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岩1 宋成芳 2
1城市建设综合开发中心 山东济宁 272000
2苏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常州213300
摘要:在建筑行业发展进程中,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是重点内容,其对建筑质量与建筑物使用寿命有着极大的影响,为保障建筑行业健康发展,需要强化工程管理水平与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下面本文就对此展开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质量;
1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的重要性
1.1 保障建筑施工过程的安全
确保工程质量安全是整个施工中最重要的准则,所以,无论是管理者或是施工人员都应该重视这个问题,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可使施工安全性得以保障,有利于建筑工程如期完工。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管理人员作为相关宣传者、执行者,应对施工安全予以重视,针对违反施工规范的人员应及时处理,有效落实安全管理职责,避免施工人员的生命受到威胁。
1.2 对施工中各种不可预测的因素及时处理
建筑工程具有不可预测性,例如在施工原材料的使用中,若利用不合理则会导致成本增加,从而导致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现象发生。因此,管理人员应对工程合理规划,与设计人员及时沟通,并加强对工程信息的了解,使不可预测的因素得到解决。除此以外,还应对建筑施工对周边居民生活造成的影响加以考虑,保障建筑施工有效开展。
1.3 保障建筑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建筑工程质量是建筑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要保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是企业生存的根本。相关研究资料表明,建筑企业的工程质量高低影响着企业日后的生存与发展,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势必被社会所淘汰。在建筑工程中加强工程管理可确保企业经济目标的早日实现,并提高工程质量,为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2 当前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体系存在缺陷
对于建筑工程管理而言,要想提升管理的有效性,就需要构建完善且健全的管理制度体系,但当前诸多建筑企业质量监督体系存在不健全的问题,这样不仅会影响建筑工程进度,同时还会导致建筑工程整体质量较差。另外,还有部分建筑企业虽然制定了质量监督体系,但执行力较差,经常会出现权责划分不清的问题,施工过程偷工减料、不正确操作等问题经常出现,建筑企业质量监督部门未发挥出自身作用,这对于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都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2.2 建筑工程管理力度薄弱
建筑工程施工有着工序复杂、施工时间长以及影响范围较广等特征,施工过程会涉及诸多人员、设备以及物资等,因此,在这一背景下需要做好工程管理工作,这样才可以保障工程施工顺利开展和进行。但建筑企业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管理力度薄弱问题,导致工程监督管理人员没有对施工人员与施工技术以及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监管。例如,建筑工程监督工作人员在检查设备时,经常都是抽查,这样就会遗漏一些有问题的设备,如果设备出现问题,也依旧会在工作过程中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同时还会对工程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带来极大的影响。
2.3 对施工环节的影响
在新时期发展背景下,科学技术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趋势,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而言,诸多新型施工技术与施工工艺以及施工设备都运用到了建筑施工中。但部分施工企业对新型施工技术与工艺以及设备的使用存在问题,造成诸多新技术和新设备难以运用到实际施工中,很多时候还是沿用传统的施工方式。另外,施工材料也是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核心要素,部分建筑企业为了减少成本投入,在施工材料选择过程中,经常选用一些低价、劣质的材料,劣质的施工材料会直接影响工程建筑的整体质量,同时还会在建筑物投入使用之后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目前,建筑工程施工队伍基本上都是由农民工组成,因为他们缺少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各个施工环节都没有从专业角度考虑,缺少新工艺与新技术的使用经验,这样不仅会影响施工效率,同时也会对建筑工程质量保障产生一定的影响。
3 优化建筑施工管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有效策略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管理是所有参建工作人员需要重视的一点,工程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应从多方面来思考和探索保障施工质量的对策,然后将其渗透到工程质量管理中。另外,为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还需要立足施工质量管理现状,从问题角度来探索工程管理内容与施工质量控制的路径。以下简要阐述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的路径。
3.1 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对企业来说,其发展的基础离不开员工,因此,必须落实管理人员培养有关工作,只有对管理人员实施合理培养,才能改进各项管理水平,对施工达到高效管理目的。在此期间,需要向管理人员渗透积极的企业价值观,把建筑企业与管理人员进行紧密连接,这样既能推动内部控制稳定进行,而且能展现内部控制最佳效用,提高应用价值。另外,还应健全建筑企业绩效考核有关机制,对建筑人员或者管理人员给予全面考核,然后对其正确评价,一方面能激起竞争意识,认真对待施工管理这一工作,另一方面能产生进步意识,从而对施工管理高度负责,提升管理水平。内部控制属于施工管理的内因,只有对内因予以处理,让内控环境实现优化,才能为建筑施工创设良好环境,确保其安全性。
3.2 加强风险防控
建筑施工企业毕竟和其他行业不同,其具有明显的特殊性,一方面项目经历时间相对较长,另一方面项目人员具有很大流动性,同时项目包含的环节也众多,这些都增加了建筑施工风险。所以,必须对建筑工程实施风险防控,这样既能减少施工期间不固定因素,而且能提升工程经营效益。在施工企业应在内部有效建立起相应的部门,由该部门对各种风险实施管控,借此增强预防风险相关能力。例如,在施工时,会涉及诸多种类的材料、设备,而这些都需要人进行监督,认真核查施工材料,但如果成立风险管控部门之后,不但能对材料实施严格审查,还能及时找出某些不达标的材料,从而让施工风险降到最低。
3.3 完善管理制度
如果管理制度相对而言比较完善,一方面能让各部门间达成有效合作,做好施工管理总体工作,另一方面也能让施工人员有效认清自己职责,从而对自身工作予以负责,推动建筑工程进行。另外,还应搭建起管理体系网络,对于建筑施工而言,这是其重要基础,只有确保管理体系网络较为完善,才能让内部以及外部进行结合,达到共同控制目的,这样既能形成合作用,还能对各环节或者施工作业加以监督,确保工程质量。
3.4 加强人员培训管理
一般情况下,从两个方面来对管理能力进行判断,一是管理知识 ;二是管理技能,其中这两方面往往相辅相成,如果缺少某一方面,将很难达到科学管理。因此在培训时,也可以从这两方面予以着手,首先,知识的培养既包含施工技术培养,同时还要对项目情况以及组织机构情况给予了解。其次,能力的培养往往偏重管理方法或者某些管理原则,只有管理人员遵循正确管理原则,对施工现场执行严格监督,才能进一步保证工程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市场经济也经历着更大风险,所以,建筑工程在进行建设时,要进一步增强施工质量,让建筑企业保持良好竞争力。在此期间,必须对体制结构予以优化,提升防控力度,把控施工风险,一方面能让施工过程变得目标化以及细节化,另一方面能优化整个建筑施工,从而让施工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姜烈永.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江西建材,2020(9).125-126.
[2] 胡道敏. 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 工程技术研究,2020,5(16):149-150.
[3] 程军生, 张松涛. 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 住宅与房地产,2020(36):134-135.
[4] 杨明.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研究[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0(8).1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