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的吊装优化设计 程林

发表时间:2021/7/2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4期   作者:程林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在桥梁建设方面投入了很大的精力。由于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施工具有结构新颖、受力合理等优势

        成都市路桥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404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在桥梁建设方面投入了很大的精力。由于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施工具有结构新颖、受力合理等优势,在桥梁建设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的自重、材料弹性模量、温度场等因素,会由于预应力钢束和吊杆张拉力误差的存在,所以混凝土系杆拱桥的吊装优化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徐家坝州河大桥为例,
        阐述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的吊装优化设计,以期为类似工程建设项目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价值。
        关键词:吊装;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


        管混凝土系杆拱桥作为一种新的桥型,他的主要特点是钢筋混凝土拱桥具有跨度适应能力强、承载能力大、地基适应能力强及施工快捷、技术成熟等优点,近年来得到飞速发展。在钢管混凝土拱桥常见的斜拉扣挂悬臂拼装法施工中,由于拱肋架设的动态过程,结构形态不断变化,大大增加了拱肋合拢精度的控制。因此,拱肋吊装设计过程中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1.工程概况
        徐家坝州河大桥位于达州城市规划区,长475.5米,宽36.5米,双向六车道和人行道。为横向双幅分离式结构,分为主桥和东、西引桥三部分。主桥跨度为149米(计算跨径为140米)下承式钢管拱桥结构,引桥为30米T梁与20米小箱梁组合结构。大桥采用简支T梁+简支小箱梁和下承式系杆拱桥结构设计,横向双幅分离式桥面对称布置,设计时速80公里。
        桥型布置见下图。


        主拱圈拱肋采用悬链线,拱轴线矢跨比1/5,拱轴系数m=1.25,桁架高为3.3米,肋宽为2米;采用四管桁式拱肋,内灌C50自密实补偿收缩混凝土,上弦和下弦横向用平联钢管连接,上、下弦之间腹杆连接,竖腹杆处布置肋内剪力撑。


        系杆拱桥吊装图

        2.主拱肋吊装施工方法
        2.1设计标准
        设计荷载:公路Ⅰ级,人群—3.0kN/㎡。
        桥面宽度:桥面全宽36.5米,左右分线设置,左右线设计线间距11.4米;两侧人行道宽2.25米;
        桥面横坡:2%;
        航道等级:Ⅳ(4)级
        设计洪水频率:P= 1/100。
        2.2施工方法
        本桥主拱肋采用斜拉扣挂法无支架缆索吊装技术施工,扣吊塔合二为一,拱肋共分为32个吊装节段,呈对称分布,左右岸对称吊装施工。
        2.3施工步骤
        2.3.1拱肋节段安装
        本桥主拱肋分32个节段,两岸对称吊装悬拼,每半跨为8个节段,每节段吊装的最大重量约40吨。节段吊装施工时,先将该节段上下游拱肋安装就位并对高度及横向偏位进行调整后,立即安装节段间连接(按施工顺序安装临时及永久)横撑,安装完毕立即监测该双肋节段的高度及偏位,如均在误差范围内,则进行下一节段吊装施工。同时施工过程中,采用临时扣索,以确保拱肋横向稳定。扣段完成后,节段间焊缝可以安排施焊,扣段间的焊缝,待拱肋合拢并调整拱圈标高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拱肋接头设计为先栓接后焊接,横撑接头设计为定位后直接焊接方式进行。
        2.3.2合拢段安装
        合拢段是全桥施工的重点,也是线形控制的重点。当拱肋对称吊装至跨中合拢段时,对合拢段左右两个安装节段进行高程及偏位监测,将相对差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并在一天内最低温度时合拢,合拢温度控制在12~15℃。
        3.施工控制的原则与方法
        3.1施工控制的原则
        拱桥主拱肋安装及成拱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生变化的动态进程,随着拱肋逐节段悬拼安装成形及体系转换,主拱肋受力状态也在发生不断变化,加上本桥结构复杂、技术含量高、施工控制影响因素多,为使成桥时主拱线形与设计相符,整体结构受力利于合理状态,需在施工过程中时时监测,全程监控。
        3.2施工控制的主要任务
        根据拱肋吊装施工环节的重要程度及施工全过程控制要点,施工监控主要任务如下:
        1)拱肋合拢时达到设计理想的几何线形;
        2)大桥在建成时达到合理的内力状态;
        3)在大桥整体施工全过程中保证结构的安全、施工质量、工期。
        作为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监控的主要任务,如何根据施工全过程及现场影响因素,控制拱肋合拢线性及全桥成桥时内力分布达到设计理想状态,是国内该类型桥梁施工监控的关键性问题。
        结合桥梁施工过程控制及结构受力体系转换,在全桥主拱肋重要节点布设应变计,通过对应变计数据采集及分析,将吊装节段高程及偏位数据与设计理想状态进行分析比较,判断施工过程是否安全,并对产生的误差进行分析,进一步优化结构线形,同时也确保施工期间的结构安全,施工质量和施工工期。
        4钢管拱桥施工要点
        4.1钢管拱的加工和吊装
        钢管拱在加工制作过程中,他是由若干个钢管板焊接而成,他的每个端头都在管内设有不同的加劲构造。所加工制造的吊装在生产之前必须经过严格的检验,合格后才会对他们进行分组编号,这样在吊装过程中才能够实现对号入座,如果在检验过程中发现问题,需要及时加以处理,在吊装预拼时还应该测量好钢管拱的尺寸,以此来确定制造的精确度。待各段位位置确定以后,可以利用施工图纸来确定吊杆的位置以及横撑位置。此外,钢管在焊接过程中他的焊接质量需要严格把控,所有的焊接口位置都需要采用超声波探伤技术挨个排查。拱肋需要采用分段缆索的吊装来完成,缆索吊装是由整个缆索系统来控制,缆索塔的位置选择上也需要注意,整个拱肋吊装需要在缓慢中进行,操之过急只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4.2主拱加载程序和钢管混凝土浇筑
        等到拱肋完全合拢后,需要安装拱肋本阶段要张拉的系杆,然后进行第一批系杆束的张拉;随后(按施工顺序)进行下弦管内混凝土灌注,等到管内的混凝土达到设计的强度80%后,实施第二批系杆束的张拉;等到第二批系杆束完成后,进行上弦管内混凝土灌注,待达到设计强度80%后,实施第三批系杆束张拉;采用超声波检测法检测所有钢管内混凝土,如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待管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拆除拱肋扣索。准备吊杆及横梁、纵梁安装,从拱脚向拱顶方向顺序、对称进行,最多相差一道,安装完毕后进行第四批系杆张拉;第四批系杆张拉完毕后,进行桥面板安装(方法与纵、横梁相同),桥面板安装完毕后进行第五批系杆张拉;待桥面湿接缝、人行道苑石、防撞护栏、桥面铺装、沥青铺装实施完毕后,分别按照施工顺序进行第六、七、八批系杆张拉;最后调整各束内力以及封锚。
        钢管混凝土浇筑时需要采用大功率泵送,以下弦管混凝土为先,等到混凝土的硬度达到设计强度80%后,再进行下弦外侧管混凝土泵送;等到管混凝土到达一定硬度后,最后再进行上管混凝土泵送。泵送混凝土从两侧拱脚同时对称向拱顶灌注,按对称平衡原则进行,且中途不得停泵。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必须经试验确定,严格控制水灰比与坍落度,并适当掺加减水剂和微膨胀剂。拱圈浇筑混凝土时应建立拱肋纵横向坐标的观测记录,以便预测拱肋受力发展趁势,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对于两端墩还应进行水平位移观测,用以控制系杆张拉力。
        5.结语
        近年来对钢管混凝土拱桥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多,国内修建的钢管混凝土拱桥数量也日益增加,但是,受其本身结构体系特点及施工方法等因素影响,对于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的理论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对许多系统化先进性理论与影响因素的分析仍不够系统与深入,对施工过程的监测控制也不够系统、精确,本文以实际工程项目为依托,以期对类似工程项目提供一定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 陈猛,张垒.试论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6):216-216.
        [2] 李秀,陈晓文,柳凌云.大跨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质量控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8,8(6):250-251.
        [2] 杨刚.中承式系杆拱桥中跨钢挂孔异常振动原因分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6):54-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