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预防接种与管理问题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21/7/2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3期   作者:穆金海
[导读] 摘要:预防接种在疾病的控制方面能够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儿童而言,因为儿童对于不同的疾病还没有相应的病毒抗体,为此需要做好预防接种就显得尤为关键。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北京市怀柔区怀北镇  101400
        摘要:预防接种在疾病的控制方面能够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儿童而言,因为儿童对于不同的疾病还没有相应的病毒抗体,为此需要做好预防接种就显得尤为关键。随着城市发展的进度加快,城市和农村的人员流动也更加频繁,这就给儿童预防接种带来一些困扰,很难保证在预估的时间之内为儿童做好预防接种。为了能够有效管理并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分析了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的现状,并且对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等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保障流动儿童能够在国家的号召之下做好疾病的预防和管控。
        关键词: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
        引言:由于儿童没有足够的自我管理意识,对于预防接种工作都是由其监护人负责,为此对于预防接种的宣传就要流动较大的人群中去着手,做好宣传工作;另外也需要加强宣传管理完善流动儿童的管理及加强预防接种服务管理。流动儿童是新时代下的一种特殊群体,其随父母迁居,常常居无定所。因此这也给疾病的预防接种的连续性和计划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一旦流动儿童的疫苗接种不能做到持续连贯,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做到预防接种,将有可能会给一些疾病带来可乘之机,进而会影响儿童的正常生长和身体健康,为此儿童的监护人需要关注相应的医疗宣,以保证儿童能够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一、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现状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周边的农村被大量拆迁,农村儿童大量涌入城市,造成了流动儿童的数量逐年攀升,这也就给预防接种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个。
        (一)在现行户籍管理制度下难以明确流动儿童的基本状况,对于其身体健康程度和接种次数不能够做到准确把握,卫生部门计划生育等管理部门难以开展普查摸底工作,这样就容易让一些流动儿童不能够及时接种疫苗,给儿童本身和社会安全带来隐患。
        (二)预防接种宣传工作不够深入不够全面
        在近几十年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城乡结合部的卫生室、诊所都在村镇宣传栏做出疫苗接种工作的宣传画报,并且及时通知接适龄儿童接种疫苗,预防接种宣传已在一定程度上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随着流动儿童的增加,给宣传工作带来困扰。流动儿童的生活地点不固定,生活条件相对较差,仅采用常规意义上的文字和标语宣传,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对一些意识不强的家长不能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三)流动儿童的家长无法有效配合预防接种
        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接种流程和接种时间,对于流动儿童的家长不了解接种的办理程序和办理地点,在有效的时间内容易忽略疫苗接种时间,从而影响了药效的作用,使预防接种的效果难以满足。另外很多流动儿童的家长对于预防接种的意识淡薄,认为其可有可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儿童的接种效果。为此加强流动儿童的接种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预防接种工作连续性不够
        一般在儿童的户籍所在地都会有相应的管理措施,声音在儿童需要接种的时间时会告知家长,而一旦儿童随父母外出诊所工作人员就不能及时联系的接种儿童,给接种工作的连续性带来影响,同时也会影响预防接种的实际作用。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需要家长更多的关心和监护。
        二、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的管理对策分析
        (一)完善流动儿童管理
        流动儿童一般是指在一个辖区连续居住一个月以上的非本县户籍的7岁以下的儿童,为了达到国家规定的预防接种指标要求,就需要在流动儿童活动较为频繁的地区设置专门的儿童管理部门,这一部门对流动儿童的迁入和迁出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在这一区域要经常安排预防接种的宣传活动,并及时督促家长带适龄儿童去进行预防接种。

对流动儿童进行当地建册,将流动儿童监护人的联系方式和具体住址登记在册,通过相关部门的统一管理,为需要预防接种的儿童进行电话通知。另外对于适龄儿童,相关卫生部门可以在幼儿园和小学开展预防接种工作,以免有部分学生被遗漏。在良好的这种环境下校园也可以建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生活氛围,为学校减少不必要的问题,从源头杜绝了一些疾病的传播。
        (二)强化宣传管理
        为了完善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管理工作,首先要对其监护人进行强化宣传管理,这是预防接种工作的重中之重,唯有加强父母的接种意识,儿童才能有机会被带到接种点进行接种工作。因此卫生部门应根据本地流动人口的日常活动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宣传手段,例如可以设置宣传专栏,通过扎摊设点的方式告知流动儿童活动频繁的监护人接种时间和地点,并且将门诊的联系方式和工作时间一并印刷在宣传单页上,以免给需要接种的家庭带来不便。另外在幼儿园小学门口也可以设置宣传点,卫生部门和学校共同配合加强预防接种工作,对于新迁入的学生学校要进行预防接种工作的筛查和考核,督促家长进行疫苗接种。
        开展有针对性的社会宣传教育,在预防接种宣传日等其他节日活动期间,通过派发宣传单、光碟等多种形式在流动人口嗯聚集的地区进行宣传,另外随着近几年来互联网的兴起,一些APP应用和相关文章的宣传都可以借助网络进行推广,让宣传工作在线上和线下同步进行,以保障免疫相关知识的进一步深入。
        (三)加强预防接种服务管理
        在政府的领导下争取与派出所、妇联、计划生育委员会、村委会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随时掌握流动儿童的动态变化,按规定做到对外抵近箱儿童三个月内建卡建证,以保证每一位适龄儿童不被遗漏。除了宣传工作之外也要加强预防接种的服务管理工作,在流动人口经常活动的区域如集贸市场、商店等增设预防接种点,便于流动儿童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去预防接种。在接种之后的后期接种工作就需要在接种卡上继续完善。在建立健康卡或接种证的基础上可实时转正转卡制度,以保障流动儿童在不同的区域能够做到疫苗接种工作,并且不会受其影响。在互联网上也可以进行接种登记,对接种卡中的信息进行转移和异地查询,从而有效的保证儿童接种的持续性和计划性。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开展主动搜索及时掌握适龄儿童的资料,定期对各部门村村委会收集流动人口的相关证明,每年至少2~3次到流动人口的聚集地出租房等进行入户调查及时掌握流动儿童的变动情况。卫生医疗部门也要通知教育机构要加强预防接种的筛查工作,对于小学幼儿园入学时要严格把控预防接种证的查验,对无接种证和没有按照要求接种的流动儿童及时进行疫苗补种。
        结束语:综上所述,预防接种关系到流动儿童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因此在监护人的监护下必须保证每次接种的时效性。虽然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给这种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但是卫生部门绝不能因噎废食而忽视了这一关键节点,需要在公安部门计划生育部门的共同配合下,完善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运用不同的应对措施来改善接种管理工作,以保障每一位流动儿童接种不被遗漏,为社会输送健康的儿童做出一番贡献。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不仅仅是儿童本身健康成长的保障,更是一个家庭和谐的基石,一旦儿童发生传染性疾病就会对一个家庭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因此儿童的监护人就需要慎之又慎,切不可忽略预防接种工作。预防接种工作也是对今后儿童学习工作的重要保障,一旦入职检查有传染性疾病,很有可能就会丧失工作机会,与理想的工作失之交臂。由此可见预防接种工作,影响的是一个人的一生,是国家对个人的关怀,对和谐社会的关怀,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不可小觑,每一位监护人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为自己为孩子尽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胡昱, 徐旭卿, 凌罗亚, 何寒青, & 符剑. (2007). 流动儿童预防接种服务利用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疾病监测, 22(009), 614-615.
        [2][1]胡昱, 陈恩富, 戚小华, 李倩, & 陈雅萍. (2012). 流动儿童预防接种服务需求、利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03), 282-285.
        [3]王霞. 城市流动儿童预防接种与管理问题研究进展[J]. 内蒙古中医药, 2017(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