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施工中软土路基的处理措施及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9期   作者:李欢
[导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交通工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李欢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 江苏 南京 21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交通工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桥梁工程本身是城市基础建设的重要设施,在当前的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各种新型技术的有效应用,对提高桥梁工程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有积极意义。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桥梁工程的施工水平,需要对软土路基的桥梁工程施工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防止软土路基处理工作存在问题,而影响公路的安全性。在对软土路基施工技术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需要分析桥梁施工过程中软土路基对桥梁施工造成的影响,并根据软土路基的情况提出控制桥梁施工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桥梁施工;软土路基;处理措施;施工技术
        引言
        桥梁工程需要穿山越岭,施工环境千变万化,道桥梁梁施工建设可能会遇到软土路基等地质条件。为了保证施工按时完成及后续道路运营的安全,需要对软土路基进行加固处理,为路面的安全和运营提供保障。
        1软土路基桥梁过渡段的影响和危害
        1.1影响行驶体验
        车辆行驶在公路软基过渡段时,由于软基和坚固路基存在较大的坡差或错层,车辆在高速行驶中通过将引发车辆颠簸,使得驾驶人的驾驶体验欠佳。同时车辆在经过错层过渡段时产生的振动将成为路面的病害源,破坏路面完整性,对于运输货物的车辆容易造成货物抖落。
        1.2危害车辆行驶安全
        如果软土路基过渡段路面沉降严重,出现严重的路面错层时,当车辆高速行驶通过时会发生剧烈的颠簸,可能引发车辆偏离方向或爆胎等情况。在斜交桥梁的软土路基过渡段,如果路面出现严重的纵向错层或沉降时,载重车辆货物可能掉落至公路干道上,危害来往车辆安全,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车辆倾翻等交通事故。
        1.3影响公路寿命和经济性
        当车辆高速通过软土路基过渡段时,车辆通过错层和沉降段时引起的冲击及振动将直接传递给路面和桥梁结构,使路面、桥梁、支承、伸缩缝等桥梁和路面结构发生损伤,降低了路面和桥梁结构的使用寿命。如果未及时对软土路基过渡段进行维修保养,将会引发路面和桥梁的永久损伤,增加公路的运营成本。另外,驾驶人通过软土路基过渡段时会主观采取减速行为来规避,频繁地加减速行为不仅增加了汽车的油耗,而且可能导致汽车发生追尾事故。
        2桥梁施工中软土路基的处理措施及施工技术要点
        2.1复合地基施工技术
        在软土路基施工过程中,复合地基施工方法是比较常见的施工技术,也是软土路基处理效果相对较好的施工技术。复合地基施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2种:第一,碎石桩施工技术。在对碎石桩进行应用时,需要利用在高压水流的作用下不停地震动,这样能够在软土内形成一个孔,然后在孔内充填碎石,能够形成强度以及承载力比较大的桩体。这样可以与挤密土体形成复合体地基。第二,粉喷桩份施工技术。在粉喷桩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泥土、搅拌粉、固化剂进行深层搅拌。这样能够在软土路基内部直接利用土体加固桩,从而提高软土路基的稳定性以及承载力。在对粉喷桩施工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大量的石灰、水泥以及其他添加料,因此,施工成本相对较高。在对该施工技术进行选择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根据桥梁工程的具体情况以及施工技术要求先进行小规模测试工作,掌握根据桩承载力的相关参数,才能够根据实验获取的施工参数对施工方案进行合理选择,提高粉喷桩施工方案的设计质量。

但是需要注意在粉喷桩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缺陷,例如在对泥浆进行输送时,可能会出现故障,而对整个施工桩的完整性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粉喷桩施工过程中,必须对泥浆输送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防止箱体堵塞等意外事故突然发生。与此同时,在施工时还需要对各种添加剂的用量以及相关的工艺参数进行严格管理,提高粉喷桩的施工质量。
        2.2换填土处理技术
        在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换填土施工也是比较常用的处理技术之一。这种技术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改善原有的软土地基的土质,能够提高路基的整体性能,有利于开展后续的路基施工作业。在换填土处理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对换填的土进行合理选择,一般情况下换填土主要是从地质相对较好的地区运输而来的。这些外来的土含水量比较小,变形能力相对较低。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必须对换填土质进行严格检测,要保证换填的土质满足施工要求以及设计标准,防止因为检测出现问题而导致不合适的换填土应用在软土路基处理过程中,最终影响软土路基的处理效果。第二,需要对软土路基的挖掘深度进行准确计算。通常情况下,高等级桥梁工程的挖掘深度比较大,而低等级的桥梁工程挖掘深度相对较小。第三,在换填土施工过程中可以利用分层填筑的方法。在施工时必须保证每一层都压实后,才能够进行下一层填筑施工,保证每一层填筑的坚硬程度,才能够确保路基的整体性能。
        2.3强夯施工技术
        在桥梁工程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中,强夯法施工技术也是相对常见的技术类型之一。利用强夯方法对软土地基进行有效加固,可以提高软土地基的整体承载力以及抗压强度。在强夯法施工过程中需要按照先深后浅的方式进行加固。对完成改造加固后的软土地基,需要利用大型推土机对强夯区域进行填补。在桥梁软土地基强夯加固施工完成后,还需要对软土地基的加固质量进行严格检测,如果检测到上层土的土质密度在下层土质以下,说明强夯加固方法不能满足桥梁工程软土地基的处理要求,需要对强夯法处理技术进行改进和优化。
        2.4表层排水处理技术
        表层排水技术处理技术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技术类型。这种技术类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为软土结构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很容易存储大量地表水,含水量比较大是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表层水处理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排水作业,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软土路基的承受力以及抗压强度。在对软土地基进行排水时,主要利用的是表层排水技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从以下方面出发:第一,需要布置沟槽。在设置沟槽的过程中,需要对沟槽的开挖深度进行合理确定。一般情况下需要根据地下水位以及土质形状等进行科学确定。软土地基路基的含水量比较高,需要增加沟槽密度,从而提高排水效。如果地基含水量比较低可以适当降低沟槽密度,从而控制施工成本。第二,可以利用控管排水技术。这也是在对软土地基进行表层排水时比较常用的技术类型。这一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对软土地基内的管道进行合理布置。但是在排水过程中,为了防止排水孔管堵塞,需要在排水管道前添加过滤设备对表层水内的杂质进行过滤,提高排水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桥梁工程的不断增加,对软土路基处理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必须对软土路基的具体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掌握软土路基的实际情况,并根据桥梁工程的施工设计要求,对软土路基处理技术进行科学选择。要充分考虑到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各种影响,保证软土路基处理技术的合理性以及可行性。与此同时,在软土路基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施工管理工作,可以从多个方面对软土路基施工技术进行综合管理,对每一个施工阶段的细节进行严格控制,从而提高软土路基处理效果,保证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周发锦.对桥梁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6):76-77.
        [2]徐宇豪.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在高速公路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5):16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