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小琴
南安市三乡小学
摘要:在小学数学的教育阶段,在课堂进行提问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教学方式。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既能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又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课堂提问作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
引言
众所周知,提问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教育主管部门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注重学生在小学阶段对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具有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本领。有效的提问可以更好地集中学生的上课注意力,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使其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完成知识学习和经验积累,同时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一、小学课堂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意义
学生要想具备优良的核心素养,必须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的核心素养在于计算和逻辑,如果教师只是传授学生特定的解题思路,那么学生在小学阶段不能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就会给以后的数学学习道路造成很大的困难,学生对数学难以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学习中更多的扮演被动接受的角色,学生的创造力受到束缚。在现代教育理念中,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帮助学生获得全方位的发展,促使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并对于数学的整体认知上一个台阶[1]。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
(一)优化提问内容,让问题有趣味
对于小学生来说,仍然处于一个好奇心比较重的阶段,因而教师需要把握住这一点,要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寻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教学资源和素材来设置教学问题,这将会有效提升课堂的丰富程度,进一步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从这些问题中发展疑问,从而对数学知识产生学习兴趣,让兴趣再成为学习的内驱力。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的相关知识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微课教学模式,以图片和视频的形式为学生创设一个超市物品摆放的场景,让学生假设自己去超市购买东西,然后教师可以随意展示出一个物品,并且在旁边用对应的人民币表示其价格,然后让学生观察,再来进行提问:同学们,买这个东西需要花费多少钱?此时,学生通过观察就会说出物品的价格,接下来,教师可以继续提问:同学们,你们思考一下,可以换一种方法,也就是使用其他面值的人民币来表示这个物品的价格吗?那么学生就可以通过间接的方式来对人民币进行合理设置,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明显提升自己的分类能力,将这部分数学基础知识夯实,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
(二)确立良好的提问方式和内容
教师确立良好提问方式和课堂提问内容的前提是对教材内容的熟悉和深入剖析,也就是对教材上的教学目标做到解读通透,并对教材上基础性、拓展性以及探究性问题进行分开了解并在课堂上采取不同类型问题的提问方式。
教师要对课本上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性的了解,有一个大致的教学思路,不仅要站在教师自身的角度去提问学生,还要在准备提问方式和提问内容的时候以学生的角度去体会这些问题的难易以及涉及的知识点。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以及和学生日常的相处中深入了解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
(三)优化提问策略,让问题升效果
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来说,教师的课堂提问应该指向数学的本质,并且宜大不宜过碎。所谓的“大问题”就是需要以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视角为基础,设计出质量更高、外延更大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从而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在最大程度上能够自主解决问题,帮助学生从浅层次的被动学习走上更深层次的主动探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必须要品读教材,对相关内容进行整合,优化提问策略,根据教材的提示或者提问来设计出“巧妙的问题”,在知识拓展处进行引导提问,让学生在与教师的互动之中学习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圆锥的体积》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教师如果单纯地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如:如何计算某一圆锥的体积?圆锥的体积公式是什么?等,学生可能通过阅读书本或者简单的计算就可以回答出答案,而这样是无法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因此,教师必须要优化提问策略,如:为何圆锥体积公式是V=1/3Sh?这类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学生无法借助表面观察来获取相应的答案,这就要求他们可以逐步打开自己的思维,展开深入的探究,如此一来就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学习当中来,从而从深层次上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即便忘记了公式,也可以通过自己探究再次得出。由此可见,教师优化提问策略,这样能够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得出解题方案,也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3]。
(四)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后续解答
教师不仅要注重问题的提出,也要注重对问题的解答。在提出问题之后进行合适的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自由抒发自身观点,互相交流想法内容,调动学生全部参与到讨论过程中,不论回答正确与否都会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交流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一些学生在思考时可能会出现偏差,对于教师的提问学生给出作答后,教师要及时给予评判和引导,充分肯定学生作出的正确回答,对于错误的地方也要注意引导的态度,不能一味指责,既要保证错误纠正的过程而又不能影响学生学习的信心。通过所提出问题的解答过程,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引导,为后续课堂的教学内容提供铺垫[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和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的提问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工作,教师必须不断探索和优化,提升提问的有效性,引导学生围绕问题积极思考和探究,从而锻炼各方面的能力,最终获得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田正青.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技巧与方法的探究[J].新课程(综合版),2019(11):95.
[2]才达吉.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J].甘肃教育,2019(19):75.
[3]卢妙喜.基于数学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J].考试周刊,2019(78):71-72.
[4]李敏.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探究[J].甘肃教育,2019(1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