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毕孟
身份证号码:46000319851104****
摘要:近几年来,频频发生重大恶性事故,使得国际社会、人民群众和我国政府越来越关注建筑施工现场,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已经严重受到低管理水平的负面影响。所以,不论从哪个层面来说,施工现场管理都是十分重要的,其属于项目管理当中的关键部分。建筑企业想要于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有必要从施工管理切入,以安全技术、安全意识、安全监管这三个方面作为基准来提出一些具有良好效果的措施,为我国的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打下基础。
关键词: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建设一个工程项目所耗费的时间很长,并且关于质量安全管理方面的内容又多又复杂,波及面甚广,很难进行管理。随着城市很多生命线工程的建设,人们对项目的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在设计以及施工过程中确保其项目质量,以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力。在施工过程中,有些项目一味地追求独特性,没有一个合理的结构体系以及必要的分析与论证,增加了一定的潜在技术风险,况且人们对客观规律缺乏了解,管理没有达到指定的位置,从而导致一些严重的事故。所以说,笔者将在下文中专门针对施工安全这一点进行深入探讨,希望给出的一些措施能让建筑项目的总体质量得到充分保证
一、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建筑施工安全经费投入不足
到现阶段为止,对于施工单位的承揽工程因为受到投资主体经济性质多元化的影响加上现在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大,所以就导致了施工单位的承揽工程受到很大的阻碍,并且在市场中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导致在建筑施工场地关于安全的经费也在不断地减少,这就会使安全隐患又进一步加大。除此之外,有些施工场地的生产成本比较低,因此造成的安全设施经费也比较少,因此越来越多的项目管理人员通过减少安全经费来增加项目的经营效益,所以这就导致了安全隐患的发生[7]。这种现象的发生主要表现在电缆老化,但是不会及时更换新的电缆,安全网安全带损坏,也不会及时换新,并且在一些工地中,不舍得给工人换安全的安全帽,导致工作人员的安全得不到很好的保证,因此就造成了安全隐患的发生。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于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防范问题,根据招投标的相关规定进行严格的执行,对于安全施工的费用应该提供充足的资金并且不应计算在招投标预算的金额内。在施工单位开工前要做好充分的安全防范措施,将各个施工项目规划好,并且要重点保护施工人员的安全问题。
(二)建筑施工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低
建筑企业的施工人员自身就有很多不规范的行为,普遍的文化程度都较低,对生产安全和保护的认识不足,并且在进入工地之前没有对安全防护知识进行培训,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的安全性意识就比较低,不会保护自己的安全。现在各个单位的用工成本在不断地提高,因此劳务市场就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企业单位为了节省资金,招聘了很多缺少施工经验的工作人群,由于这些工作人员不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对于安全防患知识了解的很少,所以对自己的安全防患意识也不怎么高,从而就很容易加大施工现场危险的存在。
(三)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机构不健全
现阶段,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极度不平衡,促使某些地方的经济极度落后,所以建筑工程项目不注意安全的问题。建筑工程项目的设施不完备,没有规章制度,建筑业的从业人员不懂得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大部分建筑工程项目没有向政府申报项目,没有进行可行性研究,就立刻上马了,不管安全问题,我国政府缺乏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监督,我国政府存在失职行为。施工单位和企业的安全教育流于形式,没有进行大力的宣传,没有深深进入建筑业的从业人员的心里,导致建筑安全事故经常发生。所以,对于建筑施工总承包单位的施工管理,要对其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进行审核,严格要求安全管理人员掌握一定的安全管理知识,使安全管理人员能够对建筑施工的安全方面得到落实。
二、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预防控制措施
(一)打造多元化的安全责任主体
想要打造出多元化的责任主体,作为建设项目投资方最先做的就是要将项目管理的主体设置为建设单位,将组织和联系项目之间的纽带设置为建设单位。对于建设施工单位的各方于施工单位对施工安全的重视程度也是有很大联系的,因此重视安全管理问题是个比较重要的事情。但是想要企业重视安全施工的责任还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我们应该将关于安全施工的问题归纳到法律法规当中,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当中的责任,并且要从政府的角度去重视施工安全的问题。与此同时,工程项目施工安全与否,与工程设计方案的好坏也有很大的联系,工程项目的实施安全性,也有工程设计方案的关系,也就是设计安全。最早人们提出的设计安全就是对于工程设计方案的设计方也增加安全责任,并且关于施工安全管理设计方也应该参与在其中。因此,设计方应该学习如何通过设计让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得到更好的保障,从而让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确保自身的安全,然后就是设立一个行之有效的奖励机制,以促进设计方对于这方面的学习更有激情。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承包商和工人三方关系
政府,承包商和建筑业的从业人员应该相互协调和互助,为了共同的建筑工程项目,共同努力,共同发现并妥善处理好所有问题。第一,我国政府应该清楚自己的定位,自己的定位是为人民服务,我国政府从制定和颁布的全过程,又是执法人,这就像一场比赛,又当运动员,又当裁判,这对市民十分地不公平的,我国政府的作用是协调承包商和建筑业的从业人员,我国政府要发挥好领导作用。另外,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像火箭似得,飞速地发展,人民的活动越来越多,商家生产的商品品越来越繁杂,我国人民越来越渴望参与政府的工作,我国政府能尽快出台相关政策进行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监督。我国政府应该清楚自己的定位,自己的定位是为人民服务,不要把我国人民当成敌人,要尊重承包商和建筑业的从业人员,要协调承包商和建筑业的从业人员,从源头上减少建筑安全事故经常发生的频率,减少伤亡人员的数量。
(四)充分发挥监理单位的作用
面对当下竞争如此激烈的建筑市场,国内从事施工监理的相关人员却并未表现出相对好的综合素质,并且还出现了大量“子承父业”的情况,如此便导致了项目施工过程当中的监理工作效率特别低下,严重影响到了监理工作的正常进行。为了有效改善这种局面,我们除了要给这些工作人员实施定期的培训与考核以外,还应该对现有的工作体制做出适当的调整,以促进其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均能够得到大幅度加强。重点是要对“子承父业”的情况实施严厉惩处,并对监理费用进行适当的提升,以巩固监理行业的市场地位。对当前一些监理企业展开实际调查之后发现,其内部存在着大量的闲杂人员,而且基本上来源于施工企业,像此类人员结构对整个监理工作的进行来说不仅没有任何好处,甚至还会阻碍到其监理进度,所以当务之急是需要尽快把一个独立的监理机构给创建起来,并保证它在具体的职责分工上是满足相应合理性标准的。要是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在团队中指定一个主要负责人,让其对整个监理工作实施具体的规划,并及时把结果告知给施工企业,以便对施工的质量与项目安全展开实时监督。
总 结
管理建设项目的现场施工,首先要遵循相关原则,首先要预防和综合管理。这是我们党和国家的重要政策,是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根本原则。现场管理生产的永恒主题是所有工作的基础。如何确保建设项目的正常施工,有效控制和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是建筑现场管理人员的重要课题。现场管理工作并不是一时之事,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领导者需要注意,采取措施,进行评估,给予有力的奖励和惩罚,改善和改进现场安全管理,进一步发展安全技术并改善大多数员工的现场管理意识,建筑行业才能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玉峰.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J].居业.2020(02)
[2]王志祥.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探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5(11)
[3]郭建刚,贾秉立.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