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元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荣成分公司 山东荣成 264300
摘要: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30多年城镇化发展取得一定的成果,在促进社会文明方面发挥较大的作用,但是也有不足,存在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新时代城镇化要走新型发展道路,突出中国特色,减少城镇化中的矛盾,确保城镇化成效的提升。国家要求加快城镇化升级,并就新型城镇化进行规划和部署,旨在满足基础要求的同时,推动战略化发展。新型城镇化对规划设计有新要求,所以当前城市规划要增强适应性,更好地服务新型城镇建设与发展。另外,新型城镇化发展对建筑设计要求更高,需要进一步推进绿色节能。
关键词: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策略
引言
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城市规划是否科学,对城市的形象、交通,市民的工作、生活等方面,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调查发现,部分城市由于规划不够合理、设计缺乏特色,出现了“千城一面”的情况,对于城市的发展与建设也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必须理顺城市规划与建设设计的关系,既要发挥城市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又要突出建筑设计的实践反馈功能。让两者相互促进、协调推进,才能为精神文明城市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帮助。
1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
1.1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作为城市建筑工程建设的事前准备工作,常通过图纸、文字的方式进行,如果建筑图纸出现问题,则该建筑在施工建设过程中,以及建设完成后使用过程中都会出现问题,严重时甚至会造成人员伤亡。在城市规划中,城市区域的设计有着重要的功能划分,城市开发首先进行建筑、道路的规划,包括住宅区、城市中央商务区、学校等。因此建筑作为一门学科,在城市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城市建筑既可以作为单独个体,又可以作为建筑群。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设计不仅追求外在的美观,也要考虑其与城市的匹配度、协调性。如在城市的高速道路附近建设重要商务区,尽管建设得高大美观,但不符合城市的发展,中央商务区作为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象征,应该建在城市的中心、道路最优的位置,使其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因此,城市建筑要重点考虑地理位置的因素。
1.2城市规划
通俗来讲,城市规划就是将一个地区可利用的资源规划利用到最优效果。除此之外,就是合理规划地区空间布局,对城市的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生态进行合理分区、统筹规划,设计城市的最佳蓝图。简单来说,城市规划就是统筹地区的土地,然后对土地进行分区建设。
2新形势下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协调发展策略
2.1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
城市规划不能依赖于卖土地和房地产业,而要有序规划,避免由于过度开发和造城所带来的风险。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要务实,避免搞形象工程,或者是制造繁荣发展的假象。从过去城镇化发展看,上述问题虽然不属于普遍现象,但也要给予足够重视。我国城镇化发展中空间规划方面,存在着占用农田、大搞建设的问题,老城区不断向周边延伸,新城区不断圈地和扩大,无节制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导致这一过程中浪费成为普遍化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是,农业用地被侵占严重,大多被转变为建设用地。调查中发现,城镇化发展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在不断扩大,增长速度非常快,而迁入城市人口却不足建设用地一半。这意味着人均用地面积太大,存在浪费资源的问题。基于此,城市规划要更新理念,在整体规划布局的过程中,坚持“五位一体”。城市规划要围绕经济建设,将其作为规划发展的中心,然后推动各个方面的发展与建设。
包含的规划建设内容比较多,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还包括了生态文明建设。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要确保这些方面协调发展,实际操作中要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规律,不随意破坏自然。规划和建筑设计要坚持绿色低碳原则,在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且要节约各种能源,控制建设中对各类资源的消耗。规划和设计要顺势而为,因地制宜,坚持可持续发展,落实绿色发展,促进经济与生态良性循环。建筑设计中要保证空间集约,必须要高效利用,整体规划设计应是在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以外,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这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确定好城市范围,防止过度外扩;开发要控制好规模,合理确定强度,做到适度集中,又要在环境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城市要做好公共交通事业规划,鼓励和提倡绿色出行,引导居民尽可能乘坐绿色交通工具,减少机动车的使用。
2.2完善建筑设计方案评审制度
建筑设计作为城市规划的具体体现,必须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严格地评审,确保设计方案符合现有的城市规划要求,这也是论证和检验城市规划科学性的关键。基于城镇化建设需要,尽快构建成熟、完善的评审体系,作为重要的参考标准。在评审体系方面需要基于城市的性质、规划目标、建筑物的特征、发展趋势等因素进行针对性地设计。尽量保证评审指标的详细和完善,这对于提升建筑设计方案评审结果的准确性与客观性也有积极帮助。另外,在建筑设计方案送审以后,评审小组的专家一方面要仔细审查设计方案是否与城市规划的相关要求存在冲突,另一方面还要从专业角度,对设计方案中建筑的功能、特色等进行审查。在遵循城市规划和保留建筑特色之间做到统筹兼顾,这也是实现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2.3在建筑设计中寻找城市的历史
我国建筑的发展进程表明,建筑由为神建到为人建,从浪漫主义到实用主义,从为一人建到为众人建。建筑最能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经济与文化,它最终的走向是为人而建、内外兼修。不同时代有不同形式的建筑,如埃及金字塔体现出当时的文化特点,具有对称的特性,承载着上千年的历史,具有浓郁的历史气息,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古埃及人类的文明和智慧,从而获得当代城市规划的灵感,即古代金字塔的浪漫主义升华到创造出符合当代审美的实用主义。文物建筑往往与现代设计冲突,很多历史古迹因城市发展而不得不拆除重建,造成巨大的文化损失和资源浪费。城市规划不能只考虑经济效益,古建筑承载着历史,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当它与城市规划冲突时,不妨从文物古迹的角度去规划设计,将古建筑作为城市景观,既为城市带来旅游经济收入,又可大大提高城市知名度,有利于城市发展。
结语
新型城镇化要做好城市规划,应坚持城乡统筹规划,以城市带动乡镇,促进协调发展。城市规划要合理布局,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以确保城乡更好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城市规划和发展要以人为核心,以产业群为主导,加快户籍改革,为转移到城市的人进行落户,使其享受城镇居民待遇,解决居住问题。建筑设计既要遵循绿色低碳原则,又要以中小户型为主,改善3亿人口居住环境,为其提供舒适和实用的房屋。城市规划除了要做好空间规划,还要与经济规划、土地规划、生态环境建设规划联系起来,发展产业群,增强城市的吸引力,确保城市在吸引人的同时,通过良好的城市环境与多样化的就业机会,留住人才,促进城市更好发展,满足新型城镇化要求。
参考文献:
[1]胡晓红.新型城镇化下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20):101-103.
[2]韩海娟.新型城镇化视域下的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以邢台市为例[J].装饰,2018(11):134-135.
[3]黄祖群.新型城镇化视域下的城市规划研究[J].智能城市,2018(18):60-61.
[4]汪红蕾.传承传统文化推动建筑设计创新:中华建筑文化传承创新与新型城镇化高峰论坛侧记[J].建筑,2014(19):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