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研究 钱伟斌

发表时间:2021/8/9   来源:《时代建筑》2021年5期3月上   作者:钱伟斌
[导读] 建筑工程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在建筑工程的道路上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在建筑工程中,工程管理是一项极为重要的环节,能够保障建筑施工的质量以及经济效益提升,在随着社会背景的不断变化下,建筑工程的管理也开展进行了创新与提升,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到创新模式,能够全面推动建筑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

广东竟晟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钱伟斌  

摘要:建筑工程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在建筑工程的道路上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在建筑工程中,工程管理是一项极为重要的环节,能够保障建筑施工的质量以及经济效益提升,在随着社会背景的不断变化下,建筑工程的管理也开展进行了创新与提升,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到创新模式,能够全面推动建筑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下文简述了,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以及发展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创新模式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与深入,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也已经开展进行了全新的转变,现代化社会为建筑工程带来更好的推动力,同时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在这其中,建筑工程管理以及模式,也要及时跟紧脚步,否则便无法满足现代化社会背景下建筑工程发展的需求,对于工程管理的创新如果没有及时展开,那么便会拉低整体建筑行业的经济效益,相关建筑企业,要及时找到自身管理的问题所在,积极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将创新模式完善的应用到建筑工程管理当中,并且不断推动其发展与提升。
        1、目前建筑工程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1.1工程管理模式处于落后的阶段
        就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有许多企业所沿用的管理模式,并没有及时进行创新与提升,依旧应用着传统落后的管理模式,这样的情况,无法保障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有效提升,造成这样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建筑企业的领导人员对于创新工作,没有全面的重视起来,对于创新模式的重要意义没有全面掌握,仅仅认为管理模式都是一样的做法,并没有太大的推动作用,有这样的情况影响着,建筑企业在不断发展运行的道路上,一直会沿用着传统的管理模式,企业迟迟达不到预期中的发展目标,这样的局面,不利于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更无法保障建筑工程的管理质量能够满足建筑工程的需求。
        1.2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
        能够影响到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的有多方面的因素,但是其中最直接最重要的,就是负责此项工作的管理人员,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高低,直接能够取决着整体工程管理质量的高低,在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必须要具备专业的水平以及管理技能,同时综合素养要不断提升,并且对于各项职责进行清晰的明确,需要对于创新的管理模式,进行全面的掌握并熟练运用,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建筑企业的管理人员,对于新型的建筑工程管理理论,没有进行及时的学习,同时,管理团队的结构体系也呈现出落后的现象,个别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无法达到建筑工程发展的标准,这对于建筑工程管理也会带来不良的影响,并且,这时候如果相关的培训工作没有跟上,没有及时开展系统化的专业知识学习,那么,便会是的后期的管理手段无法落实到位,并且,大部分的管理人员,对于先进的管理措施,缺乏相应的了解,那么在对于建筑工程管理展开创新模式时,相关管理人员就不能做好配合工作,在工程管理部门开展信息化建设时,难以科学合理的进行运行,无法有效推动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的提升。
        1.3信息化管理建设不到位
        在目前现代化社会背景下,各行各业要积极开展信息化管理建设,才能保障相关管理工作及时做到创新,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而建筑工程行业中,有一些建筑企业,对于信息化管理建设的力度严重不足,不足以支撑工程管理模式得到全面的创新,许多领导人员,并没有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在工程管理工作中应用的重要意义,并且,在企业内部,整体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对于各项业务处理以及管理工作中,工作效率无法有效提升,整体的建筑工程管理质量,依旧处在落后的阶段,尤其是在信息化社会中,这样的管理模式,会严重拉低整体建筑工程的施工,甚至还会削弱建筑企业在行业市场中的综合竞争力。



        1.4建筑工程管理监督力度不够
        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需要有严格的监督体系同步执行,才能够保障工程管理工作的落实到位,在这个过程中,尤其是要对于建筑施工的流程,以及管理人员的执行力,展开严格的约束,确保管理工作具备合理的规范化,将创新模式全面融合,推动管理工作的质量能够达到建筑工程的相关标准,如果监督工作不到位,监督力度不足,那么就会使得一些自觉性不高的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疏忽与怠慢,对于管理工作中的关键点不能够得到完善。
        2、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
        2.1改善传统的管理模式
        要想将建工程管理工作的质量有效提高,是首要做的就是积极融合先进的创新管理模式,及时改善传统落后的管理模式,相关建筑企业,要结合行业市场的发展规律,以及现阶段的社会背景,打破原有的束缚,在自身的管理模式上,不断的进行调整与完善,尤其是企业的领导人员,要全面了解并掌握到创新模式的重要性与实际意义,提升对于管理创新模式的重视度,构建出全新的管理思路,不断提升管理标准,相关的管理人员,要扭转传统刻板的思想理念,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要对于自身的工作也要做到同步前进,结合过去发展道路上,所总结出的管理经验,对于建筑企业目前管理工作中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不同角度的分析,找出传统管理模式中的弱点,并进行弥补与完善。
        2.2优化管理组织结构
        在整体的工程管理来说,对于管理组织结构展开创新,也是重要的措施,目前,由于许多建筑企业所存在的管理组织结构,过于流程化,且结构复杂并无实际作用,因此,所展现出来的管理效果并不理想,对此,管理人员要对于管理组织结构展开科学的调整,对于一些不足之处,进行重点优化,对于复杂繁琐的结构,首先要进行简化,对于管理的流程,变得透明化,可以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在人员配置上进行调动,在重点管理工作上,可以增加人员数量,提升工程管理的效率。
        2.3增强信息化建设规模
        要想去全面对于管理工作展开创新,就要跟紧时代进步的脚步,丢弃以往效率不高的传统管理手段,积极引进信息化管理技术,当今社会是互联网时代的天下,建筑企业要紧紧抓住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建立起科学完善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推动管理模式多方位的转型,在施工现场,设置监控系统,这样可以做到二十四小时实时监督,并且对于重点施工阶段,可以有效提升了监督力度,这不仅能够约束好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行为,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监督力度不足的缺陷,在出现相应的管理问题时,能够通过监控系统,即使找到问题所在。通过信息化建设,可以搭建起信息平台,无论是对于工作人员还是施工数据的查询与管理,都可以直接在信息平台上展开,全面增强了管理效率与准确性,对于建筑工程地方整体设计,以及工程管理的配置,也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得以实现,全面推动了工程管理模式的转型与创新。
        2.4加大人才培训
        专业水平高的管理人才,能够保障工程管理的质量提升,在对于管理队伍的招聘纳贤时,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可以适当的扩大招聘范围,并且提高入职标准与门槛,确保不会人才流失,并且所有入职的管理人员,都能够满足建筑工程管理的需求,在日常工作期间,还要定期展开相应的培训,最主要的就是提升他们的思想观念,保障可以具备创新意识,以及良好的责任心。
        结语:
        在目前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要对于建筑工程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与提升,才能够保障企业走在时代的前沿,在市场中占有立足之地,建筑工程管理是保障建筑企业长久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企业要及时的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对于自身的管理模式进行全面提升合理化与先进化,积极融合进新型的管理理念,引导着建筑行业朝更加光明的道路上前进。
参考文献:
[1]魏海燕.绿色施工理念下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J].住宅与房地产,2021(15):152-153.
[2]欧阳煜.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探究[J].中华建设,2021(03):44-45.
[3]李娟.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住宅与房地产,2020(36):121+128.
[4]乔大伟.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居舍,2020(36):141-142.
[5]孟庆保.探讨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30):185-1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