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9期   作者:孟翔震
[导读] 道路桥梁工程是土建工程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项目。
        孟翔震
        安徽省新阳交通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合肥 230001

        摘要:道路桥梁工程是土建工程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项目。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交通运输的效率,也关系到区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我国的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多,道路桥梁上网来的车辆日益增多,加大了道路桥梁的磨损,降低了其使用寿命。为了提高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专业人员不仅要科学的制定规划,还必须运用预应力施工技术。
        关键词:预应力;施工技术;道路桥梁;施工应用
        1预应力施工技术在路桥工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1实现工程实用性与经济性的统一
        预应力施工技术是指在路桥工程前期准备和规划阶段对施工数据和实际情况的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对工程局部结构进行预压,充分降低工程主体在后期实际施工过程中所承受的压力。预压法能为工程安全提供充分保障,提高路桥工程内部结构的稳定性。预应力技术广泛应用于工程加固中,可以避免路桥工程实际施工中出现的工程变形、裂缝等问题。预应力施工技术与混凝土相结合是施工中常见的现象。通过对混凝土材料预先施加压力,将混凝土材料的压力转化为路桥工程结构的内应力,可以有效抵消实际施工过程中的部分拉力。
        1.2路桥工程裂缝等病害的有效防治
        预应力施工技术在路桥工程中的应用,直接影响到桥面工程的舒适性,提高桥梁的质量和性能。在应用过程中,要注意工程材料和结构的热胀冷缩现象,减少热胀冷缩释放的应力,严格控制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避免施工过程中施工工艺不良的影响。优化预应力施工技术在路桥工程中的应用,严格施工工艺控制和管理,降低路桥工程发生工程病害的概率,充分发挥其使用性能。
        2预应力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2.1在桥梁结构中应用预应力技术
        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混凝土与石材泥土一样久远,成为道路桥梁工程各个应用分支的常见建筑材料,承担着维护路桥稳固性、提升桥梁承载力等作用。然而受到混凝土内部结构、环境温度以及建筑工艺等因素的影响,单纯的混凝土桥梁结构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较强的抗拉伸能力,呈现承载力不足、变性过大等缺陷,容易局限混凝土本身结构功能。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混凝土结构中应用预应力技术,不是新理论引出的发明创造,从传统的“弹性设计法”、“极限强度设计法”再到现如今的荷载平衡法、预应力张拉法,混凝土预应力技术,成为了解决传统混凝土结构自身缺陷与问题的现实突破,有利于改变与提高混凝土抗弯抗拉能力,降低四周荷载能力。以预应力张拉法中的台座法为例,其主要通过预应力筋制造、瞄固在台座、浇筑构件砼等过程,借助在构件中提前加拉力为其赋予预应力,值得注意的是,混凝土预应力技术施工中,要校核预应力筋的伸长值、须注意安全。并利用预应力的多样化变化,将预应力转换为内荷载,提高其整体的抗疲劳能力,进而保障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提高道路桥梁整体承载力,保证桥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2在道路桥梁钢绞线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钢绞线的强度性能及其数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道路桥梁整体施工的质量和运行效率。在实际施工中,如果施工单位设计的钢绞线数量过多,就会导致在进行箱梁穿索的难度过高,影响到最后箱梁穿梭的结果;如果钢绞线的数量太少,又会影响到道路桥梁本身的性能及运行安全性。而采用预应力施工技术,在确保符合设计要求的基础上,运用预应力施工技术对钢绞线进行一定的技术处理,然后运用预应力钢绞线进行施工,操作十分简便,而且能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同时,减少钢绞线的使用数量,并且还能充分的保证张拉端的密封达到设计的要求,从而全面提升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的质量,为后续交通运行的畅通提供了保障。

因此,在钢绞线中应用预应力施工技术,能显著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在运用这一技术时,还必须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并结合钢绞线自身的松弛度、伸长率、几何形态以及表面参数进行综合选取,这样才能确保施工的安全性。
        2.3张拉操作
        ①进行钢绞线以及千斤顶的调试。第一,需在钢绞线束上牢固套放工作锚环,在其靠近下锚垫板之后,再进行承压套的安装。第二,在进行千斤顶安装期间,需要先将钢绞线穿过千斤顶,再进行工具锚的安装以及夹片的安装。为了确保千斤顶的安装质量,需要保障工作锚与工具锚之间不会出现绞线问题。第三,可将千斤顶适当靠近对中套筒,适当调整千斤顶的具体位置,确保千斤顶与锚环、孔道都在同一轴线上。②张拉至初始应力。施工人员在进行纵向初应力张拉期间,需要同时将两端进行顶起,将其张拉加载至钢绞线的初应力中。针对找正不准确的问题,需要先将千斤顶卸下再进行找正,对油缸的具体长度进行测量,利用工具锚夹片标记滑丝问题。
        2.4严格管理装备管理和施工工序
        建筑材料的不合理使用会使工程结构接缝位置出现裂缝,导致预应力施工技术应用能力下降,影响道路桥梁施工管理和施工工艺,施工人员须升级施工技术,及时解决工程病害问题。
        预应力施工技术装置管控不当会破坏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应不断优化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养护工作,以实现道桥工程使用性能的稳步提升。工程施工团队在实际施工前应合理分析各种压力因素,科学安排施工的工序,精细化、动态化管理施工活动的内容,确保具体施工符合施工方案和技术规范。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应有专业人员进行指导,确保在实际施工管理中落实现代化的施工技术。
        2.5在道路桥梁加固工程中的应用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同时,因为国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很多家庭都购买了私人汽车,这就导致我国的交通量越来越大,对道路的荷载压力也是越来越大。道路桥梁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的市政工程,其施工建设的周期较长,成本较高,而且在后续的使用运行中,还会受到各种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一定的病害。为了保证道路桥梁交通运输的安全,最大限度上发挥出道路桥梁在交通运输行业中的功效,还必须经常对其进行维修加固,以提高道路桥梁整体的承载能力,从而延长其使用年限。在对道路桥梁进行维修加固时,主要是对道路桥梁的结构和性能进行加固,如:增加道路桥梁的横向面,运用碳纤维粘贴进行加固,增加配筋进行加固或是运用钢板粘结进行加固,此外,还有在路面和桥面进行增强和加固,并增加其截面。而在这些维修加固的施工中,施工人员可以运用预应力施工技术,增加被维修加固改造道路桥梁结构的力学性能,从而有效增加被加固部分结构最大的承载力,进而提高道路桥梁整体的稳定性,提高其使用年限。
        结论
        综上所述,预应力施工技术可在路桥工程的前期,根据测算得到结果对工程的局部结构进行预加压,减少后期实际施工过程中工程主体将要承载的压力,为工程的安全提供充分的保障,不断提升路桥工程内部结构的稳固性,避免路桥工程实际施工期间出现工程变形、裂缝等问题。施工人员应规范化设置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工艺流程,不断加强预应力施工技术的质量监督工作,做好人员管控、材料管控和设备管控,及时解决工程病害问题。
        参考文献:
        [1]徐海洋.论道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8):174-175.
        [2]扈光明.道路桥梁工程中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探究[J].江西建材,2019(8):112,114.
        [3]孙朝阳,马心乐.预应力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微[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9,15(2):207-208.
        [4]张晓峰,张鑫洋.预应力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技术中的应用[J].居业,2020(6):99-1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