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装修关键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3月9期   作者:齐福安
[导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所处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齐福安
        鲁丹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  菏泽市 274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所处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装配式建筑具有节能环保、施工便捷等多方面优点,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装配式建筑装修技术的应用就是要提升装修机电一体化目标,以此来提升建筑功能化和模块化,从而满足现代建筑的具体需要。分析装配式建筑的装修关键技术,希望能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装修关键技术
        引言
        装饰装修工程的施工过程环保简单,无粉尘无噪音,不会破坏周边环境,便于安装操作,成本控制效果显著,应用优势明显高于传统装饰装修技术。
        1装配式建筑装修设计分析
        1.1地面集成构造
        一般会采取架空地脚支撑定制模块,对于地脚螺栓进行调平,偏差控制在0-50mm。现阶段最为常用的是型钢复合架空模块及树脂螺栓整板架空,可在架空层内部设置水暖电管及相应的通风设施,型钢复合架空模块上部通过干施工法来粘贴相应的地板(主要有强化复合地板、塑胶耐磨地板、实木地板、超耐磨集成仿木纹免胶地板等),正常情况下装配式楼地面系统要单独设置,相应部件不要和墙体进行连接。
        1.2隔墙及吊顶构造
        不同墙板适用于不同场合,其中轻质墙主要应用在室内所有分室隔墙中,要具有相应的防水功能。同时在其中填充环保及隔声材料来实现隔声效果。在墙体和主体结构间通过连接件来确保连接的可靠性,且通过专用构件来对墙面平整度及垂直度进行调整。饰面和墙板基层要设置必要的防潮措施,为确保良好的观感,装修面层要集成壁纸、木纹及石材等质感。另外,也要考虑内部管线敷设、管线接口、地面设置有连接及固定措施。吊顶主要采取卡式扣件吊顶系统,以墙体支撑为主,同时在局部位置设置吊杆。跨度相对较大的空间需要和天花预留连接件,并且增强吊杆的刚度。吊顶系统设置过程中可按照如下流程进行:支撑设置—主龙骨设置—副龙骨设置—面板设置—灯具设置—风口百叶设置—接缝收口等,同时要留有检修洞口和封口板。
        1.3给水系统
        可通过承插式接口方式将不同分支水管快速连接,暗敷部分可采用具有较好柔韧性的铝塑复合水管或塑料给水管,此种情况下可确保分水器到用水器具之间不设置相应接头。另外,对装饰部分隔墙及地面空腔中可设置管线,能够大幅提升管线安装的灵活性,可提升室内装修的灵活性。
        1.4集成厨卫模块
        可对厨卫相应设备设施(如橱柜、台面灶具、洗涤用具、吸油烟机、灯具、开关插座等)进行一体化设计,保证接缝的严密性,同时留设加固板。另外,吊顶安装主要以墙体支撑为主,吊顶内部相应管线要一次性设置到位,同时留有检修空间。卫生间等湿水性区域地面要设置工业化柔性整体防水底盘,利用专用的地漏设施将其排出,确保整体具有较强的密封性。要确保防水地盘一次性加工成型,墙边要留有相应搭接余量,并且要设置有防溢流措施。
        1.5建筑电器模块化设计
        装配式建筑采取模数化设计原则能减少构件类型,实现标准化。随着集成卫浴、集成厨房、设备中水模块、同层排水集成管线的出现,电器设计时能更好地实现模块化方式。以用户模块化分解为基础理论,以部品为核心实施模块分解,即套型模块、单位空间模块、部品模块等。将户型空间的内部部件从空间模块剥离出而形成部品模块,包括墙面、夹层、门窗等,可在各模块中将电线电缆等植入,现场只需进行插接即可。利用装修机电一体化设计方式可提升不同系统之间相应部品、材料、零配件的标准化和通用性,更便于对建筑装修机电产品进行有效的规范,可通过实现建筑产业的规模化效应,为装配式建筑发展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2生产及装配关键技术
        (1)相应部品部件的生产制造是按不同类型部品及构件实施深层次设计,明确所用原材料、生产工艺等内容,不断完善产品标准及管理规范性,能够进一步提升产品的质量和准确性,同时充分融合互联网以及物联网等相应信息技术实现智能化制造及物流管理。在部品生产过程中要留有必要的公差,同时要进行相应的标识。正常情况下标识系统主要包括部品编码、生产规格、应用位置、相应材质、颜色等信息,通过这些信息能够在施工现场进行高质量的装配工作。
        (2)在现场进行装配时,要制订出较为规范的装配工艺规程及作业指导书,可充分发挥样板间的功能,事先完成技术交底及培训。可通过建筑信息模型(BIM)及VR等相应信息技术来进行仿真模拟,从而更直观明确施工组织、空间布设、工序设计方面的内容。在对建筑内部相应系统界面和功能模块进行准确定位后,要充分考量接缝、接口连接的可靠性,同时要加强操作流程、组织管理、验收标准的设定,尽量简化装配施工工序,提升施工效率。另外,通过标准化的构造方式能进一步提升施工装配方法的效率,逐渐建立起更系统的装配式装修技术。
        3装配施工管理以及验收
        3.1装配施工管理
        (1)建筑主管人员可充分发挥建筑信息模型的作用,组织不同专业之间实施图纸会审及碰撞试验,积极组织安排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及技术方案制订,明确装修不同工序及交叉作业的管理方法、作业流程等。
        (2)要加强装修区段主体结构、外围结构的质量验收工作。正式进行装配作业前一定要对部品、材料实施必要的进场检验,装配作业时需要增强工序过渡的检查及隐蔽工程的验收等。
        (3)按照典型性单元、户型以及功能模块的具体情况实施装修样板区的装配,相应主管人员要组织不同专业施工管理人员、设计方、部品构件生产方等共同进行检查、调整及验收,对所制订的施工组织计划、技术工艺方案进行修整,相关方要共同确认通过。
        (4)对于所有户实施测量放线,明确装配式装修的完成界面。主要测放的内容包括界面线楼地面、墙面及天花的完成线,门窗洞口线,水电端口定位和相应专业预留预埋定位等,能为装修部品部件的制作提供基础性参考数据。
        (5)装配式装修施工管理,标准化的程序最为关键,正常情况下室内装修需要在完成相应部分(包括主体结构、外围护结构、防水隔离及同层机电主干管线等)验收之后进行分区段流水作业,严格遵照标准程序进行。施工过程中存在平行和交叉作业的情况,可按如下工序进行施工:内隔墙及机电管线预埋—门窗框固定及墙面层施工—天花吊顶施工—厨卫台柜及相关洁具的安装—厅房地面及采暖设施安装—室内灯具、开关面板的安装。
        3.2工程质量验收
        正常情况下按照工序—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的顺序进行验收,其中工序的验收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质量,需要施工作业班组通过自检、互检、工序交接检的方式进行。在进行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质量验收时要通过不同等级的监理来组织相应人员共同进行。装修工程要将规模设定为若干分部工程(包括基础分部工程、门窗分部工程、机电安装工程、装修分部工程等)中的组成部分之一,从时间来看装修分部工程处在建筑工程后期,存在着较为隐蔽及烦琐的交叉工程,为提升装修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需要在原有工程质量验收基础上加强工序交接检查及分户验收力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按照装配式建筑的装饰装修理念,深度调查和研究装配式装饰装修市场,系统阐述装配式装饰装修工程技术的要点,深入分析装配式装饰装修工程的前期设计、施工建设与质量验收等,以此促进我国装配式装饰装修工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思奇.装配式施工在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的应用和发展[J].建材与装饰,2020,28(20):118-119.
        [2]李永忠,李建栋,梁照文.关于装配式建筑的装修技术要点[J].四川水泥,2020(8):62,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