度、湿度等因素影响导致钢筋锈蚀,使得混凝土结构承载力不足,从而产生裂缝。针对这类混凝土裂缝,可以采用结构补强技术进行处理。具体来说,施工人员需要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过程中,对混凝土材料的抗裂性、载荷能力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保证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如果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过程中无法满足变形变量需求,需要适当增加钢筋,从而提高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减少裂缝发生概率。
        3.2注浆处理技术
        注浆处理技术是土木工程建筑在混凝土裂缝处理中较为常见的工艺技术,适用于0.2mm~0.3mm宽度的混凝土裂缝中。该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配合一些修复材料同时使用,从而提高混凝土裂缝处理效果。施工人员在采用该技术处理裂缝时,需要提前对原有混凝土结构进行彻底清理,并分析原有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等级,并按照原有参数配制浆液。而后将浆液注入混凝土裂缝中,从而使灌注的混凝土浆液与原有混凝土结构形成一体。而后对表面进行处理。
        3.3置换处理技术
        置换技术常用于土木工程建筑中受损部位严重的混凝土结构中,在该技术制作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将混凝土裂缝位置的杂物或混凝土材料清除,再利用新材料替代清除后的材料,以此来解决裂缝问题,提高工程整体质量。由此可见,在采用置换处理技术时,需要保证选择的替换材料满足工艺需求。具体来说,施工单位需要结合土木工程建筑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合理选择置换材料,从而达到理想处理效果。现阶段,施工单位采用该方法处理混凝土裂缝时,选择较为常见的材料有聚合物、水泥砂浆、改性聚合物混凝土等,置换效果较好。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混凝土材料会随之出现,施工单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置换材料,从而提高裂缝处理效果。
        3.4开槽填补处理技术
        在混凝土裂缝处理过程中,施工人员应结合混凝土裂缝实际情况,分析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并有针对性地选择处理措施。如果混凝土结构中产生的裂缝较大,则可以选择开槽填补处理技术。然而,这种技术虽然能够获得良好的处理效果,但是需要注意裂缝处理数量。如果数量过多,需要增加开槽面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混凝土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所以,在选择该技术时,首先需要保证裂缝数量有限。在该技术实际应用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利用专用的开槽器设备,在混凝土裂缝位置凿出3cm~5cm的“U”形或“V”形凹槽,而后将填充材料填入凹槽中,并抹平处理,常见的填充材料有:树脂砂浆材料、水泥砂浆材料、沥青材料等等,这些材料的使用都能够很好地对房屋建筑工程的结构裂缝进行处理,且处理效果较好、全部完毕后需要在表面在此涂抹一层聚合物,并对其进行科学养护,以此提高裂缝处理效果。
        3.5表面处理技术
        表面处理技术顾名思义,就是对裂缝表面进行处理,其中包括表面涂抹法和表面贴补法,前者适用于浆材难以灌入的细小、浅显、深度没有达到钢筋表面,并且不漏水、不伸缩的发丝裂缝,后者适用于大面积漏水裂缝,例如:蜂窝麻面或不确定漏水位置的裂缝。这种处理技术操作简单,处理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提高结构美观效果。
        3.6其他处理技术
        除以上几种处理技术外,还有水泥灌浆法、扩大砌体截面等处理技术,这些处理技术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进行良好的修补,因此,在对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进行处理时,需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处理技术,施工人员需要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过程中,对混凝土材料的抗裂性、载荷能力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处理好结构裂缝,避免裂缝给人们生活带来安全隐患。
结语:
        混凝土结构有着良好的稳定性、完整性,在建筑工程中发挥着优良的效果。但是混凝土施工中常常会出现裂缝问题,我们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修补办法,很容易出现裂缝扩大的现象,最终影响到混凝土的结构性能。为此,相关工作者应当重视混凝土裂缝问题,有效监控各个环节施工技术的应用,加强质量管控,提升混凝土的施工效果。
参考文献
        [1]薛晓冬.浅析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裂缝处理对策[J].科学技术创新,2020(16).
        [2]王梦瑜.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裂缝的施工处理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14).
        [3]蔡志伟.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价值工程,2020(13).
        [4]张杰.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裂缝的施工处理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8).
        [5]张栋梁.土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技术措施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2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