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施工中乔木栽植与养护管理 李爱华

发表时间:2021/7/2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4期   作者:李爱华
[导读] 园林绿化能够为社会整体环境创造更加舒适美好的工作和生活氛围,因此,加强园林绿化施工有利于促进园林建设工作质量的提升

  

        大连运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园林绿化能够为社会整体环境创造更加舒适美好的工作和生活氛围,因此,加强园林绿化施工有利于促进园林建设工作质量的提升,是当前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乔木作为园林绿化施工中的常见树种,科学合理的栽植方式能够更好地提升园林绿化的水平,这就对园林绿化施工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确保乔木成活率的基础上掌握乔木的种植和栽培技术,发挥其在园林建设工作中的作用,提升城市的整体生态环境。
        关键词:园林绿化;乔木栽植;养护管理


        一、园林绿化乔木栽植与养护前期准备工作
        1、图纸会审。第一步是对图纸设计进行会审,将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定位,并及时在现场与设计方、建设方等各方利益主体进行信息交换与协商,尽快解决好问题。并在图纸多方规划的过程中进行详细的改进与问题解决信息记录,并由各方项目负责人来进行签字盖章。
        2、安全施工与文明施工。安全与文明施工在园林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安全施工。首先,对工人进行施工安全管理培训,如材料的堆放及车辆的运输等,必须依据施工人员的岗位职责需要对应适宜的施工安全培训内容,以保证在施工过程中可以严格按照相关规范与标准落实,将安全事故发生概率降至最低。其次,对植物栽种过程进行严格要求,当天挖好的树穴必须当天种植。因特殊原因未能得到栽种的树穴,必须设置安全警戒线,防止给其他施工人员的工作开展带来安全隐患。在树穴位置进行种植操作时,最好采用滤网对土壤裸露部分进行覆盖,并及时清理施工作业范围内的杂物或垃圾,防止这些垃圾或杂物影响施工效率。
        二、园林绿化施工中乔木栽植要点
        1、反季节乔木种植技术。树木种植一般选择春季播种的方式,但由于乔木选择的是已基本成型的树木幼苗,种植人员要在夏季开展乔木种植工作,就必须对乔木的生长特点有足够的了解,根据夏季树苗水分蒸发快的特点,总结出夏季乔木种植的各种不利因素,利用先进的种植理念指导树苗栽植工作。首先,乔木种植人员为解决夏季种植带来的问题,可采用容器育苗或大棚育苗的方式,将进行过移植试验的幼苗进行栽植,确定幼苗根部的土球大小;其次,种植人员要在幼苗起苗前将幼苗放置于深30cm、宽20cm的沟槽中,配制浓度为5%~10%的专用水溶液,补充幼苗因移植而流失的养分;再次,待起苗后根据乔木的生长情况修剪枝叶,并在其生长期间喷洒抑制剂,防止树干水分流失;最后,种植人员要进行乔木栽植工作,搭建遮阳棚,防止日光充足造成土壤水分流失,采用局部喷雾的方式确保土壤可以持续输送能量。
        2、秋冬季节乔木种植技术。园林绿化工作受工程工期影响,极易出现秋冬季节栽种乔木的情况,为此,种植人员必须重点关注秋冬季节寒冷的季节特点,对被移植栽种的苗木进行防护措施,利用麻袋等包裹用品对苗木树根进行包裹,期间要加强对乔木根茎的保温工作,降低乔木根茎冻伤的概率,提高乔木种植的成活率,推动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进度。
        3、大树全冠乔木移植技术。根据苗木自身叶片的特点,种植人员要在园林绿化施工期间对苗木进行特殊的容器育苗,根据苗木的实际状况决定是否进行断根处理,适当修剪苗木枝叶,确保移植栽种工作结束后,苗木枝叶能在原有的基础上焕发新生。在移植过程中,如果遇到大树全冠的乔木,需要采用全冠乔木移植技术进行培育。通过苗圃培育容器苗的方式,利用容器为乔木提供养分,满足全冠乔木的生长需求,期间必须注意苗木根部土球的完整性,在栽种期间通过浅层土种植的方式,保证乔木根系具有良好的排水性和透气性。
        4、乔木损伤处理技术。


在乔木栽植期间,存在多种因素影响乔木的正常生长,对乔木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伤,种植人员要在科学栽植方法的指导下,对受损乔木进行集中处理,降低损伤对苗木生长的影响。一方面,种植人员在移植苗木期间,可以利用吊带代替钢丝绳进行乔木捆绑工作,减少运输过程中对乔木苗的损伤程度,有效提高乔木的成活率;另一方面,种植人员在移植苗木期间一旦发现苗木受损,必须立即修剪乔木的损伤部分,对苗木脱落或翘起部位进行消毒处理,继而利用大面积捆扎的方式进行苗木运输。此外,对于树皮完全脱落的乔木,种植人员要对其输入特殊营养液,使用树脂涂膜剂,在苗木外部形成保护膜,保证树木的正常生长。
        三、园林绿化施工中乔木养护管理
        1、灌溉与排水。在对乔木进行养护时,种植人员需要对土壤的干湿程度进行观察,土壤干透后必须及时补充水分。如果土壤湿润,那么可以采用叶面喷水或增加树木周围环境湿度的方式,保证树木拥有良好的湿度环境。在落实灌溉操作之前,必须对土壤进行疏松,保证土壤具备更强的吸水与涵水能力。通常,在夏季进行乔木移植时,乔木最容易因为水分缺失而出现生长迟缓或死亡现象,因此养护工作人员必须定期对乔木进行水分补充,每天早晨或傍晚进行浇水,并遵循“干透浇透”原则。
        2、中耕除草。在天气较好的情况下,需及时进行中耕除草,即清除树木下的杂草及各种藤蔓,保证树木根部周围的土壤较为疏松,为树木根系提供好的呼吸环境。
        3、施肥。对乔木进行施肥时,养护工作人员必须了解土壤中缺失哪种养分,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施肥,以保证乔木能获得更为充足的养分。通常,春季、秋季需要施肥两三次。在施肥过程中,主要采取埋施法,这种方法不仅操作简单,而且能节省肥料、保证肥效全面发挥。施肥操作落实完毕后,要及时对土壤进行回填踏实,保证肥料没有暴露在土壤之外。一般胸径小于15cm的乔木,每3cm胸径应施堆肥1.0kg左右;而胸径大于15cm的乔木,每3cm胸径应施堆肥1.5kg左右。树木青壮年期扩大树冠及观花、观果植物适当增加施肥量。
        4、病虫害防治。对乔木进行病虫害防治时,养护工作人员必须依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及病虫害发生基本规律采用适宜的防治措施,如物理措施、化学措施或生物措施等。如果采用物理防护措施,那么园林护理工作人员的防护举措可分三步走。首先,可以使用辛硫磷、甲基异硫磷、五氯硝基苯等农药对土壤进行处理。同时,使用农家杂肥时,要保证农家肥充分腐熟,防止其中含有致病菌或虫卵,将病原生物带入土壤中,给乔木根系生长带来影响。为了防止蝼蛄、蛴螬、金针虫在土壤中滋生繁衍,当气温下降至0℃以下时,护理工作人员可以对乔木周围的土壤进行翻耕,通过翻耕的方式将埋藏在土壤中准备越冬的害虫翻出土壤冻死。同时,翻耕操作能够让好气菌、厌氧菌的生存环境得到有效改变,让乔木生长区域的土壤含重含菌量更低。其次,对田园进行有效的杂物清理。乔木种植园内如果长时间不做清理,地面就会积满可能带有病、虫的落枝、落叶、落果或杂草。园林护理人员必须定期对这些落枝、落叶、杂草、病果进行处理,可以采用集体烧毁与深埋等方式防止天气变暖后发生病虫害。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园林绿化建设工作中,乔木种植技术是园林建设的重点,管理人员一方面要对乔木的生长状况进行实时监测,主要关注乔木的生长环境,在科学种植理念的指导下,改善乔木的种植环境。另一方面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乔木的相关种植技术,掌握技术重点和难点,确保乔木健康生长,为城市打造良好的园林绿化环境。

        参考文献:
        [1]王文婷.园林绿化施工中乔木栽植难点与养护管理[J].防护林科技,2021(19):185-186.
        [2]陆晓欢.城市园林绿化施工中乔木栽植难点分析及养护管理[J].现代物业(中旬刊),2020(28):342.
        [3]邓梓丰.园林绿化施工中乔木栽植难点分析及养护管理[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9(12):107-1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