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特点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9期   作者:张文翰
[导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
        张文翰
        天津市园林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000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风景园林高质量规划作为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工作,对于促进地区城市发展以及文化传播也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对风景园林进行有效的规划设计,突出园林所想要表达的地域特征。文章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工作中地域特点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论述,希望能够对日后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性意义。
关键词:地域特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1 地域特征中包含的重要内容
        1.1地域特征构成因素
        地域特征是某地区在环境的发展中,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方面展现出的不同特色。地域性特征的组成要素主要是地域特点、整体性和人文特点。作为某一地区的特殊性和地域文化标识,地域性的主要特征是自然与生命、人类与社会和谐共生的产物。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二者之间存在着既相互制约而又相互融合的关系,这些环境中的一方如果发生变化,另外一方也会随之改变,因此在我国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二者之间相互牵制、彼此影响的作用更加明显。
        1.2地域特征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影响
        城市所在的区位不同和地域不同都与气候类型、植被条件、地形地貌及人文条件等因素有着紧密联系。从气候类型分析对我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我国南北方存在气温和降水季节变化的差异,受到各种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南北地区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必然会存在一些不同。我国北方地区四季分明、秋冬干燥。所以为了保暖,北方会比南方的建筑更宽厚高大。而南方地区因为常年高温多雨,很多地方在园林设计规划时会考虑到应用塔型屋顶结构来便于排水。与北方园林相比,南方地区的风景园林景观结构细节较为小巧精致,会让园林景观表现出一种意境深远的特点。
        从植被因素分析对风景花卉和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南北方植被的差异同样体现在气候条件影响因素上。我国北方地区树木种类多以耐旱、抗寒针叶林为主要的品种。南方环境湿热,阔叶林是较为常见的林木种类。针对南北方在植被因素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性特征,在设计过程中通常会在对保留植物特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园林的独特性。地质因素主要是指某一个地区自身地形地貌的特点状况。
        从地质角度方面来看,如果该地域地面表层存在高低不平的起伏变动,往往会导致该地区受热不均。所以要抓住当地的地形地貌主要特点,以推进园林实际施工地区的地质环境保护活动为主,有针对性地开展风景园林设计和规划,积极推动优化设计的作用。一些地区在做地质公园工程规划施工项目时,能充分尊重当地主要地貌特色,在对自身地貌特点维护的基础上实施。也就是说,在设计地质公园项目中,可以结合地域特点并通过优化设计和规划,大大提升本地区地质特征的观赏性和游览性,这既能让游客在游览中了解地理知识,还可以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2 地域特征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与应用
        2.1地域自然特征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与应用
        在进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的便是园林设计中的自然观,园林可以看做是人类根据自身的喜好对自然进行重组,从而创造出的第二自然载体。风景园林的设计无论在哪里,都深受当地自然特征影响,其中蕴含着极为重要的自然感觉与知觉。园林是人们心中美好家园的集中表现与集中展示,这种存在的想象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根据所生活的环境与理想中的自然特征进行联系,模仿与改造自然环境,从而形成的理想园林,中国古代的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千里孤漠等,都是理想自然环境的表达。

在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道法自然”是其中极为重要的核心理念,在早期人们生活的地区,非常重视对山水园林的选择,一般将部落居住地设置在依山傍水地区。由此可以得出,山水关系是进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是一个风景园林成功与否的关键,山为刚,水为柔,刚柔并济,在通过园林建筑的结构进行调整,结合植被与盆栽,形成人性的自然,集中体现了人们对理想生活环境的展望。除此之外,在西方园林的规划设计中,也同样体现了地域自然特征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影响。在非洲大陆上,最早由尼罗河流域孕育出了埃及文明,非洲地区大部分为热带沙漠性气候,常年降水稀少,炎热干燥,既没有像中国一样的崇山峻岭,也没有像欧洲文明一样的广阔海洋,但却拥有着尼罗河流域所带来的大量冲积平原,正是冲积平原的存在,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民最早开始了农业耕种,整齐协调的农园,四通八达的灌水渠道,这就是埃及人民心中所构想出的理想生活。因此,古埃及园林也遵循这一标准,最初的园林设计都是将观赏与生活相互联系,创造出大量果园与菜园协调存在的风景园林,具有极强的实用性,这种几何学的园林规划设计直接辐射到现代非洲园林设计,都有着一定程度地保留几何线型设计,这一点与中国风景园林设计极为不同。
        2.2地域人文特征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与应用
        (1)人文符号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
        人文符号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也可以理解为对一种文化进行创作与鉴赏的重要感受,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设计者将自身所要抒发的情感进行主观展示,但是主观展示中又存在有客观映像,就中国山水画来说,讲究的就是意境。意境是进行情与景的交融,在周总理故居中,将周总理日常办公与生活的环境进行还原,并将其作为一种规划人文符号;该园区的建筑风格采用20世纪农居风格,反映出当时社会环境下的生活状况;此外,再将整体园林的复杂结构进行剔除,呈现出大方简洁的风格,传输周总理勤劳工作的优良品质,将周总理倡导的人人平等观念进行贯彻,从整体结构上展示人文符号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性,体现人文特征的重要性。
        (2)社会环境特征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迈入新常态,信息化时代,传统古典建筑相较于当前园林规划设计有着较大差异。在推进重庆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中,将小区建设与公园建设作为主要突破点,在园林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中,重点对卫生间、健身设施、商店以及娱乐城等进行规划设计,从而实现园林建设一体化发展。此外,我国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已经逐步迈入新时期发展,呈现出向外发展的意向,因此在进行园林规划建设时,可以采用现代化建设理念进行规划设计,体现当前时代的特征。
        (3)历史遗迹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
        我国数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催生了各种历史特征的遗迹,是人类生活的印记与象征,反映了长期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人们的情感,这些历史遗迹是文化精粹融合,也是展示文化的重要载体。如,德国进行工业园区的改造,历史发展的要求导致传统德国杜伊斯工业园区的衰落,大量残留的工业设施、厂房以及货物滞留,对今后地区发展极为不利,针对上述问题的产生,师拉茨提出在原有工业园区的基础上进行风景园林创造,将原有厂房改造为适合人们旅游的场所,加上工业园区结构的严谨性,使得杜伊斯园区再次绽放光芒。因此,在进行历史遗迹的开发规划过程中,必须对历史遗迹进行有效利用与保存,重视历史,尊重历史,将现代文化与历史遗迹相互联系,从而开发展新时期的历史遗迹产物,实现对历史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3 结束语
        为更好地促进我国城市风景花卉建设的综合性和科学性发展,要引导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时,注重增强对地域特点的综合分析,在风景园林规划中切实体现地域特点。
参考文献:
[1]朱令. 南通市通州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建义[D].苏州大学,2020.
[2]陈颖. 文化价值视角下的京杭大运河苏州高新区枫桥段沿岸景观设计[D].苏州大学,2020.
[3]李振. 探讨美丽公路路域景观设计方法[D].安徽农业大学,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