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1/7/2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3月第9期   作者: 莫斯文
[导读] 路基是市政公用工程道路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莫斯文
        广西融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广西 百色  533000

        摘要:路基是市政公用工程道路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起承载路面的作用。若路基的质量存在缺陷,则会加快路面的损坏速度,从而导致道路的寿命大幅度缩短。为了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施工之前应了解并掌握相关的施工技术,以此来确保路基施工质量。借此就现代道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展开分析探讨。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
        引言
        我国道路工程的建设不断加快,但是在施工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没有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控制,尤其是未做好道路工程的基础路基工作。另外,未控制好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划分不同工程区域的施工阶段以及施工工作配合。不仅如此,工程地形较为复杂,而且常常会受到水文等气候因素的影响,需要快速高效安全地施工,并且重视施工技术的质量管理控制工作。除此之外,还需要设计一套完善的施工工作验收制度,以及建立起专业的施工技术操作流程,还需要提高施工队伍的整体素养,培养技术骨干,增加更多的机器设备。
        1工程概况
        某道路工程为该市三横七纵中的一条主干道,按照双向六车道的标准进行建设,设计时速为80km/h,路基宽度为24.5m。本次施工为第二标段,起点桩号为K5+500,终点桩号为K10+500,主要工程量为路基挖填。重点对该工程中的路基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2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
        2.1前期施工测量
        2.1.1测量准备
        在路基施工中,测量是重要前提,是保证挖填顺利进行的关键,因此要做好测量准备工作,具体要点如下:审核工程图纸,对测量定位基准点进行交接和复核;对所有测量施工中使用的仪器设备,按照规范标准的要求进行检定和校核,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对测量方案进行编制,并准备好与测量有关的数据;对设计图纸的平面位置进行检查核对,看高程有无矛盾冲突。
        2.1.2测设平面控制网
        (1)路基开挖前,应对导线控制网进行复核,看精度是否与相关规定要求相符。随后对起始点的平面控制坐标点进行复核,并在确认合格后进行加密测量。
        (2)根据本工程中的特点,采用导线测量的方法在施工现场对加密平面控制网进行布设,要保证控制网的精度。
        (3)控制点使用全站仪进行布设,当加密导线点布设完毕后,经内业计算后,将成果送交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
        2.2路基开挖
        (1)在本工程中,对路基进行开挖施工时,应遵循由上向下、人机配合的原则,采用分台阶开挖的方法,并按照不同的开挖深度对施工方式进行选择,从而在保证开挖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速度。
        (2)强度较低且不均匀的土体,应集中进行外运,无法用于回填的土方应运至弃土场进行堆放。以挖掘机对路槽土方进行开挖,并由施工人员从旁配合,对边坡进行修整。为加快速度,可按相对而行的方式进行施工。当路槽挖好后,应对基底进行检验,确认合格后,运土回填,可采用分层回填的方法,如果基底的含水量超过限值,应在回填前进行处理。
        (3)开挖出来能作为回填使用的土方应运至填方区内,按天然密实体积对土石方量进行折算。在对内部运输距离进行确定时,应以整个标段全长的1/2加上外部运输为准。在开挖过程中,如果出现超挖的情况,应用与挖方土体性质相同土进行回填、夯实。
        (4)当土方开挖至设计标高后,若是出现含水量过大的情况,则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开挖接近设计标高时,应预留出虚高。路基开挖范围内部不得存在不平的部位。


        2.3路基填方
        (1)在开展路基填筑工作之前,需要在施工现场设置一段路段开展试验的工作,对于实验的内容包括土松铺的系数,不同的压实度所需要开展的压实次数,设备怎样配合才能达到高效等。此外,还需要开展试验路的铺筑工作,对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且需要作出相关的报告,对于一些原有的地面,还需要进行有效的清理,之后才能开展开挖的工作,之后就是需要对路基进行平整的压实工作,需要保证平整度,还需要让压实度符合相关标准,最后进行填筑的施工作业。
        (2)在对路基的摊平处理工作中,还需要重视路拱的情况,这样可以在施工的过程中,保证积水能够快速地流走。在一般情况下,填土工作需要超过路基的宽度,经过对之前施工的情况进行总结,填土需要超过路基50厘米左右是非常合适的。
        2.4路基防护
        2.4.1防滑桩施工
        在路基施工前,要根据施工区域的实际情况做好前期调研、勘测以及数据采集,包括现场的水文、地质条件、施工地形以及斜坡等数据信息,做好精细勘测,依据当前的具体工程施工情况作好图纸设计,确保工程施工效果的最优化。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开挖桩孔等各个方面的管控,减少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确保工作开展过程中可及时找出施工中存在的一些阻碍以及潜在风险,保障工程施工质量以及施工效率。由于防滑桩的施工常常在干燥季节进行,施工温度较高,很容易导致开挖过程中出现防滑桩开裂,对此,需要做好保护性工作。为进一步地确保工程施工工作有序进行,要对滑坡的基本情况做好有效控制,做好坡体的参数数据检测。一旦发现很有可能会出现滑坡,则要对其进行全面的固定化和稳定化施工。
        2.4.2挡土墙施工
        挡土墙工程施工设计是进行地基防护的主要技术,在其应用过程中,要对该区域的积水做好前期排空,在基坑干燥的状态下对其进行有效处理和分析,作好前期考察工作分析,做好每一项工程施工步骤。对石料的搭配或者是其他情况,要控制好相关的配置比例。如果石块之间的缝隙过大,那么则需要采用粘结的方式做好处理工作,在基坑挖角之后,做好完善的地基承载力分析,在确定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基础上做好对应防护。挡土墙工程施工需要在道路路基的稳定性基础上进行设置,一般而言会采用相应的浆砌粗料石,在工程施工中做好细水孔以及伸缩缝的有效控制,实现最优化的防范和防护工作。挡土墙的强度检测以及分析需要在对应的工作标准上开展,设置对应的防水层以及反滤顶层,确保该项工作能够在底层有序进行。
        2.5雨季施工措施
        (1)制定雨季施工计划安排,实时关注气象信息,根据气象预报做好相应的防雨工作,合理调整施工安排,最大限度降低雨季对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影响;定期检查雨季施工情况,记录下检查的数据;设置路基两侧排水设施,确保雨季能够将雨水顺利从地基排出,减少雨水对地基造成质量通病的可能性。
        (2)在路基施工区域内修建便道,定期检查排水设施是否能够正常运行,及时对排水沟进行清淤,以避免发生排水阻塞问题;派专人维护排水设施,每次在降雨之后要重新修整排水设施;根据土石方的填筑施工情况,进行排水工程施工,建设能够长久使用的排水系统。
        (3)降雨之后,要及时排除路堑开挖面上的积水,对积水进行疏导;当路基黏性土含水量超出塑限后,不得让机械设备在路基上行驶;降雨之后,要对土石方开挖工序进行检查,确定是否存在边坡裂缝,是否会有坍落的风险。如果存在上述隐患,则要进行处理,处理后才能继续施工;对面积较大的土石方填筑施工面,应协调处理好人、机、料资源的投入,尽量采用平行施工方式,提高雨季施工效率。
        结语
        在目前阶段,路基施工过程中,需要和行业规范进行有效的结合,并且需要选择合适的防护方式,选用一些先进设备和施工技术,以此让路基施工质量得到保证,从而让我国道路工程可以得到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晓曦.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交通世界,2020(16):66-67.
        [2]郑茂璋.公路工程施工技术工作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34):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