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鹏
鸡西市双龙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黑龙江 鸡西 158100
摘要:土建施工现场管理是后续工作有序开展的基础性工作,它在整个建筑工程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提高工程质量的一种措施和途径,也是现场生产能力的重要载体之一。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进行更准确、有效的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确保工程经济效益。同时,施工现场管理也是对施工现场所用材料、设备、工艺进行管理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和固体废物的产生,对环境保护非常重要,同时可以保证施工现场的秩序,提高材料和资源的利用率,保证建筑工程顺利开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优化策略
1土建项目施工作业活动的特性
1.1交叉作业特性
由于当前的土建项目总体规模有增大趋势,并且构造更为繁杂,一些项目的工期往往又比较紧张,为了可以确保土建项目在保证作业质量的同时,还能够按时完工,会出现不同专业、各个环节交叉作业的状况。
1.2高空作业特性
当前,为了提升土地的使用效率,展现城市的现代化形象,愈来愈多的高层建筑被开工建造,施工作业的困难程度随之增加。很多内容都需要在高空中完成,如此一来,就体现出了高空作业的特性,继而对于安全作业的管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3施工复杂特性
由于很多土建项目的规模较大,需要运用的工艺较多,同时需要使用各种不同的机械作业设施,建材的品类也各不相同,参与土建项目作业的工人数量也非常多,并且整个作业过程极其系统。在众多要素的影响下,施工活动存有施工复杂的特性,这使得施工管控的工作变得更加困难,需要考虑的内容众多,建设企业务必要加以注重。
2土建项目现场管理的现存问题
2.1 机械设备管理不佳
为满足多元化的施工要求、推进各项施工任务的有效完成,施工企业需要按照实际需求,进行机械设备、土建施工项目材料的有效管理。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管理人员没有真正认识到机械设备管理在土建项目现场管理体系中的重要性,认知层面存在的误区导致管理人员无法采取有效措施对土建项目涉及的施工机械、施工材料进行管控。例如,在机械设备的日常使用过程中,管理人员没有组织人员进行针对性的机械设备的维护管理,降低了机械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与连续性,引发了额外费用的增加。部分管理人员没有按照相关要求对入场的土建施工项目材料开展检验工作,导致土建施工项目材料不符合要求,诱发施工质量问题。
2.2 技术人员管理不到位
技术人员是现场管理的主要对象,对于技术人员的管理成效直接影响土建施工项目工程的水平。从过往的实践经验来看,有效管理技术人员能够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与技术水平。与其他产业类型不同,目前我国部分土建施工项目企施工人员不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与工作技能,这种人员构成使人力资源无法正常发挥作用。这种情况导致施工企业往往付出大量的人力和财物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工作,通过人员培训提升其专业能力,使其更好地参与施工活动,确保施工机械设备等相关活动的有序进行,规避施工人员不当操作所引发的施工事故。个别施工企业出于经济成本支出的考量,往往不会组织大规模的人员培训,这种人力管理思路无疑造成技术人员专业能力与技术水平的下降,对于整个土建施工项目现场管理活动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无形之中阻碍了土建施工项目工程质量的提升。
2.3 项目设计与施工活动存在偏差
土建项目施工环节较为复杂,为达到实际的土建项目施工标准,通常要组建数个技术团队,通过施工部门的充分参与可以在短期内合理利用各类施工设备完成各项任务,以期实现土建项目施工工作的稳定开展,同时在缩短施工周期的基础上提升土建项目施工质量。有众多的施工企业在土建施工项目现场管理阶段,通过经验学习以及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施工管理经验,再对自身管理思路和管理方法进行优化调整,建立了现代化的土建施工项目现场管理方法。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土建施工项目施工现场管理依旧存在很多地方需要完善,例如土建施工项目施工现场,因使用大量不同类型的施工机械设备和施工原材料,没有采取适用现场情况的管理手段,致使施工机械设备和施工原料存放位置不合理,导致施工资源和时间被浪费,造成了土建施工项目施工质量的下降,加大了成本管控难度。
3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
3.1 加强材料和设备监管
建筑材料的质量和成本会影响工程的进度。买方购买建筑材料时,不应徇私舞弊,在购买与人有关的物资时,应当在保证物资质量的基础上进行对比,充分利用资金,降低采购成本。在施工过程中,还要注意废料的再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材料,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同时,监理人员要对施工人员进行监督,防止偷工减料,确保施工质量。监理人员可采取定期监理、突击监理、专业监理等监理方式,确保施工人员严格遵守施工要求,以班组形式进入施工现场。在正式作业前,应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施工人员种类繁多,在工种、技术水平、工作条件等方面也存在相应的差异,管理难度很大。为保证施工质量,可以结合施工项目的具体内容,划分责任,将每一项责任分配给相应的员工,使员工了解自己的职责,提高施工质量。
为防止虚假设备采购,必须做好设备采购流程的监管。在购买和维修设备过程中,也要防止设备开裂,要避免将设备置于阳光或潮湿的环境中,尽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企业还需要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定期组织学习活动,提高专业技能,使其在使用过程中操作更加熟练,保持工作的稳定性,加快施工进度。在质量监督方面,管理人员应提前做好计划,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制订最合理的施工方案,分析施工过程,通过计量和计算确保各环节的施工质量,从而使工程质量得到保证。在施工过程中,应定期抽查某一工序,以排除某些工序技术水平不高、实际操作与目的不符的情况。
3.2 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监督管理
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则是管理的重点工作内容,施工单位需要提升对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从而制定完善的施工质量控制体系。在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明确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进行更为细致和更为系统的质量控制工作。例如,在材料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在设计、采购、运输、进场、使用等各个工作环节中融入安全管理意识,在每一个工作阶段都进行质量检查和控制的相关工作,提升工作的有效性,保证材料满足实际工程建设的需要。在采购过程中对厂家资质、质量合格证等进行检查,杜绝使用不合格的材料,也要做好工序方面的检查工作,避免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进行规范化的施工。
结束语:
对于土建项目的施工活动来说,施工管控内容较多,并且任何一项内容被疏忽,都可以使施工管控水平降低,继而可能会诱发安全隐患、品质隐患等诸多问题,使得项目无法按时、按质完工。因此,需要建设企业明晰土建施工的特性,并且深入探究其中的各类常见问题,在未来的施工管控中制定完善的管控机制,并且增强管控人员的技能素养培育力度,同时注重建材品质、安全、施工机械的监管成效。唯有如此,才可以进一步确保土建施工作业的管控水准,保证土建项目的施工品质。
参考文献:
[1]刘艳利.基于“互联网+”BIM技术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研究[J].工程经济,2018(4):24-26.
[2]王鹏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9(6):49-50.
[3]朱建平.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0(30):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