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中水环境治理现状及策略

发表时间:2021/7/2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3月9期   作者:李卿源
[导读] 水资源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能源之一,水资源污染治理受到国家重视
         李卿源
         身份证号码:37078319940621****  山东省淄博市  255000

         摘要:水资源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能源之一,水资源污染治理受到国家重视。对于当代城市来说,良好的水环境是非常必要的,水环境质量代表了一个城市的精神面貌,加强水环境治理是市政部门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市政工程中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中企业以及人口数量猛增,污水的大量排放对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不仅影响了城市生态系统的完善性,还损害了城市风貌,对城市的发展尤其不利。在生态理念下,水环境治理必须得到有效的落实。鉴于此,文章对此展开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工程;水环境;治理;现状;策略
         引言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忽视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河流和湖泊污染严重,导致水源受到不可逆的损害。因此,我们应当加强水系治理工作,构建生态型水系,提高对水资源的管理,促进环境和谐发展。
         1市政工程水环境治理现状
         1.1水资源浪费严重
         水环境是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环境的质量与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都存在一定的联系,如果水体受到污染,人们的健康安全会受到严重的威胁,诱发各种疾病。水资源作为一种非常珍贵的自然资源,我国的淡水资源储量严重不足,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但是在当前的城市中,水资源用量巨大,而且利用率不高,浪费现象严重,这种城市用水情况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严重不符。有的居民不具备节水意识,在用水方面存在铺张浪费的现象。部分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也不注重节水技术的应用,只关注眼前的利益,发展理念存在严重的滞后性,对于各种节水设备缺乏应有的重视。在个别企业管理者的眼中,引入节水设备没有意义,只会增加企业的运行成本,为了节省设备购置费用,一直采用传统的工艺设备进行生产,不仅造成了严重的水资源浪费,而且污水的排放量也比较大,对城市水生态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1.2缺少科学的法律法规约束
         法令是限制城市水环境管理的有效手段,但是在限制城市水环境方面,法令的存在并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而且城市发展很快,在一定时期适用的法令,很快就会出现诸多不匹配的地方。因此,相关部门要及时修订完善相关法令,保证法令的使用效果。要加强城市居民的水质污染防治意识,参与水质污染防治措施。
         1.3工业废水排放量猛增
         工业是我国的重要行业,工业领域中包含大量的行业,在大部分城市中,工业经济都是城市的经济支柱,城市对工业企业的发展往往非常重视。在政策环境的带动下,我国的工业领域发展势头良好,在各个城市中,工业企业的数量逐渐增加,而且企业的规模也有扩大的趋势,这种情况导致工业废水排放量猛增,对水环境产生了严重威胁。虽然我国的环境部门针对工业排放提出了严格的规范要求,制定了排放标准,但是由于工业企业遍地开花,工业废水排放监测难度大。同时,废水排放还具有隐蔽性的特点,监管死角仍然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大量工业废水排入城市河流中,导致城市水环境质量直线下降。工业废水中包含的大量有害物质会造成水体生物死亡,使河水发黑、发臭。工业废水是水环境治理的难题,市政部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2市政工程中水环境治理策略
         2.1注重垃圾填埋场的建设与管理
         城镇生活污染负荷应得到专业人员的重视并采取措施,达到持续缩减的目的。如此才能保证城镇生活垃圾给地下水造成的影响被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与此同时,政府与环境保护部门也要注意沟通协作,保证地下水污染防治体系建设得更加完善。城市周边垃圾填埋场或堆放场同样会给地下水环境带来污染,所以,配合科学的方式对这些垃圾填埋场或堆放场给地下水环境带来的污染进行风险评估,可让措施针对性更强,获得更好的地下水环境保护效果。

同时,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对当前正在运行且没有做防渗处理的垃圾填埋场进行污染系数评估,而后配合科学的防渗措施,降低渗漏液给地下水环境带来的污染。与此同时,也要在垃圾填埋场的周围建设雨污分流系统,降低其对周围自然环境产生的污染,防止污染范围不断扩散。对于那些已经对地下水环境造成污染的城镇垃圾填埋场,要配合地下修复、渗滤液引流等措施,降低其给地下环境带来的污染指数。最后,注意排查各城镇存在的简易或非正规生活垃圾填埋设施,统一处理,关闭或是整改,符合正规标准后才可继续使用。没有经过稳定化处理,同时含水率超过60%的城镇污水厂污泥,不得随意排放,也不得进入垃圾填埋场,应经过处理符合相关规定后才可进入下一步处理环节。
         2.2加强水环境监测力度
         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水环境的监测力度,对试检的水样要做好布点、采集与运输工作,完善各项工作流程。工作人员所采用的设备影响对完善,各项水环境监测流程要严格按照既定的程序开展。在日常的水环境监测工作中,工作人员要做好对监测仪器设备的检修与保养工作,所使用的试剂要保证其纯度与效能,相关试检的细节应当予以严格的控制,以免因其他客观因素影响水环境监测工作的结果。工作人员在数据分析中,要进行深层检查,结合回归分析、方差分析、离群性检查等多种方法,剔除无效的数据,保留有效的数据用于最后的统计,从而增强水环境监测工作的有效性,为后续的水环境质量评定工作提供真实的数据支持,加强对水环境监测工作各项流程的管理力度。
         2.3大力宣传节水思想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节约用水的思想非常重要,这也是当代公民必备的思想,是提升水资源利用率的重要举措。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作用,加强节水宣传,提升公民节水意识,同时,也要积极地引导企业,把企业也带入节水行动中,营造一个全民节水的氛围。政府方面要注重宣传方式的合理性,拓展宣传渠道,以各社区为基本宣传单位,印制宣传册、发布微信公众号文章,宣传节水思想,通过多途径的宣传,让人们充分认识到我国水资源紧缺的现状,激发人们的节水意识。同时,在节水宣传的过程中,还需要引导人们采用正确的节水做法,改变之前的不良习惯。政府部门可以举办以节水为主题的大型活动,营造一个良好的节水氛围,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缓解我国的用水压力,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落实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4减少城市的排污量
         国家城市管理部门要严格管理建设项目的质量,严格审核能源消耗大、污染大、排放高的建设项目,适当调整经济结构,协调城市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严禁进行不符合排放污水的项目。
         2.5城市建设要以水环境保护为基础
         从城市建设上看,生活污水不能直接排入水源中,必须经过处理后用于农田灌溉或城市绿化灌溉等。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必须进行沉淀,沉淀产生的油污、淤泥等需及时清理,然后才能循环使用。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重视工程的规划设计环节,站在生态的角度考虑问题,对水利工程项目进行优化,合理地进行工程选址,在工程建设环节减少水污染,避免出现死水,提升水资源自净化能力,建设生态堤坝,加强水域周边的绿化,提升物种多样性,实现水环境的高效治理,打造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
         结语
         对于我国水资源开发现状,我们需要全面了解其引发的各项问题,加强监测工作、制定针对性的措施,提升大众环保意识等方面做起,不断探索有效的治理对策,实现水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保证城乡生活与工业垃圾的运收工作得到系统性、科学性处理,同时加大垃圾处置体系的有效覆盖,让人居环境得到更大力度的改善。
         参考文献
         [1]袁皖华,孙辉.河道治理改造中的水环境保护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20(6):63.
         [2]汪伦焰,夏晴,李慧敏,等.基于云模型的水环境治理PPP项目可持续性评价:以河南省许昌市水环境治理PPP项目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20,36(1):1-7.
         [3]单盈.软法视野下“五水共治”多元共治体系构建的法制保障研究:以金华市为切入点[J].理论观察,2019(12):95-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更多>>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