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 黎良娟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7月下   作者:黎良娟
[导读] 高层房屋建筑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也发展起来的,能够在确保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同时,对有限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但是同时,高层房屋建筑在施工建设过程中,主要是以高空作业方式为主,在施工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与普通的建筑工程相比,存在着更大的施工安全风险,因此需要对这些风险进行分析,并且针对这些风险出现的原因探究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和措施。

身份证号:45213019880******5  黎良娟

摘要:高层房屋建筑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也发展起来的,能够在确保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同时,对有限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但是同时,高层房屋建筑在施工建设过程中,主要是以高空作业方式为主,在施工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与普通的建筑工程相比,存在着更大的施工安全风险,因此需要对这些风险进行分析,并且针对这些风险出现的原因探究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
        1风险管理的概念
        风险不仅是静态结果的反映,还应该是动态过程的反映。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使得行为主体对未来的预期无法实现。由此可见,风险具备以下两方面的特点:一方面,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它体现了期望目标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异性,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另一方面,风险程度是可以控制的,它体现了行为主体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判断,从而有必要进行风险管理。风险与收益具有内在联系。亏损或者说负收益出现是风险,而超额收益则是风险的报酬。一般情况下,高收益必然伴随着高风险,高风险才可能带来高收益;反之亦然。通常,在预期收益相同的时候,投资者会选择风险最小的项目或者组合。投资者应根据自身的偏好以及对风险的承受能力,选择适宜的风险与收益的组合。
        风险管理是为了达到一个组织的既定目标,而对目标所承担的各种风险进行管理的系统过程,其采取的方法应符合公众利益、人身安全、环境保护以及有关的法规的要求。风险管理包括策划、组织、领导、协调的控制等方面的工作。
        2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存在的安全风险
        建设项目风险存在于建设项目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包括建筑项目立项、设计、招投标与签约、施工准备、施工过程中、交付使用及后期维护等。建设工程监理风险的管理内容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评价、风险应对和风险监控五个方面。风险识别的目的是确定实施监理工作过程中在什么时候、在什么环境下存在哪些风险因素,这些风险因素可能对监理产生什么影响,并描述这些风险因素的特性和表现形式。风险评估的目的是将建设工程监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可能性和损失后果进行量化处理。风险评价的目的是确定工程监理企业能否接受这些风险事件的发生并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对不同的风险事件选择最适宜的风险对策。风险应对的目的是针对不同的风险作出具体的防范计划和措施。风险监控的目的是对各项风险应对措施的执行情况不断地进行检查,并评价各项风险对策的执行效果,在环境和条件发生变化时,要确定是否需要提出不同的风险处理方案。除此之外,还需要检查是否有被遗漏的风险或者发现新的风险,也就是进入新一轮的风险识别,开始新一轮的风险管理过程。
        (1)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均有风险,但各方风险不尽相同。明确这一点,有利于把握建设工程风险。


在对建设工程风险具体分析时,首先应明确从哪一方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析的出发点不同,结果自然也不一样,即使是同一风险事件,对工程建设不同参与方的后果,有时迥然不同。例如,同样是通货膨胀事件,在固定总价合同条件下.对业主来说没有风险,而对承包商来说就有相当大的风险。但是,在可调价格合同条件下,对承包商来说风险很小,而对业主来说风险就很大。对于业主来说,建设工程决策阶段的风险主要表现为投机风险,而在实施阶段的风险主要表现为纯风险。
        (2)建设工程风险较大。明确这一点,有利于树立风险意识,只有从思想上重视建设工程的风险,才有可能对建设工程风险进行主动的预防和控制。建设工程所涉及的风险因素众多,可分为政治、社会、技术、经济、自然等因素。这些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地作用于建设工程,产生错综复杂的影响,并可能引发风险事件,从而造成损失后果。
        3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策略
        (1)投标与签订合同阶段。选择承接项目,了解业主的资信及其实施战略,避免承担风险过大的项目;做好现场环境调查与合同风险分析,进行工程重大风险分析,以便在投标技术方案中和投标报价决策中做好风险应对和风险管理措施[4]。
        (2)施工准备阶段。制订合理的施工计划,充分做好各项施工准备,保证各种资源,尤其是特殊资源的供应,从根本上保证工程的正常进行;对风险分析细化,进一步预测各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规律性,以及各风险因素对施工项目目标的影响程度,制订风险应对计划,控制风险的影响范围和影响量。
        (3)施工阶段。建立风险监控系统,及早发现风险,及时作出反应;在风险状态下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工程实施,保证施工秩序,及时修改方案、调整计划,以恢复正常的施工状态,减少损失;在阶段性计划调整过程中加强对近期风险的预测,并纳入近期计划,同时要考虑计划的调整和修改可能带来的新的问题和风险。
        (4)竣工验收及维修保证阶段。保证竣工验收及项目交付正常进行,对整个施工项目的风险和风险管理进行评价,作为以后进行同类项目的经验和教训,以形成一个前后连贯的管理过程。
        结语:
        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要从工作制度确定、监督机制健全、施工人员素质提升以及机械设备安全保证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不断优化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为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提供可靠的支持和保障。
参考文献:
[1]刘文莉.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3.
[2]李雄.探讨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J].四川建材,2014,(6):178-1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