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常勇
广西南宁市上林县白圩镇白圩初级中学 530500
摘要:初中物理学科教改深化,与信息技术融合程度不断加深,促使教育信息化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对于学生而言,农村学校教学条件较之城市有所不足,为提升农村物理教学信息化水平,给学生搭建新型的学习环境,积极与信息技术融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从现代信息技术角度展开分析,探究农村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性,制定合理有效措施全方位践行到实处。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信息技术;自主学习
基础教育新课改实施多年,物理教学和信息技术的融合程度逐步提升,在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素养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当今信息技术时代的背景下,积极推进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有助于实现城市与农村教育资源的整合共享,构建更加高效的课堂环境,提高教师的有效教学,同时促进学生素质能力的高水平发展。
一、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和信息技术整合的必要性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给农村学校提供了很好的信息化硬件环境,很多学校实现了希沃电子白板、人教智慧教学平台以及多媒体教室等跟进时代前沿的交互式教学系统。另外,物理仿真实验室、NB仿真实验室等现代信息软件引入到物理实验室教学中,为实验教学提供便捷教学条件[1]。
二、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整合的现状
(一)部分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过分依赖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教师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促进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但是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依赖性过强,直接利用网络课件去上课,缺少备课环节,随意下载教案和课件即开展教学活动,还有部分教师仅仅是从网络上下载课件,课堂上简单的一张一张播放,简单的解说内容,强制性将知识灌输给学生,简单的完成课题教学活动。此种方式与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相背离,教学质量未能得到根本上的提升[2]。
(二)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信息时代下,网络教育资源丰富多样,前期备课阶段,只需要下载好物理实验视频,在课堂上演示播放即可,其余时间学生分组实验。此种教学模式下,尽管看似是引入新颖手段进行实验教学,但实质上却遏制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制约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发展。
(三)农村学校教学条件较差
相较于城市,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学条件有所不足,加之地理因素影响,教育信息化滞后[3]。特别是信息技术投入成本较高,加上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的匮乏,是导致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亟待优化和完善。
三、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措施
(一)信息化呈现物理现象,复杂问题精简化
1.在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为了构建有效的高效课堂,积极整合信息资源共享,创设高效、轻松的物理学习情境。
通过设置情境,提出合理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并使用多媒体技术呈现,有助于增强课堂的交互性,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在实践中获得多层次的感官体验。联系实际生活去发现物理问题和分析问题,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获得深层次的学习体验[4]。
2.课堂上可以播放教学视频片段。如:光沿着直线传播的视频,学生观看后发现在实际生活中就有这样的现象,带给学生一个感性认知,更加集中注意力投入其中。相较于传统教学方法,通过信息化视频动画与图形演示呈现,对学生感官刺激更加强烈,知识理解更加深刻,进而全身心投入其中获得良好收获。
(二)增强物理实验真实性,适度运用信息技术
1.物理学科实践性较强,实验课程比重较大,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有着积极作用。因此,需要注重实验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融合运用,对于很多不适合在课堂上展示的实验,可以使用多媒体来演示实验过程,展示实验现象。如,电磁转换实验中,如果不做奥斯特实验,学生对电流周围磁场将会存在质疑,无法正确认知和理解[5]。所以对于部分真实的实验是不能完全依赖信息技术的,而是要师生亲自动手去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和想象能力。
2.基于信息化手段,还可以加强师生课堂互动,进一步延伸拓展课堂互动时间和空间,比如利用希沃电子白板的课堂活动设计游戏PK环节,让两个同学进行PK,既增加学生的热情参与度,又能在游戏中学到知识。
(三)突破教学重难点
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受限于教师专业能力与学生基础学习水平等因素限制,教学重难点无法有效突破。借助微课等新型教学手段,能更好的突破课堂教学重点、难点和疑点,帮助学生答疑解惑,提升教学质量。如,动态电路分析中,借助微视频、动漫等工具解决串、并联电路的认知问题,其重点在于对动态电路串并联准确分析,教学中使用颜色各异的flash动画演示动态电路串、并联情况,引导学生按照电流方向循序渐进梳理,为解题提供技术支持。
(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有限的农村教学条件下,教师应该尽可能创设信息化教学环境,让学生了解网络教学的优势。通过整合教育资源,在学科软件、通用软件和数字教育资源等信息技术支持下,合理组织和规划合作学习活动,逐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结论:
综上所述,信息时代背景下,物理教师应该正确看待信息技术优势所在,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积极融合运用到实处,创设高效的教学环境。通过信息技术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将繁琐的内容精简化呈现,带给学生多重感官刺激,丰富学习体验,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从而达到最佳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福强.信息技术与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融合的探索[J].教育信息技术,2020(09):75-77.
[2]包璟琛.甘肃农村贫困地区初中物理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状况研究[J].求知导刊,2020(27):55-56.
[3]朱丽萍.发挥信息化教学优势 提升农村初中物理的复习效率[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20):79-80.
[4]黄李胤.探讨核心素养背景下农村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J].新课程,2020(06):180-181.
[5]刘洋. 农村初中物理课堂低效现状调查与改进策略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