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航
武义县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浙江 金华 321200
摘要:建筑工程当今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发展支柱,在建筑工程中,施工质量决定了工程的最终效果,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管理对工程质量有着规范性作用,可以有效保证施工质量,据此本文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督与管理进行分析,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督;管理
引言:建筑工程行业为推动社会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当前建筑行业形势大好,但在实际工程施工质量中,存在很多不足,部分工程施工监督管理不严格,造成工程质量不达标,这也为建筑工程行业信誉带来一定影响,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质量监督与管理意义重大。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督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监督管理体系不完善
从对以往的监管调查来看,建筑工程施工在监管体制上还存在诸多问题,很多项目因为监管不善都对后期施工质量造成了影响。比如:部分工程在施工之前,因为工期紧张,没有经过严格的调查,制定合适的施工方案,将以往使用的管理方案直接照搬在当前工程上,这虽然可以让工程快速进行,但在工程施工质量和后期验收效果上,明显得不到有效保障。还存在群众和业主方也普遍存在未能有效的参与到监管当中的现象,新闻媒体对监管的宣传力度不足等问题。所以在监督管理体系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1.2监督管理人员不尽责
一方面,监理单位对工程施工有着监督和管理的职责,因此,有关人员是否尽职尽责,严格地按照标准对施工进行监管,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工程的最终质量。当前在工程施工监管上,存在监理者没有切实履行自身职责,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只是以走形式的方法,并没有结合施工情况。并且在因为监理不当出现问题后,工作人员相互之间会互相推卸责任,由于没有明确的责任制度,很难将责任落实到某个人身上,更加导致了不合格现象的发生。
另一方面,还有一些小型施工单位,在施工安全管理上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施工现场有很多不规范的操作行为,不按照标准要求施工人员进行工作,不仅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还会对施工人员人身安全留下隐患。
1.3监管人员素质不够高
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是保证监管工作可以有效落实的基础条件,在实际监管中,往往需要根据工程情况将监管制度和管理方式进行调整,以适应实际需要,这些都需要监管人员具有足够的专业素养,才能让监管条例在制定和实施上得到有效的保障。但大多数企业在需要监管人员时都是通过对外部直接招聘的方式,这种方法招募进来的监管人员通常在工程施工经验上欠缺,没有专业的建筑工程理论知识支撑,再加上很多工程领导阶级对监管的重视力度不足,监管人员从来没有得到过系统化的专业技能培训,这使得监管人员的专业素质达不到管理标准,所以在管理上必然会存在不小的问题。
1.4施工使用材料不达标
国家为了保证建筑工程验收后,施工建筑可以达到安全的使用要求,对建筑材料的使用制定了较高的标准,以此来规范建筑工程的选材过程,保证建筑质量。但材料的选择通常都与利益有着直接的关系,通过控制选材,可以节省很大的投入资金,这让很多企业都在选材上出现材料质量不达标的问题,虽然为达到了节省资金的目的,但材料不合格必然会发生工程质量不达标的问题,最终还是需要企业来承担后果,造成更大的损失,甚至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并且在工程中,需要用到的建筑材料种类繁多,材料数量也比较庞大,施工过程中不同环节对材料的要求也不一样,这就致使在选材监管上难度极大。而且材料选择需要根据工程情况进行判定,对专业知识要求比较高,很多监管人员难以达到要求,造成施工材料不达标的现象[1]。
2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督与管理质量的对策
2.1完善工程监管体系
拥有完善的监管体系能让监管人员有条理的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管,并且在实行监管的过程有所依据,提升监管效能。而且,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还在不断攀升,建筑工程也在不断的增加,市场规模也在逐渐扩大,所以为了工程施工质量可以得到保障,更加需要完善的监管体系。只有完善工程管理体系,才能让监督与管理工作更好的落实下去。当前我国相关部门已经出台了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有关制度,在完善工程管理体系时,需要严格的按照国家制定的标准来进行,只有以国家标准为依据,才能有效的保证完善后的体系可以正常使用。也需要根据以往在工程中的监管经验,通过找出之前体系中的优缺点,并结合实际操作情况,在使用中逐渐完善。标准的制定需从实际情况出发,并且在涉及到施工人员利益时,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可以收集施工人员的意见,通过整理,来将有用的意见应用到管理体系当中。新体系的制定需要综合的进行考量,尽最大可能考虑到所有的因素,才能保证管理体系的最终效果,体系制定后,严格按照体系来进行施工,保证监管人员可以以管理体系为依据,规范施工行为,保证工程质量。在监管过程中也需要注意,让人民群众和业主等具有监管权益的部门和群体,积极参与到监管当中,并注重借助媒体的力量,使监管更加严格,以此实现工程监管体系的完善。
2.2落实监督管理责任
单单依靠完善的监管体系,来保障施工质量显然还不够,监管人员是监管制度和体系的利用者,所以监理单位工作人员以及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否尽职尽责的将制度体系落实下去非常重要。为了规范监管人员的工作行为,要求将监管职责有效的落实到个人身上,这可以保证监管人员在工作时严格按照标准来进行工作,避免散漫的工作态度。在进行监管任务时,监督管理人员需要将完成的监管任务进行详细的记录,并且保存,这样在工程出现质量问题时,有追踪的源头,提升监管人员对自身的管理。
2.3提升监管人员素质
随着建筑工程行业规模的逐渐扩大,人才供不应求的问题也慢慢凸显。在监管人员中,很多老员工的思想理念由于长时间缺少更新,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发展需要,而新招募的青年员工虽然理论知识可以适应形势的变化,但是由于缺少实践经验,同样难以有效利用到工作当中。因此,想要找到监管方向合适的人才十分困难,致使监管工作难以进行。所以建筑企业应当认识到,人才才是推动企业进步的源动力,在扩大企业规模,增加收入的同时,人才队伍建设同样需要放在发展的首位上。在人在招募上,可以通过加大企业福利,来吸引更多经验丰富的人才入住企业,再通过校园招聘等方式增加企业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利用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带新员工的方式,通过实践和定期系统化的培训,增加青年工作人员的实战经验,来为企业组建优秀的专业团队,为企业监管提供人才支持,也提升企业全体人员的综合素质[2]。
2.4强化材料管理流程
在材料选择上监管人员需要充分的认识到,建筑材料选择对后期工程质量的重要性,所以在监管上,对于材料的购进和使用都需要进行严格的记录。在供应商选择上,要求选择信誉良好的供应商,并且材料必须进行严格的检验,使其符合建筑标准后才能使用。当前信息化技术非常发达,可以学习先进的信息技术管理方式,充分的利用信息技术来将工程中的材料设备等信息有效的整理到电子设备中,以便相关人员记录和查看,增加管理效率。
结论:加强建筑工程监管力度和标准,可以有效的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保证工程后期验收质量,也是一个企业可以持续发展,保持良好声誉的重要保障,在企业监督管理中也有很多先进的技术和方式需要不断学习和借鉴,以提高监管效率,也让企业跟进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童韬.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绿色环保建材,2021(05):147-148.
[2]余智飞.建筑工程机电安装施工质量管理措施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1(12):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