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学习模式在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四月10期   作者:林建文
[导读] 文章将混合学习模式应用于小学英语的阅读教学课堂中
        林建文
        湛江遂溪县乌塘镇中心小学  广东省 湛江市  524347
        摘要:文章将混合学习模式应用于小学英语的阅读教学课堂中,尝试对小学英语阅读课堂做出改变,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欲望和动机,使学生爱上英语阅读,并能够在阅读过程中运用适当的阅读方法。
关键词:以读促写;高年级英语;阅读课文;文本评价

前言:新时代背景下的教师要能够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结合现有的教学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将课堂教学营造出一种“高效”的氛围,使功能不同的教育技术和手段都能适当、科学、简便地为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而服务。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提供了有利平台,给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注入了新的活力。由此可见,将英语课堂中的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相结合,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兴趣和关注度,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赶上快速发展社会的机会。

一、混合学习模式
        模式是在理论基础的指导下,通过相应的活动过程从而实现预定目标的一类
简洁的操作流程或者是活动程序。而学习模式同样是指以相应的教育理论和思想为基础,将教育环境中的各个要素联系起来形成稳定的教学活动操作流程的结构
形式。在本研究中,混合学习模式就是在教育理论和思想的指导下,将混合学习
过程通过一定的结构流程清晰地呈现出来,并且将混合学习过程的每一环节都能
展示出来的一种阐述方式。
二、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不仅仅在基础教育阶段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且在高等教育甚至在人的一生中都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性。阅读是人获取知识的途径之一,也是在新时代人才所具备能力中非常关键的能力。因此,阅读能力在未来社会中是必不可缺的,而阅读能力的形成是一个从质变到量变的过程,需要从基础教育阶段就开始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小学阶段的英语阅读强调的是要以培养语言技能中的读与写为重点的。
三、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课堂的混合学习模式应用
        以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 Unit3 read and write 和 story time 部分为例,具体分析该模式。
        以Unit3 read and write部分的内容为例进行以下分析:
        前端分析:首先是学习者分析,小学阶段是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阶段,从孩子不能自己独立辨别是非、不能自理到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和基本的生存技能这一段时间之内,孩子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因此,在这一段时间内教师和学校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小学阶段学习语言是非常关键的,孩子的年龄越小对于语言的学习接受能力就会越强。因此,小学阶段对于英语和语文这两门语言的学习对于孩子的一生有着极大的影响。通过前期对于实验班学生的观察发现实验班大部分学生活泼好动,对于老师的提问能够积极作答,但是对于英语口头的回答有所欠缺并且缺乏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其次是内容分析:小学英语教学中read and write部分是属于英语阅读教学范畴的,在该部分主要是让学生们了解Mid-Autumn  Festival的节日特征。同时,本次文本是以日记的形式出现的,是要同学们注意日记的书写格式。另外,在文本的最后,用family这一单词的首字母分别组成了一个句子,使文本看起来更加突出了Mid-Autumn Festival所代表的家人团聚的节日特点。
        在这一文本中涉及到的主要知识点就是be going to…和will do这一表示将来的短语和结构,且这一短语和结构在前面部分就学习过的,本次文章主要是对这一短语和结构的复习巩固。

通过向同学们展示其在实际语境中的使用情况,例如根据句子中的主语来确定be的形式以及will后跟动词原形,使同学们加深对这一短语和结构的理解,并且能够在实际的语境中灵活使用。
        再次是学习目标分析:本部分的目标主要是让学生能够读懂文本,并且能够运用正确的语音和语调去朗读文本。同时,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掌握日记的书写格式,在读懂文本的前提下了解关于家人团聚的节日特征。
        最后就是学习环境与资源分析:实验班级中有多媒体教学设施,能够支持视频、课件、图片和音乐的播放,同时能够辅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所期望的学习效果,给学生带来多种感官的刺激,使学生能够在多样化学习环境刺激下,让学生从多方位去感受知识,理解知识,给学生创造出真实的语言环境,提供给学生能够说英语的机会。
        学习过程与资源设计:前端分析完成之后,就进入到了学习过程与资源设计的课前预热环节,这一环节需要教师在上课之前给学生提供文本的朗读录音,学生自主学习之后需要根据自己对于文本的理解去预测解答教师以文本内容为底线提出的相关问题,同时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之中将困惑的问题记录下来,这就应和了在课前预热这一阶段需要教师和学生同时提出问题,但是教师提出的问题是需要学生在课前完成的,而学生提出的问题则是在课堂中去解决的。教师就本部分文本提出如下问题:
        1.What will the author’s family do tomorrow?
        2.Who is going to make mooncakes?
        3.What will the author do with Robin?
        4.Can you use the word “family” to make another poem? Write it downand share with us.
        课堂教学是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上课之前教师给学生呈现中秋节的相关视频。通过视频的情景带入,使学生进入教材文本氛围,能够尽快进入情景,但主要采用面对面形式。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核对自己对于答案的预测是否正确,找出自己为什么会回答错误并与小组成员讨论交流,并将自己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惑与小组成员分享,同时教师应组织小组成员交流我国除中秋节外,还有什么传统节日的寓意是家人团聚,将小组交流成果与其它小组分享。当与小组成员解决疑惑遇到困境时向教师求助,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课堂上应鼓励学生用英语概括出文本的主要内容,了解关于中秋节的节日来源和节日习俗。在此阶段,需要用到课件帮助教师向学生展示故事的结构,使学生理清故事的结构主线,并且用有关节日图片作为学生进行抽象思维的媒介。作为视野的扩展,教师给学生播放世界各国的节日视频。课后巩固与交流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课下学生除了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巩固之外,还需要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课后学生是否完成对课堂知识的回升,是否按时完成作业以及是否消化课堂知识等问题是通过家长的反馈而得知的。
        学习评价:本阶段的评价方式包括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以及自我评价,同时对学生在小组中的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学生的测试成绩和平时作业成绩,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使评价更为全面。
四、结语
        综上所述,混合学习模式主要分三个模块包括课前预热、课堂教学和课后巩固与交流,在课前预热阶段,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课前问题,自主阅读英语文章并回答问题,此过程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主动思考问题。在课堂教学阶段,需要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馨.混合学习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下旬),2021(04):8-9.
[2]郜莉.基于混合学习模式下的英语“翻转课堂”教学策略分析[J].作家天地,2021(08):74-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