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钢结构建筑施工技术探究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3月9期   作者: 李小朋
[导读] 站在我国国民经济年度增收总量连年稳步增长的新时期下,我国建筑领域收获到了诸多喜人的发展新成就。
        李小朋
        重庆双竹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重庆 400000
        摘要:站在我国国民经济年度增收总量连年稳步增长的新时期下,我国建筑领域收获到了诸多喜人的发展新成就。其中钢结构这种前沿性施工技术被各地施工单位广泛引进了高层建筑修建作业中,多角度彰显出了该技术的积极性应用价值。对此,为顺应建筑领域长远发展的主流浪潮,钢结构施工技术同样应与时俱进的实现创新优化,辅助施工单位进一步加强工程项目建设实效性。而这就需要施工单位深层次探究该技术持有的强度高、结构轻、质地均匀等突出性优点,从螺栓预埋、钢柱吊装、螺栓连接、钢结构焊接等常用技术入手,注重落实技术的实践运用要点,为钢结构技术升级拓展新思路。
        关键词: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
        受我国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势头的有力助推,各地城市化战略的落实践行日益深入,大型高层建筑的建设规模、立项数量同样随之扩大、增多。为保障这些建筑物的总体修建质量,施工单位将新一代钢结构施工技术深度整合了工程项目施工建设,实现了对传统施工作业下滋生出的工效提升缓慢、工作人员个体安全难以保证、能源资源消耗量大等不良问题的针对性高效解决。同时,因我国钢产量乐观,也为钢结构技术的普及使用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良好条件。对此,施工单位应立足作业区施工各项实况,灵活、科学运用钢结构技术。侧重总结技术的应用经验及缺陷漏洞,为技术创新更新提供客观性信息支撑。
        1 高层钢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势
        1.1 强度高
        钢材料自体具备的强度、韧性、可塑性均可超出传统施工建材。目前,钢材料因主体跨度长、承载负荷大等优势被我国施工单位有机融合于建材构件施工中。能够在过载超重的情况下依然维持结构稳定性,有效规避了断裂、变形等问题发生。
        1.2 结构轻
        即使与混凝土、木制建材、砖块石料等材料比较,钢材料重量缺乏优势。然而,钢结构的单纯使用可大幅减轻建筑工程的总体重量。受钢结构强度有点的积极驱动,在同一标准的荷载条件下,钢结构更轻,仅占比混凝土结构的25-30%[1]。因此,“吊装”施工成为了钢结构作业的实用性施工工艺,可跨越强化施工工效。
        1.3 质地均匀
        钢材料兼具的质地均匀这一优势特征可直观展现在遭遇外力时的弹性状态中。当建筑工程建设施工中,受内、外界因素的催化影响,钢材料主体需承受的应力荷载往往超出前期施工设计中计算出的理论数值。对此,施工单位应在钢材料统一采购作业中,注重对其综合质量的查验,在施工源头处保障工程项目最终修建成效可匹配预期设想。
        2 高层钢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
        2.1 螺栓预埋
        为确保螺栓安装成效,向后期施工环节的顺利推进创建便利条件。施工单位应根据作业区钢结构施工的综合现况及硬性要求,科学确定脚螺栓在预埋柱内部的具体安装部位,减少钢柱架设作业难度。一方面,需严格把控螺栓构件预埋位置,合规设置其标高统一基准点与轴线;另一方面,在预埋工作完毕后,应反复开展两次复测活动。其中,首次应在螺栓预埋定位作业结束后进行,并在混凝土浇筑任务完成后,待其结构强度达标时展开第二次复测。需施工单位重点聚焦的是,两次复测工作中的参数偏差应准确控制。标高的允许偏差为5mm内,基准轴线则需将偏差固定在2mm内。
        2.2 钢柱吊装
        “钢柱”是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中的核心元件,对建筑工程整体建设质量可起到一定决定性影响。因此,钢柱部分的施工效果应得到施工单位高度重视。具体来讲,一是需按照钢结构施工的规程标准加工制作所需钢柱。在推进翻样下料作业环节中,应精准把控钢柱及翻样下料的实际长度,正确划定作业区最佳吊装区域。并侧重保持平行顺序,以同步施工的作业形式实现下料任务,继而规避焊接缝承受过大的竖向荷载力,导致钢柱主体变形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二是在首节钢柱吊装施工中,应对地脚螺栓特殊增设保护套等保护措施,预防钢柱在起吊就位途中突发与地脚螺栓的磕碰事件,维护“丝牙”完整性[2];三是在钢柱正式起吊作业前,需合理加固挂篮、爬梯。依托钢柱实质重量对应选用单机或双机类别的吊装。以单机吊证举例,施工单位需在钢柱底部铺设一层垫木,当“回旋法”未能高质完成吊装作业时,则可对钢柱“拖地”现象实现针对性避免;四是在出现上下层钢柱扭转错位问题时,可通过上下耳板落实垫板加设工作;五是活用激光仪纠正钢柱安装的参数误差。在钢结构施工的标准柱正确确定后,可以其中心线为核心基础点,达成钢柱安装垂直度数值的准确掌握目标。
        2.3 螺栓连接
        施工单位在开展螺栓连接作业时,应注意以下几项工作的完成效果:
        (1)连接节点的正当处理
        在钢结构主体结构完整性架设后,可将施工环节推进致高强度螺栓的专属衔接作业。关于存在变形、错位、错孔的劣质结合件,在实际安装作业时需要求工作人员将其“挑除”弃用;注重板束间连接摩擦面的贴紧处理落实质量,增强螺栓连接工作完成实效性。
        (2)螺栓元件的科学安装
        在此工作中,需强调螺栓安装的各衔接节点的细化处理,确保节点可与螺栓的一致性方向。而为了强化施作业便利性,螺栓插入安装方向应秉持“由里到外”的根本性原则,并在外侧完成紧固处理;
        (3)螺栓连接的合规加固
        按照属性的差异性划分,可将螺栓加固分为初拧、复拧、终拧。在大节点螺栓连接作业中,应在对其施以初拧的前提下开展复拧工作,随后进行终拧。其中,正确的初拧操作可预控钢板主体出现形变问题,进而保证螺栓安装的紧固程度。在初拧实践中,应将轴力控制设定为侧重点,将轴力把控在60-80%的标准范围内。而对于复拧工作来讲,其扭矩值需与初拧值相等。终拧作业则需确保实际轴力可与标准轴力契合,以此助力钢结构建设成效可符合国家统一性施工标准。
        2.4 钢结构焊接
        “焊接”作为高层钢结构施工全程中的关键一环,需施工单位正当选择焊接技术与设计处理方案。首先,在焊丝、焊条的统筹选择作业中,需核对其强度的一致性。并剖析工程项目施工作业区当前应力分布情况,实现对钢梁、钢柱等部分焊接现况的深度了解;其次,在电弧板的实践操作中,需在全面考量其功能性能的基础上,通过细致观察焊接技术对与片材的整合现况客观评定焊接任务执行质量,保证焊接厚度能够高度匹配弧板弧度;最后,在高层纲领屋顶开展焊接作业时,需对腹板、底板间的自然角度加以合规把控,将其闭口范围准确控制在410mm内,从而充分满足钢结构接角焊接工作的现实性要求[3]。
        3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我国建筑领域飞速发展的良好时代背景中,各地施工单位应充分顺应社会、国家、大众对各类建筑物施工质量明确提出的现实性标准,将先进性钢结构施工技术科学引用于高层建筑实际施工作业中,确保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安全、稳定,可高度契合社会大众的使用要求。对此,施工单位需深刻认知到钢结构技术的施工作用,根据建筑工程实质属性及施工作业区的多样现况,合规策划该技术实践运用方案。并应着重归纳钢结构技术的施工经验、应用要点,为今后技术升级优化筑牢有利基础,间接促进我国建筑领域健康、长足进步。
        参考文献
        [1]骆松,李珏,黄亚均,杨维国,徐建彬.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斜交网格施工中的爬升平台设计与应用[J].建筑施工,2019,41(10):1859-1861.
        [2]代跃强,管基海,胡世飞,裴兆东,马伟伟.某超高层建筑黏滞阻尼墙与外框钢结构同步安装关键技术[J].施工技术,2019,48(20):26-29.
        [3]孙朋,陈振明,戎泽振,喻祥发,陈斌.复杂超高层建筑钢结构建造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J].施工技术,2019,48(20):30-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