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池
北京联发迈通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各个领域发展的日益成熟,而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影响,给人们的生活与社会的持续发展带来带来严峻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要想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必须要切实做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但是,在实际发展建设过程中,现在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开展却依旧有工作人员专业能力不完善、管理机制不健全、工作态度不严谨、技术手段滞后、监督力度低以及系统结构有缺陷等问题存在。因此政府以及相关单位加强对生态环境的规划和安排,促进国内的自然资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时加强提高经济的发展效率,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本文主要针对当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遇到的问题和建议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说明,研究结果仅供相关人士借鉴。
关键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问题;建议
引言
随着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建设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城市的能源消耗、污染等情况十分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环境质量,使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大大降低。基于当前城市规划建设出现的环境问题,在城市规划过程中需要考虑环境保护问题,认真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使未来的城市成为宜居场所。
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内涵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一个相对科学的理论,也是一种可以起到环境保护作用的技术手段,能够实现对城市规划中出现的各类环境问题预测和识别,并且有着相应的对策和保护措施。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城镇化的推进,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各种规划和调整,使生态环境发生了改变。利用环境影响评价可以使我国城市人口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合理性得以实现[1]。由于我国开展环保工作和生态教育时间比较晚,人们的环保意识比较薄弱,同时企业在对环境保护工作的认识也不足,所以在项目的管理和推进时加入环境影响评价能够改变这一状态。
2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第一,应明确生态城市建设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政府相关部门在整个城市生态系统建设过程中发挥着一定的主导作用,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具体内容作为基础,保证在城市生态建设过程中作出全局性指导。此项工作的具体实施,实现了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这2个方面的平衡,对项目建设也有着一定的实践和指导意义,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城市建设中的开展是可行的,为整个社会带来了正能量。第二,要提升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总体水平。当前,我国政府政绩与经济效益等因素,对环境规划都会造成各种程度的影响,所以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实现我国对环境保护全方位的评价作业,其主要内容包含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噪声和大气污染等现象,需要引发社会大众的重视与监督。第三,推动有关规章制度的有效落实和执行。在生态城市建设中,检查、分析以及测评作业都是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具体工作内容,并在具体工作中应实现其与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并加快处理方案的制定和落实,从而更好地控制污染问题。
3环境影响评价的制约因素
3.1行政管理体制问题
由于中国现行的行政体制仍有待完善,我国环保执法工作常常面临困境,环保部门与其他部门存在相互交叉的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渠道不通畅、资源信息共享不到位,这对环保部门有效地履行职能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环保政策的执行存在较大阻力。
3.2环评层次问题
国内的项目环评工作发展历史较长,但规划环评工作依旧处于初始阶段,其中,环评政策并没有将该项工作以法律的形式进行确认。即使《环境影响评价法》在起草过程中曾考虑对政策环评进行文件说明,但由于客观原因的存在,最终无果。只有从决策的源头控制整个环境问题,进一步改进和提升整体环评层次,才能确保整个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经济体制发展的大背景下发挥更大的效用,真正实现源头环评工作。
4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优化建议
4.1高度重视环境保护
在城市规划中,要重视环境保护,把相应的措施落实到实际规划中,运用可行的方法,进行环境污染的治理,逐渐改善当前的环境状态,从而促进城市更好发展。进行环境保护是比较复杂的工作,涉及面较多,真正实施起来难度也较大,在城市规划中要将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提高,相关人员要对影响环境的因素进行认真分析,找出具体的污染源头,加强污染控制的效果。还有要认真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如对污染严重的工厂进行管理、控制污水的排放、及时清理生活垃圾等,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2完善理论体系
我国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起步较晚,而且是在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对规划环境影响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现阶段我国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内容较少且不充分,在建设和开展项目过程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体系不足。因此相关部门要积极规划、规范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并明确适用范围,从而推动建设项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开展与普及,不断完善我国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理论体系。
4.3加强环境管理和监督
在建设过程中,首先需要优化生活环境,同时还要关注地区的医疗、教育等情况,将城市建设创建为宜居场所;另外,在城市规划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地区水体的保护,定期抽查当地的工业工厂排放的污水,以及居民生活污水的排放情况,重点监督固体废弃物、废气排放、污水处理等过程,保证城市除污系统运行正常。
4.4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的研发和利用
关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需要应用到的科学技术,需要研究中心加强研究和研发技术的工作力度,并且通过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公平合理的评价结果制定出高质量的措施,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强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共同协调发展的态势,要求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和能源的使用,从根源上减少污染的排放,加强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状态。
4.5健全法律体系
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制度最早是由美国提出的,我国在1973年充分地借鉴了国外的先进理念,并引入了这一概念,建立了相关的法律内容。这一制度的确立,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前进和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相关的法律内容已经和现代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所以应建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法律管理条例,建立完善的追责机制,转变重视审批而忽视监管的情况。
4.6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和项目之间的联系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应该加强和项目评价之间的联系,主要的目的是预防污染情况的发生,在针对项目进行规划和研究时,能够直接评价出重大项目的发展情况和污染范围,并且提出完善项目结构的重要意见,从而实现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国家越来越重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作用。为进一步提升环境规划影响评价的效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抓住时代发展的新契机,构建良好的环保经济协调发展服务平台。由于我国的环评工作依旧处于初始阶段,部分法律条款尚未完善,因此,国内的环评层次需要进一步提升,从而发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价值与作用。
参考文献
[1]葛志校.探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性[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2):100-101.
[2]王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性探微[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1):35.
[3]阮丽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独立审查机制研究[J].政治与法律,2019(12):15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