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排水管道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9期   作者:郑永帅
[导读] 近些年,随着国家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迅猛。
        郑永帅
        北京金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0143
        摘要:近些年,随着国家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迅猛。其中,市政排水管道工程的工艺流程涉及沟槽开挖、管道基础、管道安装、闭水试验(污水)、检查井浇筑(砌筑)、沟槽回填等工序,而受到管道质量、施工技术水平、地质结构、气候条件、管理者质量意识等因素的影响,排水管道施工过程中极易出现不同性质、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质量通病,轻则出现管道渗漏现象,管道变形现象,严重的将丧失排水功能,给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关键词:市政排水管道;质量通病;防治对策
        引言
        排水管道是构建市政工程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市政排水管道的施工质量会对整个市政工程质量及后期运行的实际应用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同时,市政排水管道工程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排水管道的功能是否完善涉及社会大众的切身利益,施工质量是否达标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目前,我国市政工程排水管道的施工过程中仍存在一定问题。
        1 排水管道常见的几种质量通病
        1.1排水管道出现倒坡现象
        排水管道若出现倒坡现象,管道内势必会淤积泥沙、垃圾等杂物,日积月累,势必会影响排水管道的过水断面,情况严重者将会影响排水管道的正常使用。现如今排水管道的纵坡一般在0.0008~0.02之间,当排水管道纵坡设计较小时,对排水管道的纵坡控制的精度要求就很高,出现倒坡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设计单位的设计人员经验不足,未考虑施工现场的特点,设计纵坡过小,存在一定的纸上谈兵现象;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工作疏忽大意,对标高未有严格控制;很多地方将排水管道的安装承包给施工班组,施工班组只追求工程量,忽视工程质量;
        1.2 排水管道出现变形现象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建筑材料不断更新换代,目前钢筋混凝土管逐步被化学建材管代替,化学建材管较钢筋混凝土管存在着较大的优势,但化学建材管也存在管道变形现象。造成管道变形的原因主要有:施工单位未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环刚度购买管材,环刚度不足造成管道变形;回填时未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回填厚度超规范,压实遍数不足,回填料的压实度未达到设计要求,管道胸腔的回填料对管道约束力较弱,在上部填土及施工动载影响下管道变形;大直径管道回填前未按照规范要求,在管道内设置内支撑;地基承载力达不到要求,未按设计要求采取换填、降水等措施,在上部荷载的作用下产生变形。
        1.3 排水管道出现渗漏现象
        市政工程投入使用后,排水管道相当于城市的血管,排水管道内将常年存水,若管道渗漏现象超过规范要求,市政道路路基常年被水侵蚀,将会大大减少道路的正常使用年限,故防治管道渗漏的现象尤其重要。造成管道渗水的主要原因有:施工单位在处理管道接口时未按照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进行处理,管道接口处形成渗漏现象;管道回填时回填料粒径过大,尤其是化学建材管,若回填料里粒径过大在回填夯实时,造成管道破坏;管道与检查井连接处未按规范要求进行撮毛(化学建材管)或未进行凿毛(钢筋混凝土管),管道与检查井连接存在存在漏点,造成渗漏现象;井室未按设计及规范要求采用抗渗混凝土或未用防水砂浆抹面;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回填后管道接口错位,形成渗漏。


        2 排水管道质量通病防治对策
        2.1排水管道出现倒坡现象防治对策
        针对排水管道出现倒坡现场的防治对策主要有:设计人员应仔细推敲排水管道坡度,深入了解工地现场,在情况允许条件下,适当加大排水管道坡度,避免造成坡度太小,现场施工出现坡度控制难度较高的现象发生;施工单位应制定对现场管理人员的管理制度,形成倒查机制,规避管理漏洞,测量人员在管道回填前对管道进行复测,达到规范要求方可回填,并形成测量及复测记录;加强管理人员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及职业素养的培训;严格执行施工验收制度,在监理工程师未验收合格前,施工单位不能擅自回填隐蔽;选择有资质的队伍进行劳务分包,严禁将不具备资质的施工班组引入施工现场;在选择劳务队伍的时候不能仅以报价高低来选择,应综合考虑,择优选择队伍。
        2.2排水管道出现变形现象防治对策
        由于钢筋混凝土管自身存在较大的刚性,管道不容易造成变形,本部分主要针对化学建材管的变形防治对策:严格把控材料的进料关,选择有资质的优质材料供货商,确保管材各项性能指标能够达到设计要求;材料进场后应在监理工程师的见证下选择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材料进行复试,在取得合格的复试报告后方可使用;沟槽回填时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的虚铺厚度进行回填,首段回填时做好试验段,确定压实遍数、虚铺厚度等参数,正常施工后,每层压实后,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的检测频率,进行压实度的检测,压实度合格后,方可进行再次回填;大直径管道严格按规范要求,回填前在管道内做好内支撑,防止管道变形,最好在工程结束后,才将内支撑拆除,以抵抗施工过程中重型车辆所产生的较大动载;若沟槽被水浸泡,应晾干或按规范要求挖出被水浸泡部分进行换填,并重新测定地基承载力;若沟槽开挖至设计标高后,经地基承载力检测达不到设计要求,应立即向监理工程师汇报,采取正常流程,由设计单位出具处理措施,保证地基承载力能够达到设计要求;认真研究地勘报告,了解地下水位标高,分析地下水位与沟槽槽底标高之间的关系,施工前也可采取探坑方式,了解地下水位标高,若由于地下水位过高,造成开挖后地基承载力不足,应采取降水措施(如积水明排、井点降水等)保证将地下水位降至设计槽底50cm以下,方可进行施工。
        2.3 排水管道出现渗漏现象防治对策
        管道渗漏将严重影响市政设施的寿命,防止排水管道渗漏的主要防治对策有:严格按规范及设计要求处理接口,保证管道的每个接口合格;严格控制回填料粒径,不合格回填料严禁用至施工现场;管道与检查井的连接处应凿毛或撮毛处理,保证连接处不渗漏;检查井的浇筑或砌筑严格按照设计及规范进行,抗渗混凝土应留好同条件试块,进行检测,防水砂浆应选择有资质的供货商,防水砂浆进场后应进行复试,复试合格方可使用;管道回填前严格执行闭水试验,雨水管道若设计无要求,施工单位也应该在首段回填前进行闭水试验,把控好质量关;选择合格的管材,保证管材自身不存在渗漏点;地勘单位应适当加密勘测点位,找出不均匀沉降点,反馈给设计单位,设计单位制定好应对措施,施工单位在监理工程师的旁站下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对不均匀沉降点进行处理。
        结语
        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通病是客观存在的,但是通过参建各方的努力,可最大限度的避免,为了降低市政排水管道出现质量通病的概率,减少出现频次,设计勘察单位把好设计勘察关,监理单位及建设单位把好现场监管关,施工单位把好材料进场关,选择有资质的劳务队伍,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专业技能,职业道德及职业素养。在参建单位共同努力下,确保工程质量百年大计的目标得以实现。排水管道定能成为城市的健康血管,满足足城市居民正常生活需要,为推进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大众生活质量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侯治纯.市政排水管道工程的质量通病及防治对策[J].科技展望,2015(5):78.
        [2]李佳菲.市政工程中排水管道的施工及其质量控制方案[J].居业,2019,136(5):1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