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础技术在土建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3月第9期   作者:张俊帅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深
        张俊帅
        山西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省 030032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深,我国建筑工程也在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发展,桩基础在我国许多建筑工程中被广泛使用,它是整个建筑工程基础性的构成部分,是建筑工程质量最根本的保障,为了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必须要对桩基础的应用效果进行实际分析,保证桩基础的质量能够满足建筑工程上部建筑对基础承载力的要求,保证建筑物在面对自然灾害等问题上也能保持安全性及稳定性。
        关键词:桩基础技术;土建工程;施工;应用
        1土建工程桩基础技术概述
        1.1桩基础技术
        现如今土建行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技术和材料,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基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想要提升工程整体安全性和可靠性就要加强基础处理,加强各项基础处理技术的应用。桩基础技术主要是对基桩和顶桩结合程度加强处理,低承台桩基和高承台桩基是实际应用中常见的两种方式,其中高承台桩基更加常见,典型的代表为预制桩和灌注桩。在具体实践中,为了将建筑的承载能力提升,保证工程的整体安全稳定,引入了桩基础技术。通过利用桩基础技术能够将建筑物的自重通过桩基础转移到土壤中,达到建筑整体稳定性提升的效果,确保建筑工程在遇到天气变化、突发事故等情况时具有更好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同时桩基础的应用在延长建筑使用寿命方面也发挥着优良的作用。
        1.2桩基础技术的作用及优势
        桩基础技术的应用能够将建筑地基承受能力显著提高,可以实现整个建筑稳定性、安全性的提升,同时能够避免坍塌事故的出现,有助于保证工程安全,有助于提升建筑产品质量,推动建筑行业的进一步改进优化。
        在土建工程中应用桩基础技术除了能够将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提高,还能够将建筑结构自身负荷能力提升,避免坍塌。此外,我国属于地震多发国家,一旦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会导致土层下沉,这会严重威胁建筑工程的安全,而桩基础技术是将基础深入到地下,有着十分牢固的中、底部,所以可以提高建筑工程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1.3桩基础技术应用的需求
        我国存在多种地形地貌,各个地区的地质条件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加上建筑类型和要求各异,导致不同土建工程对地基的稳定性、承载性等方面的要求都存在一定的差异。现代建筑高度不断升高,建筑体量不断增大,对基础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基础施工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土建工程的要求,为此,需要创新一种具有良好承载能力的基础施工技术。而桩基础可以有效满足现代建筑对基础的要求。
        2桩基础技术的施工要点
        2.1振动沉桩的施工要点
        振动沉桩在振动力和重力的共同作用下,使地表下土层密度提高,提升地基的承重性和稳固性。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前,需要先对工程现场进行勘察分析,根据振动沉桩的技术特点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振动沉桩技术更适合应用于土壤黏度较低的地质环境,在使用过程中需控制好打桩力度。
        2.2静力沉桩的施工要点
        静力沉桩在大型重力设备和静力桩自重的共同作用下,不断增加压力,使预制桩持续对土壤产生作用力,提高地基基础的稳定性和密实度,实现预制桩的施工具有稳固性的要求。进行建筑工程静力沉桩的施工时,需注意施工区周边环境对噪声的要求,当施工区位于城市繁华地段时,可采用适当的技术措施,降低作业噪声,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技术人员应注意,静力沉桩技术不适用于卵石含量较高的地层,因为会增加静力沉桩技术的施工难度,还会使施工质量和效率降低。


        2.3人工挖孔桩的施工要点
        人工挖孔桩是应用较普遍的灌注桩技术,施工作业需大量人力,施工成本会随之提升,具体实施会受项目规模和施工条件等多方面条件的限制。人工挖桩孔适应于具有无水和渗水量较低的黏性土、砂土、粉土及风化岩等地质条件的土建施工,也同样适用于容易产生坍塌问题的地质环境,包括淤泥、流砂或松散沙土等土质。与其他类型的桩基础相比,人工挖孔桩具有针对性强和灵活性高的优点。在实际施工中,需重视井壁护圈的防护措施,尤其在承载力要求较高的工程施工中,防护措施的作用显得极为重要。在实施有效的防护措施基础上,人工挖孔桩的作业操作更加简便、安全,也能更好地满足抗震施工的要求,同时还能降低对施工区周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施工技术人员应注意做好人力资源的调度工作,选择科学的施工作业操作流程,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并有效落实在具体工作中。施工人员在井下打桩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必须提前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护,管理者要在施工现场强调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保障施工作业的有序进行。
        2.4预制桩的施工要点
        预制桩与灌注桩的施工存在较大不同,预制桩的施工需注意以下两个施工要点:首先应科学规划打桩顺序,确保施工符合要求;其次要合理制定预制桩的浇筑顺序。在预制桩的浇筑过程中,先进行桩顶浇筑可有效保证浇筑的质量,并能使工程整体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应做好项目的精细化管理,确保项目工序能够依照技术方案实施操作,避免发生不可预见性的操作失误。
        3桩基础技术的优化措施
        3.1重视施工前的基础性工作
        土建施工的桩基础技术对整体项目的施工质量影响较大,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与桩基础的施工质量有密切的关联,工程技术人员应重视桩基础施工前的基础性准备工作,包括施工现场的勘察、熟悉桩基础技术的施工要点、对施工人员进行安排和管理等。通过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技术人员能够全面掌握现场实际情况,科学制定桩基础技术的实施方案。例如施工涉及软土结构,就有建筑下沉或坍塌的风险,需要先进行土层的夯实或换填等处理,提高地基基础的强度。桩基定位具有极高的重要性,技术人员需要分析地表荷载,选择合适的桩基结构,确定具体的桩基础施工技术方案。确定预制桩技术方案前要选择合适的预制桩类型,并制定打桩作业顺序,以提高沉桩的施工效率和施工效果。基础性工作是顺利施工的重要保障,能够有效降低不可预见性因素对施工质量的影响,缩短工程周期,降低施工成本。
        3.2改进并完善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是工程作业的重要依据,通常需在正式施工前,技术人员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施工方案。完成施工方案的制定后,技术人员还需与施工人员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使施工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方案的具体内容,避免因误解发生工程质量问题。施工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任何与实际情况不符的现象,应及时上报,经工程技术人员现场勘察并对施工方案进行修正后,方可继续施工。施工方案的制定应符合建筑工程的特点和要求,并保证施工方案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同时应充分考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避免发生类似噪声扰民等不良情况。
        4结束语
        目前,桩基础在我国的建筑工程建设中被广泛使用,桩基础的施工质量也密切联系着上部建筑物的质量,因此,在实际建筑工程项目中,需要施工单位重视桩基础的施工质量,在进行桩基础施工前,做好现场施工场地的勘察工作,选择合理的桩基础施工技术,保证桩基础的施工质量,进而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钟媛.浅析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01):432.
        [2]马建新.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浅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09):113.
        [3]姚敏锐,徐慧.浅论建筑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7):10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