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语法混合式教学构成要素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四月10期   作者:何玉琼
[导读] 语法是语言知识体系中重要的构成部分
        何玉琼
        清远市第三中学   广东省 清远市   511500
                
        摘要:语法是语言知识体系中重要的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中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高考英语对语法的考察是一项重点,也是难点,即便所有高中英语教师都在教学中突出对语法的教学,学生却普遍认为语法学习枯燥乏味,且难以将语法与语言交际运用完美融合。在新时期,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提升英语教学效率,教师可以采取混合式教学法开展语法教学,以提升教学积极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混合式教学
        引言
        所谓的混合式学习理念原来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除了传统的教师课堂教学之外还融入各种网络信息技术以及信息资源等多种教学方式的教学与学习模式,其中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不仅仅包含传统的课堂讲解,还包括新技术背景下的幻灯片教学以及音频教学等新的教学形式。近几年来,在混合式学习理念的广泛推广之下,其含义与概念也得到了进一步拓展。现阶段的混合式学习理念不再仅仅指代一种混合式的学习方式,还包含学习资源、学习方法、教学策略、教学环境以及教学评价等要素的混合,其核心理念就是通过最大程度地整合资源来获得最理想的教学效果回报。
        一、高中混合式教学的构成要素
        混合式的教与学是基于传统的校园环境和校园网的网络教学平台而展开的。校园环境为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教与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保证了传统校园学习的优势。计算机网络为教室、教师的办公室和家、学生的寝室和家等教学、学习场所提供了网络接口。网络教学平台是实施网络教学的核心,它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混合式学习模式是把现代教学系统的几要素即教师、学生和教材(教学内容)等整合在一起的一种学习模式,主要表现为:教师既是教材的设计师、学习过程的设计师,也是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材是立体化的动态的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是教学信息的载体、传输通道和学习的工具。
        (一)混合教学模式下的教师
        混合式学习模式中的教师要对学生及其学习过程中的教学内容及教学媒体进行总体的指导和把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为其选择、设计特定的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交流方式,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学生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学生良好情操的培育者。
        (二)混合教学模式下的学生
        混合式学习中的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信息加工与情感体验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拥有大量的经过教师选择、设计并控制的学习资源。混合式学习中交互式网络教学的介入,最重要的功能在于增加学习互动,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供了比较直接的、亲近的交流方式。
        (三)混合教学模式下的教材
        混合教学模式采用的是立体化教材,立体化教材是以满足教学和学习的多种需求、最大程度促进学生能力全面发展为目的,在传统纸质教材基础上,以课程教学为中心,借助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和媒体传播技术,将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学资源和教学服务以多种媒介、多种形态、多个层次进行整合的具有灵活性、开放性和动态性的出版物的集合。
        二、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采用混合式教学的意义
        (一)借助互联网,丰富语法教学的资源
        传统英语高中语法教学资源局限于课本,而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仅仅依靠课本上有限的文本资源,学生是很难真正产生正确的语言意识,同时,教师也难以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在教育领域中的运用日渐广泛,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强大的功能,给学生拓展教学资源,丰富学生学习语法的渠道和形式。此外,借助互联网,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等平台,给予学生自主学习、思考的机会,有助于优化学生的预习与复习的效率,为更好开展教学奠定基础。


        (二)提升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创造良好的英语互动学习环境
        为了有效深化学生对于语法的理解以及记忆,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等各种线上工具,利用导学案、微课、线上检测等开展混合式教学。混合式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起到主导作用,而学生则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要求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阶段能够依据教师布置的导学任务进行知识的探索,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以及发现问题的能力,并在课中阶段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确保教学任务能够有效达成。课前自主学习任务的设计不仅是教师教学智慧的展现,更是学生学习智慧的体现。课中学习阶段,通过为学生搭建具有较高和谐性以及自主性的学习平台,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合作,在探究的过程中与其他同学进行互动,最终教师和学生在共同合作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在高中语法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混合式教学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主动进行小组合作,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基于高中英语语法混合式教学构成要素的实践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提升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首先,教师在课前阶段可以采用分组教学法,把学习的核心交还给学生。以必修五“The United Kingdom”为例,教师可以借助微课将教学资源导入,先给学生设置悬念,提出“DO you like the UK?How about it?”之类的问题,让小组分组进行讨论。在预习阶段, 教师在语法教学环节引导学生继续探究语法点非谓语动词的学习,结合单元主题如英国的地理、历史传统、美食、风俗等内容,给出大量与非谓语动词有关的例句,让学生在与主题相关的例句中打下非谓语动词学习的基础。
        其次,在课中教授阶段,教师可多采用提问式教学法,一点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学会识别非谓语动词的形式,同时通过读和写,如设置情境,将非谓语动词运用到对话或写作环节,以提升学生语法运用的能力。
        最后,在课后阶段,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制作非谓语动词的思维导图,如将“动词+ing”的形式在句子中不同位置中的不同作用制作成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点。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有力地借助了多媒体与互联网技术,混合开展语法教学,拓展了教学资源,丰富了教学形式。
        (二)形成多维度教学评价,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混合式教学包括课前、课中、课后这三个阶段,因此评价也包括对学生的线上学习评价、课堂学习评价和课后评价反馈。根据教学环境以及教学活动的不同,教师应设计出这三个阶段不同的评价标准,并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以总结性评价为辅,对学生的整个语法学习过程做出全方面的评价,旨在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改善教师教学,实现教学相长。
        三、结语
        高中语法教学是一大难点,也是高考乃至学生英语学习生涯上的一大重点。为了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和趣味性,教师可以开展混合式教学,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法知识,并在英语学习中予以综合运用。
        参考文献:
        [1]史嘉丽.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1(03):103-105.
        [2]王静瑜.混合式学习理念在高中英语概要写作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上旬),2021(05):36-37.
        [3]康玉霜.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探索[J].高考,2021(02):52-53.
        [4]付佳莹,刘宏刚.线上线下混合,助力高中英语教学——以人教版高中英语“Living Legends”一课为例[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0(12):49-52.
        
        
        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专项科研课题(课题批准号:TSGCKT 202089)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