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尼特左旗满都拉图幼儿园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 011300
摘要:幼儿阶段是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虽然在此时间段内幼儿的年龄非常小,但是,其思维却非常活跃。因此,幼儿教师在开展幼儿教育的过程中,需将语言表达能力作为一项关键的能力,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来开发和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本文对幼儿教育中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进行探究,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幼儿教育;语言表达能力;培养
1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调动幼儿说话兴趣
幼儿教学环境是幼儿学习和活动的环境,包括幼儿园内环境、社会活动环境、家庭生活环境等。在具体的幼儿教育时,教师要把课堂教学环境和其他活动、生活环境等有效结合,根据幼儿的成长发育特点,应用相应的教学设施,以自身专业素质和能力,开展相应的教育方式,给幼儿营造舒适、欢快、自由的教学氛围,促进幼儿语言、思维、操作等各种能力的提高。幼儿时期的孩子好奇心强、活泼、好动,教师要根据这些特点创设相应的活动,引导幼儿说话、积累词语,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如可以定期举办亲子比赛活动,活动环节有意识的安排幼儿的演说机会,如介绍爸爸妈妈、发表活动感想、向爸爸妈妈解释活动等;给幼儿创造更多的表现自我的机会,调动幼儿说话兴趣,激发幼儿积极主动说话,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有效提高幼儿教育效果和质量。
2联系实际生活,促进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交流
语言是人类之间沟通交流、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主要工具。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不同的教育阶段都在积极落实新课程改革的任务目标,其对幼儿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也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所以,幼儿教育理念也要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和创新,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创设合理的教育情境,从而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幼儿虽然没有较多的阅历,但是在生活经验方面有着一定的积累,如果能够将语言表达训练与生活实际事件进行有机整合,幼儿就会主动积极的投入到语言交流中,要为每一位幼儿表达情感和思想搭建平台,让他们能够在自由的环境中进行语言表达。例如,幼儿教师可以给幼儿讲《泰迪的故事》,并配上舒缓的背景音乐,让幼儿体会到故事中师生之间的感情,丰富幼儿的情感。随后,教师可以让幼儿结合自己的幼儿园生活,充分的进行思考,并积极的表达自己的感受,使得他们能够在语言交流互动平台上有效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进而构建师生之间和谐融洽的关系。
3在故事情节中融入新词汇,增加幼儿的词汇积累
增加幼儿的词汇量积累对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具有积极作用。词汇是形成语言的基本因素,如果幼儿缺乏词汇量的积累,那么幼儿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会遇到一定的障碍,使其不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阻碍幼儿的发展和健康成长。所以,幼儿教师在幼儿教育中,要注重丰富幼儿的词汇量,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需要注意的是,积累词汇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更是需要在日常的学习和实践中总结和积累,不可急于求成。对此,幼儿教师必须要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和指导能力,加强对幼儿身心发展特征和学习特点的总结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制订引导幼儿积累词汇的教学方案,用自己的细心和耐心来指导幼儿在日常学习当中积累和应用这些词汇,通过多种词汇的积累来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例如,幼儿教师在为学生讲授《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这一童话故事时,要善于运用生动形象并且简单易学的词汇来进行呈现,比如,美丽、温柔、善良、深情等,使他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词汇。
4经常口头激励幼儿,注意观察幼儿
汉语博大精深,在实际的语言表达中,可能一句很朴素或者是很简单的话语就能够带给他人不一样的感觉,可能会带给他人温暖,或者是给他人造成言语伤害。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要了解到孩子年龄很小,他们的心理还比较脆弱,在这个阶段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时,教师要注意使用的言语,避免使用过于严厉的语言批评或者是指责幼儿,因为教师的话语过重,很有可能会打击到幼儿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孩子会逐渐对语言学习失去兴趣和动力,从而给幼儿的心灵造成不可磨灭的伤害,所以在实际的语言表达练习和教学中,教师应该要经常口头激励幼儿,使用积极的话语鼓励孩子,从而不断提高孩子语言学习的自信,激发孩子语言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在实际的教学指导中,教师要对孩子进行观察,当孩子在学习中有进步了,要及时对孩子进行鼓励和表扬,这样孩子在学习中更加充满自豪感和自信心,从而逐渐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其次,教师在观察幼儿的日常学习时,若是发现孩子在语言表达练习中出现用词不当、词语使用错误或者是不标准的发音等问题时,教师应该要注意纠正孩子问题的方式,一般是通过正确的举例和正确示范,或者是其他幼儿能够接受的方式来引导孩子将语言表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和解决,教师一定要避免使用严厉的话语打击幼儿,这样直接会起到负面的影响,降低孩子语言表达和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最后,在日常观察幼儿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要注意观察幼儿在进行语言交流和表达的过程中使用的语句是否连贯和通顺,若是幼儿语言表达中出现不完整的情况,教师要及时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指导,纠正孩子语言表达中的错误,避免使用命令式的话语和态度来指出孩子的问题,应该要使用较为温和的话语和态度来帮助幼儿意识到自己语言表达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示范,组织孩子进行模仿等方式帮助孩子认识到语言表达中应该要确保说出的语言更加连贯通顺。
5纠正不良表达习惯
幼儿处于汉语言环境中,随时随地都在学习语言,语言教育也应该时时刻刻进行,不放过任何一个时机,使语言教育常态化。但是受到身边人以及语言表达环境的影响,也必须认识到很多影响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提高的不利因素。比如:家长习惯和孩子说方言,幼儿在说普通话时口音很重。再比如:如今网络视频中的内容对孩子从小就产生了深重的影响,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幼儿脱口而出的网络热词甚至脏话,但一些家长却以此为“时髦”,引以为傲。为此,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纠正,也要与家长沟通,共同为幼儿的语言能力提高营造积极的家校环境。在园内的学习和生活中,教师还要培养孩子用礼貌用语的习惯。在不小心撞到他人时,要说“对不起”。午饭时间,小朋友们相互帮助,自己打饭,互相道谢。早晨入园和下午离园时要与教师和小朋友打招呼,道别。这不仅仅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培养了他们好的表达习惯和优秀品德。
6结束语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应结合幼儿的性格特点与心理状态,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丰富幼儿的词汇积累,并积极开展家校合作,帮助家长提升育儿水平,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鲜玉琼.试析幼儿教育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J].才智,2019(06):57.
[2]李春.幼儿教育中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中国农村教育,2019(03):127.
[3]徐笑言.在幼儿教育中培乔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1):15.
[4]周金霞.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探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39):10.
[5]徐丽娜.探析幼儿教育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2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