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45050219890815XXXX
摘要:现行国际工程总承包中通常采用的形式,它是一种相对固定的价格,在合同执行过程中,由于通货膨胀等原因而使所使用的工、料成本增加时,可以按照合同约定对合同总价进行相应的调整;但对业主而言,不利于其进行投资控制,突破投资的风险就增大了。
关键词:国际承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通货膨胀;风险;规避
一、现行国际工程项目所采用的承包方式
工程总承包是国际工程管理中最常用的模式,主要包括工程总承包、项目总承包、BOT、BOOT和PFI模式。
工程总承包主要指承包企业单一或组成联合体,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竣工验收)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和造价全面负责。设计采购施工(EPC)--交钥匙总承包,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是指工程总承包企业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服务等工作;交钥匙总承包是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业务和责任的延伸,最终是向业主提交一个满足使用功能、具备使用条件的工程项目。
BOT和PFI模式产生于基础设施建设中政府与私人资本的融合。建造─运营─移交方式(Build Operate Transfer)简称BOT方式,指一国财团或投资人作为项目的发起人从一个国家的政府获得某项基础设施的建设特许权,然后由其独立或联合其他方组建项目公司,负责项目的融资、设计、建造和运营,整个特许期内项目公司通过项目的运营来获得利润,并用此利润来偿还债务。PFI (Private Finance Initiative),政府部门发起项目,由财团进行项目建设运营,并按事先的规定提供所需的服务。
现行国际工程总承包中通常采用EPC和BOT两种形式,按签订的合同价值又分为固定总价合同、可调总价合同以及固定单价合同。固定总价合同(Lump Sum Contract),以一次包死的总价委托,且价格不因环境的变化和工程量增减而变化的工程承发包合同。可调总价合同是以图纸及规定、规范为基础,按照时价(Current Price)进行计算,得到包括全部工程任务和内容的暂定合同价格。它是一种相对固定的价格,在合同执行过程中,由于通货膨胀等原因而使所使用的工、料成本增加时,可以按照合同约定对合同总价进行相应的调整;由于设计变更、工程量变化和其他工程条件变化所引起的费用变化也可以进行调整。因此,通货膨胀等不可预见因素的风险由业主承担,对承包商而言,其风险相对较小,但对业主而言,不利于其进行投资控制,突破投资的风险就增大了。
二、影响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的风险因素
在现代工程中,特别在合资项目中,业主喜欢采用工程总承包这种合同形式,因为工程中双方结算方式较为简单,比较省事。但这种合同承包商承担了全部风险,报价中不可预见风险费用较高,承包商报价的确定必须考虑施工期间物价变化以及工程量变化带来的影响。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的风险主要是材料和人工费用的变动。因此,影响材料和人工费变动是我们需要特别防范的风险因素。价格变动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汇率风险
在一定时间内,汇率的风险是存在的。有些国家采用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在美元汇率大幅波动(如经济危机)的情况下,汇率的损失大于建筑材料价格上涨的损失。如下表某东南亚国家1997年至2010汇率表以及一年内汇率的变动情况图1。单在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期间,美元对其货币的汇率上升了11%,相当于在原料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以该国货币结算的成本上升了11%。对于EPC总承包合同,由于建设和设备采购是打包的,设备采购的时间点要根据建设的进度来完成,所以有些国际承包项目的采购时点与报价时点的汇率差异对项目的成本也产生很大影响。例如东南亚某国污水处理厂项目报价时建造成本与设备成本的比例为60%和40%,进口设备采购时点汇率上升10%,至工程竣工时设备占成本比例上升到42.5%.
2、国家政策调整的风险
国家政策的调整包括税收费率和建设工程费率的调整,例如某国06年增值税为5%,08年后增值税上调至10%,还包括取费项目的增加和人工最低工资的调整以及购买劳动保险费用等的风险。
3.人工费用调整风险
以东南亚某国为例,其国家2010年6月对本国建筑行业人工费率调整人工系数,由1.18调高至1.22,由于该国人工成本所占比例较大,使成本费用直接上升3%。
4、运输成本的风险
以某东南亚国家为例,在建筑工程中,材料的到场价格包括材料出厂价格、运输成本以及增值税。由于该国工业化基础弱,原油价格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2009年12月汽油价格15000元/升,2011年2月汽油价格20000元/升。而运输成本的增加间接使材料到场价格的增加。特别是出于沿海地带的工程项目,需要运输大量的回填材料,大大增加了项目的成本和投资金额控制的风险。
5.通货膨胀的风险
由于本国货币贬值和国内或国际经济环境状况的影响,造成材料采购国成本上升,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成本的增加。如2010年至2011年,由于经济危机影响和农副产品价格上涨造成国家通胀,以及国际铁矿石大涨的影响,钢材、水泥等生产资料价格飞涨,很多正在施工的工程项目由此被迫停工。
6、建设周期
一般建设周期在一年内的项目,属于风险较小的项目,对于建设周期大于一年甚至时间跨度较大的项目,其影响就需要慎重测算,比如以上所列的国家政策以及汇率的变化,国际市场生产资料价格的变动以及运输价格的波动等等,都对整个项目最后的成本控制产生很大的影响。
三、如何规避风险
积极采取技术性对策,回避、减轻、预防、分散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
1.总承包项目回避风险对策。避免在政治局势不稳或经济起伏较大的国家实施工期较长的项目。选择工程量小、工期短、估计在施工过程中环境因素变化小,工程条件稳定并合理。如果项目威胁太大,风险量和发生的可能性都很大,企业难以承担和控制风险,便应在承包前放弃承包或放弃项目实施,以免造成更大的风险损失。制定并执行企业制度禁止实施某些活动,依法规避某些可能造成风险的行为。
2.总承包项目减低风险对策。这种对策可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或减少风险发生后的损失量。对于已知风险,可动员项目资源予以减少;对于可预测和不可预测风险,应尽量通过假定和限制条件,使之变为己知风险,再采取措施降低其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到风险可以被接受的水平。
3.总承包项目预防风险对策。工程设计详细,图纸完整、清楚,工程任务和范围明确,工程结构和技术简单,风险小。采取技术组织措施预防风险对策的作用有:防止风险因素出现;减少已存在风险因素;减低风险事件发生概率。
4.总承包项目分散风险对策。把风险分散给其他单位,包括业主、分包人、合伙人、投资人、供应商等。
5.总承包项目自留风险对策。将有些不太严重的已知风险造成的损失由自己承担下来。但必须自己有能力,有应急措施,有后备措施,有财力准备。
6. 预测未来汇率的变动情况及选择适合和稳定结算货币,考虑市场油价变化和距离对运输成本的影响。合同要点提高法律意识,依法竞争,依法签约和索赔,依法维权,依法经营,依法抵御风险,依法进行融资和结算等。
7. 人、材、机的比例
在国内,建设成本主要为材料50%、人工30%和机械20%的比例,但在某些发展中小国或欠发达国家中,由于工人素质不高或者机械工业不发达等原因,在建设过程中基本只使用简单的机械和设备,这样其人工的比例就比较高,有些机械的比例甚至降到了5%弱。所以,有时我们考虑所承包的项目当中,材料和人工费用价格的变动因素远大于机械的的变动因素。
实行工程总承包的公司应认清形势,苦练内功,同时向有成功经验的同行认真取经,不断完善风险管理体制,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较量中站稳脚跟,加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国际项目中定额的计取,李春,上海港科技,2002.4
[2]涉外建筑工程土建预算审查技巧,莫润峰、刘楠,工程科技信息,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