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绿化工程管理中心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根据党和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城镇的绿化建设作为“绿水青山”的一部分,那么城镇中绿化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对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态环境的这一需求具有重要意义。这就要求绿化工作者必须准确把握绿化苗木栽植和养护管理的关键技术,进行规范操作,在营造生态绿化环境的过程中少走弯路,有效避免容易出现的问题,在尽可能节约成本的情况下取得更好的效果,从而推进高质量的城镇绿化工程建设,打造人们向往的生态功能完备的人居环境。
关键词:绿化工程;苗木;养护管理
1 苗木种植与养护管理的关系分析
在绿化工作中,苗木的种植和养护管理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相互作用又相互影响,共同在绿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果在早期种植苗木的时候存在一些不规范的行为,一旦苗木在后期出现问题,将很难通过养护管理来补救;相反,如果苗木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做得不到位,将会直接影响苗木的后续生长状态。由此可见,在苗木种植的整个过程中,无论是哪一项工作做得不到位或是不合理,都会影响苗木的生长效果,影响绿化景观与工程验收。综上所述,苗木种植与养护管理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规范和正确的种植方式能够降低养护管理成本和难度,而合理和有效的养护管理措施又可以保证苗木的成活率和景观效果。
2 苗木种植与养护管理常见问题
2.1 苗木选择问题
绿化工程建设中苗木的选择十分重要,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地进行选择,否则将会严重影响绿化工程的实际效果。如果选择一些不合理的苗木,将其应用到绿化种植中,不仅会导致绿化效果达不到预期的目标,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绿化工程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要做到适地适树,同时也要符合当地居民群众的意愿,这有利于后期的管护及生态效果保存。
2.2 苗木种植问题
合理提前规划苗木种植规模,不宜盲目扩大种植规模,或是降低种植密度,要做到因地制宜。在苗木种植过程中,若种植人员没有将植物习性特征和种植地理位置、土壤条件、排水情况等因素有效结合,就不能营造高质量高标准的景观。在以往的绿化工程中,存在只求短时间出效果,苗木栽植密度过高的现象,造成植物光照不足、根系生长不良、病虫害严重等后果,仅在种植的初期创造了较好的观赏效果。此外,为了赶工期而急于栽植,在地势低、土质不佳的情况下未考虑排水和土壤改良,苗木根部腐烂发霉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2.3苗木管护意识问题
苗木栽种后1-2个月作为成活关键期,要定期管护检查,要安排专人进行管护。在城市中往往可以做到,但在乡镇的绿化工程项目中,往往依托村民群众进行管护,缺乏管护意识和管护知识,导致苗木枯死成活率低,大大影响景观效果。
3 苗木种植技术要点
3.1 种植地条件
种植地条件主要指种植地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壤条件、排水条件等情况。种植地条件对植物的后期生长状况影响很大,不同的种植地适合不同的植物生长,要根据种植地的条件合理筛选种植的植物种类。一般而言,种植地背风、日照时间短,相对苗木失水慢,种植容易成活,反之成活率下降。有良好团粒结构的土壤,保水通气性能好,有利于植物新根形成;若土壤过于粘重,则不仅新根难发生,还会导致烂根,影响植物成活;土壤含砂多,土壤过于疏松,则不利于保水。土壤积水或排水不良,也会导致供氧不足,引起根系死亡,影响植物成活。
3.2 苗木新鲜度
苗木新鲜度即苗木种植时的新鲜程度,在苗木移植期间,为保持苗木的新鲜度,应有效缩短苗木运输时间,并且要保持根部湿润,防止在长时间运输过程中,苗木因脱水导致死亡。一般来说绿化工程中为了保证成活率以及景观效果,应尽量采用假植苗进行种植。
3.3植物搭配技术
合理科学地进行植物搭配是实现城镇园林绿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能体现一个地域具有景观风貌特色。
要营造层次分明、主题突出的效果。乔、灌、草等植物合理配置,尽量以乡土树种为主,充分考虑主体植物和衬托植物的协调性,尽量使群落层次分明,主体突出,营造出多种类型的绿地,形成贴近自然的森林生态系统。
要结合当地实际,形成自然与人文相结合。在营造绿地类型时,要考虑历史文化与城市、乡镇建设风格,形成相互交融,相互衬托的效果,达到城镇绿化布局合理、功能健全、景观优美的格局。
3.4苗木栽种
苗木栽种后成活率直接影响绿化工程质量,也是工程施工企业实现利润的关键因素,因此高成活率是实现高质量绿化工程的关键指标。苗木栽种过程中,影响种植成活率有苗木的带土情况、天气状况和种植技术等方面因素。
3.4.1 带土情况
苗木移植中保证根系的完整和生命活力是关键技术,苗木根系失水后会导致根系生命活力下降甚至死亡,高大的树种带土球能有效防止苗木根系失水和根系变形损伤,是对根系最好的保护方式,常规苗木的土球直径一般为胸径6-8倍。但一些植物由于细根须较少,带土球十分困难,在苗木出圃时,要尽量带宿土,尽量带根,为防止根系失水,可以采用塑料袋包扎根系,并把苗木堆放在无风庇荫处等措施。
3.4.2 天气状况
种植成活率与天气状况关系极大,特别是对没有带土球的苗木影响尤为显著。晴热天气种植成活率低,在适温的阴雨天种植,成活率较高。
4 苗木养护管理技术要点
4.1 水肥管理
在保证绿化苗木水分供给充足的同时也需要在苗木旁设置排水沟,以便在浇水过多或是雨季排出多余水分,有条件可以利用灌溉设备进行水分管理。肥料的选择则应当根据苗木种类、生长特性和土壤条件进行选择。应增加有机肥减少化肥的使用,一般可采用全面施肥和局部施肥的方式,前者是对绿化苗木的土壤及周围进行全面施肥,后者是采用穴施、喷灌等方法进行定期局部施肥,为苗木的茁壮生长提供持续充足的营养。
4.2 补植与修剪
当发现苗木死亡之后,应当及时进行补植,避免苗木空缺而影响到整体绿化效果。同时需要根据苗木生长特点及时进行修剪,保留主要枝干,清除多余枝干,并控制叶片数量。有些灌木树种可将其树冠修剪为锥形﹑圆冠型,较矮的苗木可修剪成球形或矩形等,使苗木外观通过修剪更具美感和观赏性。
4.3 除草与病虫害防治
养护管理过程中定期进行除草必不可少,及时除草不仅可以保证苗木的生长势,还能够起到预防病虫害的效果。同样病虫害的防治也很重要,病虫害会影响景观效果,严重的话会直接导致工程验收不合格。因此,养护管理人员应具备病虫害防治的相关专业知识,日常养护做到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可利用害虫趋光性的生理特点,采取物理方法进行捕杀,如具有强粘效果的趋光板和捕虫网等,从根源上阻止害虫与苗木的直接接触,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绿化树木的破坏。苗木发病后用喷雾法进行防治,这是目前控制绿化树苗病虫害最主要的方法,具体做法是用水稀释药物,再用喷壶直接将稀释的药物喷洒在苗木的树枝和树叶上。
结语
要想确保绿化工程顺利的实施,就要通过规范和有效的绿化方法,实现项目的预期效果。在绿化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利用多种途径,加强绿化植物的生态生物学特性、培育和栽植技术、管理养护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方面知识的学习。
参考文献:
[1]邵涛.园林绿化苗木栽植和养护技术探究[J].现代园艺,2016,306(06):28-29.
[2]康艳.园林绿化苗木栽植及养护技术探究[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17(07):251.
[3]李萍.园林绿化苗木种植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2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