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恩寿
国网昔阳县供电公司 山西晋中 045300
摘要:在电力工程施工中,10kV配电线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程项目,同时也是最具施工难度的项目之一。 确保电力工程的有效实施,是确保我国经济得到更好发展的重要措施,因此就需要对10kV配电线路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并优化升级处理。
关键字:电力工程;施工技术;配电线路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用电量需求也日益增多,电力工程施工技术越来越难,这给输电线路施工带来新挑战。电力与我们的日常生活都是息息相关的,保证电力施工建设中的安全,是所有电力人员的神圣职责,为了能够进行安全的施工,降低施中的事故发生的几率,需要项目施工人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进行参与,有效的保障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保障电力资源的有效传递,保障生产生活的有序进行。现如今,我国在10kV配电线路施工方面仍处于发展阶段,还需要解决诸多的施工问题。
1.电力工程配电线路存在的问题
1.1配电线路施工占地问题
配电线路施工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施工场地,占地问题和占用补偿问题一直是电力企业配电线路施工过程中的重点问题。尤其是在乡镇进行施工的时候难免会占用农田来进行施工,这就会与当地民众发生利益冲突,导致村民没有办法充分理解配电线路施工,在对老旧线路进行搬迁、维护过程中,很多电线杆可能会经过农田,这时就有可能会受到村民的抵触,时间一长就会影响配电线路的施工效率,也给电力企业带来了比较严重的影响。
1.2接地工程存在问题
配电线路的施工现场环境往往比较艰难,尤其是在偏远山区,现场土壤的电阻率较高,需要严格的安装相应的接地装置来保证配电线路的安全,但由于地理位置比较偏远,交通不便,加上接地工程属于隐蔽工程,在施工后期无法进行再次检查,使得施工人员有出现偷工减料的情况,在施工的时候没有严格按照施工图进行施工。
1.3电力工程配电线路管理问题
在配电线路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对于施工质量有着重要影响,比如在线路安装过程中对于附属设备的施工没有进行明确规定,施工时如果缺少新的附属设备就需要再次进行采购,这样无疑时增加了施工成本,同时也降低了施工效率。
2.10kv配电线路的施工原则
2.1可行性原则
电力工程中的任何施工项目都应保证科学性的施工原则,因为电力工程是一种严谨性非常高的工程,任何施工失误或问题都将会对整体工程的质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且该工程往往也伴随着较高的危险性,只有充分确保在施工中遵循科学性施工原则,才能实现科学施工、安全施工的目的。10kV配电线路的施工内容主要是进行电缆的敷设以及安装,这是整项工程的关键施工内容。
2.2简单操作原则
除在10kV配电线路工程施工中遵循科学性原则外,简易操作原则也是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通常一项10kV配电线路的工程往往会对周边区域的用电情况造成影响,起支撑着周边区域社会生产以及居民生活用电的作用,所以这就对该项工程有较高质量要求,要尽可能避免出现断电现象,一旦发生断电,就会对该区域的经济活动以及其他方面的发展造成巨大的影响以及损失。而之所以让10kV配电线路的施工遵循简易操作原则,就是因为如果在一开始就用难度较高、复杂度较强的技术来进行施工,那么一旦在日后出现了有关的配电线路问题,就会对工程的抢修维护造成巨大困难。
3.电力工程配电线路技术
3.1复测技术
设计单位在输电线路设计完成后,在施工时要向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除向施工单位移交图纸资料外,还要将线路的走径方向、杆塔位置等现场资料以桩位的形式移交,以便施工单位施工。分坑则是将图纸中每基杆(塔)的基坑、拉线坑以及施工用的各种地锚坑进行现场定位,以便土方开挖。在10k V高压配电线路中复测分坑是架线工程的关键点。复测时不仅需要运用测绘知识,还要准确分析地形、地质条件。对设计图纸提供的杆位分布、杆塔转角角度、杆塔高差测准、记录,并分析是否合理。及时与设计人员沟通,确保复测的准确性。
3.2基础施工
10k V配电线路的基础:圆杆一般采用直接开挖到设计埋深,根据地质条件配置底盘、卡盘、拉盘;对于方形杆一般采用C25现浇基础。基础工程施工是线路稳定的重要因素,其质量对后期电力供应,公共安全有重要影响。
3.3杆塔选型
对于10k V线路,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电杆或钢管杆。电杆的截面形式有方形、八角形、工字形、环形或其他一些异形截面。最常采用的是环形截面和方形截面。钢筋混凝土电杆有等径环形杆和锥形杆两种。等径环形杆的稍径和根茎相等,有300mm和400mm两种,一般制作成9m、6m、4.5m等三种长度,使用时以电、气焊方式进行连接。锥形杆的稍径有190mm和230mm两种,配电线路一般使用锥形杆,对转角杆、耐张杆、终端杆可根据情况采用等径杆或方形杆。
3.4架线施工
架空导线的架线方式有单回路和双回路并架两种方式。导线的排列大致都可分为水平排列和竖直排列两种,运行经验表明:竖直排列的导线较水平排列的差,特别是在重冰区和电晕严重地区更为突出。导线垂直排列时,下层导线在冰层突然脱落时易发生上下跳跃和相间闪烁;导线附近有大风湿度较大,常有电晕地区易发生导线舞动,这时上下层导线易发生碰撞而发生事故。水平放置的导线不易发生上述状况,而且水平排列的杆塔高度较低,可减小雷击机会,但水平排列的杆塔比垂直排列的杆塔结构复杂,使杆塔投资加大。
4.配电线故障防护措施
4.1继电保护误动动作防护措施
继电保护误动作防护措施的有效采用是配电线路顺利运行的基础与关键。通常来说配电线路的瞬时电流速断保护装置在运行过程中都存在着一定时间的延迟,这种延迟的存在可以有效减少配电线路误动作的出现。除此之外,在继电保护误动作防护措施的采用过程中电力系统工作人员只需要对相应的保护装置进行有效改造则可以促进其整体性能的有效提升。并且通过低电压闭锁或者复合电压闭锁等方式的有效采用促进配电线路运行水平的持续提升。?
4.2配电线路保护范围的有效确定
配电线路保护范围的有效确定时确保配电线路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之一。在配电线路保护范围的确定过程中电力系统工作人员需要根据我国相关规定对配电变压器的终端线路进行有效控制促进一台或者多台变压器能够保持较为合理的并列运行状态。这为配电线路故障处理的有效进行奠定了良好基础。另外,在配电线路保护范围的有效确定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对这一范围进行有效计算,同时按照其最大短路电流对配电线路保护范围进行进一步的精确。?
4.3接线方式的合理选择
接线方式的合理选择是确保配电线路顺利运行的基础与关键。在配电线路的线径较细并且线路阻抗较大时其造成的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灵敏度可能较为不够并且可以通过相应接线方式的有效选择将配电线路的故障控制在萌芽状态。除此之外,在接线方式的合理选择过程中电力系统工作人员需要以当地的用电需求和电网建设进度为基础进行接线方式的有效选择,从而促进配电线路故障的有效处理同时可以提高配电线路的可靠程度并且有效提升配电线路的灵敏度。另外,在接线方式的合理选择过程中电力系统工作人员还应当对配电线路进行分级整定,并且对整定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促进电力系统问题的有效处理和故障分析的有效进行。?
5.结束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和电力系统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配电线路保持正常工作对于提升供电的稳定性有着重要作用。确保电力工程的有效实施,是确保我国经济得到更好发展的重要措施,因此就需要对10kV配电线路的施工技术进行优化升级处理。
文献综述:
[1]杨朝东,郭铁强.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资讯,2012(33):116.
[2]黎嘉乐.浅析电力工程中输电线路施工技术[J].科技视界,2019(33):210-211.
[3]王一鸣.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的探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9(19):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