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常用钢管支架分类与检测要点 钱辉

发表时间:2021/7/2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4期   作者:钱辉
[导读] 本文简述钢管脚手架与支架的定义与分类,并提出了检测的技术以及检测要点。仅供参考

        丹阳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江苏省丹阳市  212300
        摘要:本文简述钢管脚手架与支架的定义与分类,并提出了检测的技术以及检测要点。仅供参考。
        关键词:钢管脚手架;分类图片;主要检测参数;抽样方法


        引言
        近年来,脚手架支撑体系坍塌的事故时有发生,人员伤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为了提高整体安全性,钢管脚手架支架产品迭代更新,种类繁多,产品名称雷同极易引起混淆,在产品检测时选用检测标准容易错误,不利于工程安全管理;本文拟从检测角度分类与总结目前建设工程中常用的钢管脚手架与支架产品,力求为正确选用与送检钢管脚手架与支架提供有益建议。
        1建筑工程常用钢管支架分类
        按照脚手架搭设方法分为:落地式脚手架、悬挑式脚手架、吊式脚手架、升降式脚手架。按产品特性分为: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碗扣式脚手架、承插型(盘扣式、轮扣式、套扣式、插盘式)、门式脚手架四大类。其中适用范围最广泛的是扣件式与门式脚手架,但是这两种类型产品整体性较差,存在安全隐患;2019 年至今,上海、重庆、苏州、广东、温州等多地住建部门均下文限制或者禁止使用扣件式与门式脚手架。碗扣式脚手架、承插型(盘扣式、轮扣式、套扣式、插盘式)脚手架是定型化工具式支撑体系,也是多地住建部门极力推广使用替代传统扣件、门型结构的产品。
        1.1扣件式脚手架
        标准定义:扣件是用可锻铸铁或铸钢制造的用于固定井架等支撑体系的连接部件。扣件通常分为四种:旋转扣件、直角扣件、对接扣件、底座。适用标准为《钢管脚手架扣件(GB 15831 — 2006)》。
        1.2碗扣式钢管脚手架
        标准定义:由立杆、顶杆、横杆、斜杆、支座、上下碗扣节点等组成的构件。适用标准为《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构件(GB 24911 —2010)》,见图 1(a)。
        1.3承插型支架产品
        1.3.1 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标准定义:“立杆顶部插入可调托撑构件,底部插入可调底座构件,立杆之间采用套筒或插管连接,水平杆和斜杆采用杆端扣接头卡入连接盘,用楔形插销连接,形成结构几何不变体系的钢管支架。”适用标准为《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构件(JGT 503 —2016)》。1.3.2 承插型轮扣式模板支架标准定义:由立杆、水平杆、可调底座和可调托撑等配件组成;立杆采用套管承插连接,水平杆采用端焊接楔形插头插入立杆轮扣盘,形成几何不变体系的模板支架。适用标准为团体标准《建筑施工承插型轮扣式模板支架安全技术规程(T/CCIAT 0003 — 2019)》。1.3.3 承插型套扣式钢管脚手架标准定义:承插型套扣式钢管脚手架由立杆、水平杆、可调螺杆及可调底座等构配件构成。立杆采用套管承插连接,水平杆采用端接头插入立杆上的套扣式节点,形成结构几何体系不变的钢管脚手架。根据其用途可分为支撑架和脚手架两类,其中支撑架为浇筑混凝土构件或钢结构安装等而搭设的承力架体。适用标准为广东省地标《建筑施工承插型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DBJ 15-98 — 2014)》。1.3.4 承插型插盘式钢管支架标准定义:立杆采用套管承插连接。水平杆采用杆端焊接的楔形插头插入立杆连接轮盘,水平和竖向剪力撑采用扣件与立杆固定形成的几何不变体系。适用标准为贵州省地标《建筑施工插盘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范(DBJ 52/T089 — 2018)》,结构形式与承插型轮扣式基本一致,但是插头上没有插销孔,没有使用插销固定防脱。



        2建筑工程常用钢管支架检测技术
        2.1超声导波检测试验
        超声波以一定角度射入管子中,并在内外表面边界内反复不断地反射、传播形成导波,可用于检测小径管横截面的缺陷,包括内表面缺陷。导波传输距离远,检测速度快,且不受工件位置状态的影响,比常规方法方便、快捷。
        2.2红外热像法脱空检测
        红外热成像法是利用光电技术检测物体热辐射的特定红外波段信号,将信号转换成人类视觉可分辨的图形,并计算出相应的温度值。红外热成像检测根据加热方式可分为被动式、主动式2种。被动式检测事先不对被测构件预加热,主动式检测就是检测前采用人工方式对构件进行预加热。人工加热方式可分为内、外2种热源。内热源指在被测对象中预埋加热装置,外热源是对被测对象进行外部加热。
        2.3冲击弹性波法测试
        冲击弹性波振动法原理:锤击混凝土结构表面诱发的振动会压缩、拉伸空气形成声波。用传感器拾取该声波信号(称为“振动法”)。在脱空部位,声波的振动特性通常会发生如下变化:①弯曲刚度明显降低,卓越周期延长;②能量耗散变缓,振动持时变长。
        3建筑工程常用钢管支架检测技术要点
        (1)空隙区的超声波速度明显低于密集区,空隙越厚,超声波速度的绝对差值越大;当超声波遇到空洞缺陷时,其频率会降低,空洞越厚,超声波频率的绝对差值越大。超声波速度比频率对缺陷更敏感。根据空隙区和密集区波速的绝对和相对差异,可以定性判断空隙的厚度。空隙区和密集区的波速相对差超过15%,可以作为空隙的判据。该方法简单方便,检测单元利用率高。缺点是受混凝土中骨料散射影响较大,频谱响应特性较差。(2)密集区冲击弹性波波形能量衰减快,变化均匀,主频单一;弹性波波形在空区的能量几乎没有衰减,振幅随时间变化很小,主频无序,峰值多。根据这种差异,可以快速有效地判断钢管混凝土是否脱空。冲击弹性波振动法可以有效地检测钢管混凝土的空隙区域形状。在同一年龄段,检测效果与钢管厚度有关。管壁越薄,缺陷的形状和尺寸越接近实际,误差基本控制在20%以内。与超声波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波速稳定、受骨料散射影响小、激励信号频率易于控制、频响特性好等优点。缺点是受周围边界影响较大。(3)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快速有效地检测钢管混凝土中孔洞缺陷的形状。空隙区和密集区的温差越大,检测效果越好。在钢管壁厚相同的情况下,空隙厚度越大,温差越大。钢管混凝土的空隙厚度可以通过这个温差来定性判断。目前,该方法仅适用于定性检测。它的优点是方便快捷,缺点是需要外部热源。只有积累了大量的试验数据,标定出空隙区与密集区的温差与空隙厚度的明确关系后,才能用于定量检测。(4)研究了超声波、弹性波和红外热成像对5 ~ 25 mm孔隙厚度钢管混凝土缺陷的检测效果,以及外部热源加热时间对红外热成像检测效果的影响。未来有必要进一步探讨这三种方法对5 mm孔隙厚度缺陷的适用性,以及不同检测时间对太阳辐射下红外热成像检测效果的影响。
        结束语
        钢管脚手架与支架是建设工程中外脚手架工程、模板支撑架工程的主要构配件,也是施工安全的关键点;本文希望通过详细的类别讲解,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与检测单位做好钢管支架构配件进场的检测工作,力求正确选用检测技术,控制好抽样过程,使其满足标准要求,进一步保障施工安全。
        参考文献:
        [1]曹宝臣,李福宁.满堂支架现浇箱梁施工在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应用[J].智能城市,2021,7(10):15-16.
        [2]卢相.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提篮拱拱肋安装施工技术分析[J].居舍,2021(15):85-86.
        [3]郝志军,王西林,何晓升,单仁亮.南关煤业受动压影响巷道钢管混凝土支架支护应用研究[J].煤炭工程,2021,53(05):40-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