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如何实现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精细化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第5期   作者:郭新伟2.高丹丹
[导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行业的要求不断提高。
        郭新伟2.高丹丹
        1.身份证号码:41142319860827****;2.身份证号码:41010319881110****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行业的要求不断提高。目前,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对于装配结构施工技术的研究越来越多,如何实现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精细化,从而解决装配结构施工所带来的各种隐患,是从业者都在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装配式;深化设计;方案深化;专业队伍
        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飞速发展,我国正步入社会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全新阶段。长期以来,我国建筑业现场作业条件差、建造效率低、资源消耗大、垃圾排量大、建筑质量不稳定等问题日益凸显,这种粗放的生产方式与我国目前推行的高质量、节能减排、环保等国家顶层政策相悖,建筑业亟需转型升级。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若想尽快摆脱传统落后的生产建造模式,最有效的途径便是加速建筑产业现代化建设、全面推动生产建造方式转型升级。
        1装配式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概述
        所谓的精细化管理,就是在整体层面对理念进行革新,同时将相关措施落实到具体环节,以此来同时保证施工周期与工程质量。在传统的装配式建筑工程中,管理方式较为粗犷,虽然侧重施工质量的管控,但是不能保证各工序之间的融合效果,不仅造成施工资源损耗,而且还会埋下潜在质量隐患。而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对工程项目进行管理,可以用细致、规范的方式展开工作,以此来降低成本与节约施工资源。此外,对于土木建筑单位来说,保证质量与降低成本,才能强化自身的竞争优势,这也给施工精细化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实施环境,通过将建筑要求作为核心管理目标,将文化精髓、管理精髓以及智慧精髓的技术运用到工程实际建设中,进而为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2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精细化
        2.1增强管理意识,树立精细化管理思想
        施工单位必须把施工质量放在首位。如果要在整个的工程中提高施工装配式建筑质量,就必须强化整个施工过程中的精细化管理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安全稳定。同时,还要对安全管理条例实施优化。在建筑工程过程中,全面地树立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的思想,这对于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以及施工管理思想的转化意义十分重要。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把精细化管理制度落实下去,将有利于建筑管理单位以及各级各类管理人员充分发挥管理的责任优势,并且有利于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借助各方面不同的施工环节,把施工中各要点工作协调做好,从而实现工程施工管理的精细化,并且能够为现实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模式的应用方面打下坚实基础。与此同时,把精细化管理技术切实运用到管理的方方面面,还能够使施工管理技术的实际效果大幅度提高。施工企业还要加大精细化管理思想的宣传力度,以便让精细化管理的思想贯穿到每个施工环节、每个层面、每个管理部门以及每一位工作员工,以实现人人知晓、统一协调的管理需求。要把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思想作为企业的核心思想,必须从精细化实施的考核机制及操作方式相对接,实施一体化培训。与此同时,还需要优化企业原有的制度模式,确保与施工的精细化管理系统配套,以便做到管理的有章可循,实现统一调度执行到位。在此情形下,还需要加强企业内部的各项奖励措施,为精细化管理提供动力。
        2.2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体系不完善
        目前,许多建筑施工企业采取项目经理负责制,将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与项目经理的绩效挂钩,放宽了项目经理的管理权限。这种方式很大程度上激发了项目经理管理积极性,提高了施工管理的整体效率。但是,在具体工程项目管理中,为了能够实现“减员增效”而忽视施工技术管理体系建设也时有发生。


        装配式建筑工程企业普遍实行三级技术责任制,在施工技术管理中实行统一领导和分级管理,对各级技术管理权限进行了划分,完善技术管理组织架构。在技术管理部门设置了技术员、质检员、统计员以及资料员等更为,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为了能够降低管理成本,许多人员身兼数职,一人多岗,进而造成技术管理体系不够完善,许多技术管理工作无法做到精细化和系统化,影响到技术管理的实际效果。
        2.3管理模式采取精细化
        装配式建筑施工项目本身就是一种冗杂的项目,施工环节多,容易脱节;场地复杂,物料堆砌容易造成脏乱差,施工工艺比较繁琐复杂,要想保证建筑项目的质量,就要指定相应的标准,这就需要加强细节化管理。管理模式要采取层层把关的模式,一级对一级负责,这样才能构建起网络化管理机制,使用什么样的材料,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本身。因此,凡是涉及材料的程序或者环节,都要指定严格的管控措施,管理模式要采取精细化,一是为了保障材料的合格,要保障安全达标。二是保障材料的数量,努力确保不产生废料,减料等现象。由此可见,精细化施工管理至关重要,需要重点分析,具体过程如下。首先,重视相关负责人的监督,确保施工材料的采购过程符合相关规定;其次,掌握不同施工材料的相关信息,即品牌、质量、规格等,随后根据施工要求对材料进行多角度比对,筛选性价比高的材料。借助精细化的施工管理,企业的施工成本得到了控制,施工质量有效改善,符合施工要求。
        2.4生产质量全过程管控
        不同于传统现浇建筑体系,精益生产的质量管控应贯穿于整个生产制造过程之中,且应充分发挥其对于生产质量、生产效率及生产成本的保驾护航作用。生产质量管控涵盖了质量策划、过程控制、监督检验、质量评价、质量改进等核心流程,理论上应该形成PDCA闭环管理。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生产质量管控涵盖了材料质量检验、配件质量检验、钢筋加工质量控制、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以及产品质量检验等环节,应重点关注隐蔽工程质量管理、成品质量管理及常见质量缺陷等。
        生产质量全过程管控是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制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预制构件厂应充分结合精益生产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切实做好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监管,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进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化生产。
        2.5专业施工队伍及人才培养
        装配式建筑工业化发展,是建筑行业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多专业的集成发展,对设计、生产、施工多环节从业人员综合素质要求高,需要对全产业链多个环节认知,才能更好地进行协作、沟通。如构件深化设计人员需要懂施工,深化设计与施工实际情况相结合;现场技术人员需要熟悉装配结构规范图集,方案设计时以满足规范与图集要求为前提,深化过程沟通顺畅,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有综合素质的专业化人才是装配式建筑实现施工技术精细化的决定因素,是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推动力量,因此专业化人才培养至关重要。可通过观摩学习、取证培训、样板培训等方式,进行理论及实操教学。
        结语
        综上所述,构件深化设计是否周全考虑;施工组织策划及施工方案是否前置、节点细化程度、预留预埋定位的准确性;是否注重人才培养,从业人员专业化程度等方面,是实现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精细化的关键因素,是提高效率,确保装配结构施工质量的前提条件。装配式建筑符合国家绿色、发展理念,是国家推行绿色建造的一大助力,正以其独特的优势快速发展。但因其改变了传统现浇结构施工工艺,对于处在转型阶段的从业人员是一大挑战,需要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实现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精细化,逐渐适应工业化带来的变革。
        参考文献
        [1]陈传帅.张宏斌.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13):3.
        [2]李忠富.建筑工业化与精益建造的支撑和协同关系研究[J].建筑经济,2016(11):92-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