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第四建筑有限公司 618000
摘要: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建筑施工技术,不仅能够最大限度提升建设效率以及建设质量,还可以更好地节约工程成本,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对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价值加以明确,对当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质量管理方式。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改进
引言
建筑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根据当前我国劳动力的老龄化趋势和政府对绿色环保、建立和谐生态环境的重视,结合装配式建筑在国外得到长期的发展和运用,且自生具有的优势和特点,在成熟技术和实际社会环境的双重影响下,我国的装配式建筑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在建筑行业整体繁荣的带动下,装配式建筑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相关统计数据表明,装配式建筑在近几年保持24%的增速发展态势,未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数量将不断增长,装配式建筑的渗透率也将随之提升,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会逐步被新技术替代。装配式施工技术逐渐成为我国建筑施工的主流技术,在施工过程中,使用装配式施工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建筑施工的噪声、污染、施工材料浪费等问题,在保证工程施工科学性、稳定性的基础上可实现建筑结构的分段组装,改变当前城市建筑的结构设计形式,因而是我国未来绿色建筑发展的主要方向。
1装配式建筑生产施工质量问题
1.1材料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中,材料费用占据了整体预算的绝大部分,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施工企业为了获得更加优异的经济利润,会采用不同种类的材料,但有些材料自身的参数并不能满足工程的质量要求,并且在施工现场中,如果不借助各种现代化仪器进行检测,工作人员无法仔细辨别出材料的优劣,导致材料不合格情况下所生产出的构件很容易出现质量不均衡的问题,随着结构物的持续使用,建筑物出现开裂等严重问题,对建筑物的整体安全性产生不良影响。
1.2装配式建筑施工的配件因素
装配式建筑与一般传统式建筑最大的区别在于,装配式建筑是需要提前预制好建筑所需配件,然后利用特定的交通工具运送到施工现场,再根据建筑图纸的要求进行施工安装的。所以建筑配件的质量的优劣、规格是否符合既定标准、做工用料的好坏等情况,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质量。尤其像一些墙板、地板、立柱、横梁等关键配件的质量还关系到建筑的整体安全性和耐久性。除此之外,建筑配件的制作效率也不容忽视,因为其直接关系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所以,在配件制作上我们需要更为专业的技术性人才,并且要有在不断地通过工作经验来进行研究和创新的能力。才能是建筑配件制作工艺不断地提升。另外,因为建筑配件种类较多也相对复杂,在搬运和拼接过程中难免出现损坏,这就需要施工人员在进行安装作业时要对建筑配件进行仔细检查。进而大大减少了建筑配件的不良率。
1.3平板制作安装问题
在平板制作和安装时特别要注意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损坏及变形等问题。平板类的构配件主要包括外墙板、转角板、叠合板等,首先,在外墙板的制作过程中,由于其中添加大量的保温隔热材料,往往难以紧密的贴合成整体,甚至出现断开脱落的情况。其次,在转角板的制作中,由于转角板体积大,并且厚度薄等特点,所以在制作和运输过程中,一定要特别注意防护措施,避免损坏。最后,在叠合板的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它的板覆较大,板厚较薄,预留预埋多,长短不规则等情况,在制作时容易出现损折、断角等问题,在运输和吊装作业时也容易由于操作不当出现断裂和变形的现象。
2装配式建筑生产施工质量问题的改进措施
2.1预制构件质量的监督
预制构件质量的监督十分重要,将预制构件质量控制作为管理主体也不为过,生产预制构件的企业首先必须具备专业制造能力;其次还要具备深化构件设计的能力;最后需要有可靠的设备进行试验检测的能力,只有具备以上三点的企业才能把控好预制构件的生产质量。控制预制构件质量还有一个关键,那就是本着对产品质量负责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制定生产技术指标,并做好预制构件生产监督记录以便于分析决策。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要进行工艺检验,目的是保证其预应力、强度与稳定性,同时认真记录预制构件的生产数据、名称和生产时间等内容,为产品后期生产改进提供参考。
2.2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全过程质量管理
(1)在工厂预制以及现场组装环节中,装配式建筑的构件对于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有着相对较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施工企业对涉及的工作人员展开专业知识以及综合技能方面的培训,同时,帮助工作人员掌握装配式建筑结构的施工难点,还能够强化其自身的业务能力,降低质量问题的发生概率,促进整体建筑质量的提升。(2)在装配式建筑构件的出场过程中,施工企业必须严格按照相应的技术指标来认定相应的构件,只有在其质量合格并且验收后才可以出厂,而在构件的运输过程中,则要充分结合运输体量以及运输距离等因素来科学合理地制定运输方案,而对于那些边角容易产生磨损的构件,则要对其进行重点保护,在其运送到施工现场时,以及堆放仓储的过程中,也要展开必要的保障管理工作。(3)对于装配式建筑的现场组装,施工企业以及涉及企业都应当充分结合建筑的主要特色以及施工环节展开优化设计,减少其中复杂、繁琐的组装工序,进一步提升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以及整体性,以不断健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质量监督体系以及管理体系的方式,促进装配式建筑验收技术的稳步提升。
2.3选用先进的技术手段
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和发展都离不开科学信息技术的支持,所以,必须加强先进技术的研究,学习世界先进的建筑领域的科学信息技术。运用到实践中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首先要提高相关人员对科学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深刻了解科学信息技术对于建筑行业带来的巨大影响。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第二,承建企业单位应当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对科学信息技术的培训工作,努力引进国外先进的建筑领域的科学信息技术。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平。例如,BIM技术等当下比较先进的信息技术,第三,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建筑领域技术,不能盲目选择致用。另外,相关工作人员自身也应当严格要求自己,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技术知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对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管控。
2.4优化平板制作安装
平板类构件在预制装配式建筑中占有很大的组成部分,在制作和吊装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难度,想要提高其制作和安装效率,就必须采用合理的辅助类工具来进行作业,比如,在预制板的制作运送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采用转角板L型吊具和平板护角,这样可以科学有效地使转角板的受力变得均匀。防止转角板出现龟裂等问题。在一些平板类构件的运输时,必须按照相应的尺寸制作出软质护角。从而保障平板构件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磕碰等损伤。另外,由于叠合板的面积跨度大等因素,从而导致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损坏断裂等问题,所以需要在叠合板设计之初,施工单位应该和设计人员进行良好的交流沟通,合理调节叠合板的整体跨度。从而有效提高运输和施工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装配式建筑以其技术水平高、感官质量好,绿色环保,投入劳动力少,成本低、制约因素少等诸多优势得到广泛应用,提升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力度,对促进建筑工程项目实现现代化管理具有积极的作用。在装配式建筑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建筑项目的实际情况,控制构件生产质量,优化生产措施,管控施工技术,确保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达到设计目标。
参考文献:
[1]陈文静.新型装配式建筑PC构件模板施工技术探讨[J].江西建材,2021(2).
[2]曹生辉,张挺飞.装配式建筑生产施工质量问题与改进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