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俊
东台市堤东灌区管理处江苏省东台市 224221
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自动化应运而生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信息自动化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可以实现对整个施工过程的自动化监控和管理,降低施工成本,确保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顺利完成。本文首先概述了信息自动化的特点和应用优势,然后分析了信息自动化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具体应用,最后提出了信息自动化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信息自动化技术;应用
前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检索系统、网络系统、电子信息网络系统的建立和普及,利用计算机自动处理的信息自动化已逐渐成熟,在大型水电工程建设中,显示了其独特的优势,解决了复杂约束下的协调控制问题,实现了各维度的高效综合优化。本文主要介绍了信息自动化在水利电力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并对未来工程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1、信息自动化技术的特点
1.1 抗干扰性强
众所周知,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规模大、周期长,在建设中容易受到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信息自动化的出现为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并将其应用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施工操作过程规范化、最大限度、限度地避免干扰因素的影响,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降低风险。
1.2 适应能力强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复杂性,施工环境十分恶劣。目前,传统的建设和管理模式已经逐渐消失,以满足建设和管理的需要。借助自动化进行建设,充分发挥自身的较强适应性,在整个建设过程中控制水利水电工程,同时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水平,更好地保证其水准。
2、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信息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必要性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一般具有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技术条件复杂的特点,从项目规划、勘察设计、工程实施、竣工验收、运行管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长期管理。不同的水利水电工程,其参与因素和基本存在条件不同,在工程设计、规划和建设阶段,由于地域移民、征地、环境等因素,会涉及到裙带关系的变化问题和复杂关系。保护和水土保持,工程情况更加复杂,问题也越来越多,工程建设难度也随之增加。因此,当前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需要先进的信息自动化作为工程建设的技术支撑和保障。在工程建设周期中,人员的参与、物理设备的引入以及它们之间的融合产生了海量的数据信息,如何实现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处理、共享、集成、优化配置和实用化应用时,需要建立自动信息决策系统,进行自适应调整,减少时延相关的效率损失,满足项目的需要。项目建设强调数据资源的有效性和实时性,自动化构建的自动化信息平台可以实现数据信息汇总、计算、处理和报表的自动生成,方便跨部门工作。更高和更低的水平。同时,可以及时传递信息,为项目经理提供信息支持,为其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参考,确保对项目质量、安全、进度和资金消耗的实时监控和监督。人员,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提高项目运作效率。决策的科学性在于获取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信息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所有数据信息的电子化和网络化生成,实现数据的实时动态监控和收集,并通过系统的分析和处理,真实反映项目的实际情况,找出问题的根源。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对策,做出科学反应,确保准确实现施工计划和目标。同时,通过对各类资源的实时跟踪、动态调整、对比分析和优化配置,为项目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实现对施工过程、质量和成本的全面控制,达到科学化、现代化、导向化的管理目的。
3、信息自动化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具体应用
3.1 工程管理系统的建设
为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需要重视管理体系建设,利用信息自动化建设工程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其价值作用,实现信息化和自动化管理。尤其在会计管理、考勤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效果。在管理工作中,借助信息管理系统,我们可以及时了解并掌握建设项目的进度,物资储备情况,及时调整建设进度,物资采购等。
3.2 虚拟环境技术的应用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周期长,施工环境复杂多变,容易影响施工。将虚拟环境技术应用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结合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地形、环境等因素进行三维建模,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因素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概率。不仅如此,应用虚拟环境技术进行三维建模,可以更清晰、清晰的施工情况,为下一步的维护工作方便开发。
3.3 遥感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总的来说,水利水电工程大多建在山区,地势复杂,安全隐患多。为更好地保障施工安全,将遥感技术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实时采集施工现场地形及周边环境数据,利用计算机对施工现场地理环境进行模拟,清晰的地质结构和地理环境,方便下一步施工。例如:某水利水电工程地处山区,地形复杂,应用遥感技术开展地形测绘工作,建立山地地形模型图,为建设提供重要数据支撑和施工,保证施工效率和质量。
3.4 无人机技术的应用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无人机技术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无线控制设备、计算机工业控制系统对无人机进行控制,可以实现对工程建设所需的诸多数据和数据的勘察,并实时、及时监督和控制现场施工情况。特别是在环境实地勘察和工程建设中,无人机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某水利水电工程勘察工作,需要获取高平台土壤样本,传统人工模式效率低,安全性低。但不难看出,无人机技术应用灵活,配备相应的机载设备,可以很好的完成成都遥感测绘、定点测量和布线等方面的工作。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工作提供了很大帮助。
3.5 水文自动监测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水文监测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它可以实时控制水位的变化,避免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影响。目前,传统的水文监测技术效率低、精度差,不能很好地满足建设需要。将水文自动监测技术应用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在施工现场的适当位置设置遥测站和中心站,实现整个施工过程中水文情况的实时自动监测区域,快速采集和传输数据并自动分析。如果发现异常数据,可以及时预警,以便采取控制措施解决问题。
4、水利水电工程与信息自动化技术的深度融合
4.1 统一规划管理
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大型、长期的工程。根据客观和客观的环境因素,建设时间将超过十年,甚至数十年。在信息自动化应用中,应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基于项目实施阶段,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指导后续工作,可以降低项目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4.2 建立统一的数据模型和数据资源库
在信息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涉及的数据和信息太多。水利工程涉及地质、地形、地貌、水文、生态环境、迁移和工程材料。涉及的部门和人员众多,没有统一的数据模型和数据资源,源数据库基于不同的数据标准,形式不同,难以进行跨部门的数据、数据对接和管理,统一标准的数据供不同部门使用,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5、结语
综上所述,自动化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属于民生和公益事业,保证其建设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将信息自动化技术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充分发挥其优势,确保工程安全、高效、顺利建设。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加强自动化的创新研发,实现其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水利水电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邢超.水利水电工程测绘自动化技术探讨[J].治淮,2021(02):36-37.
[2]仇成旺.信息自动化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探讨[J].工程建设与 设计,2020(23):159-161.
[3]张洪.水利水电工程测绘自动化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23):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