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贸试验区建设与农产品进口贸易发展研究
张雪梅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 青岛 266100
摘要:农产品是我国主要的进口商品,近几年在自贸试验区的背景下,通过保税物流方式进口农产品持续快速增长,自贸试验区政策促进了农产品贸易发展。我国应从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建设贸易便利化服务体系、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改革与创新自贸试验区制度,促进我国农产品进出口以及农业产业集聚发展。
关键词:自贸试验区;保税物流;农产品
自贸试验区作为我国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新高地,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随着自贸试验区改革的推进和自贸试验区制度的复制推广,越来越多的贸易便利化政策促进了我国农产品跨境贸易的发展,特别是保税物流进口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值得我们重视与研究。
1 中国自贸试验区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设立的情况
从2013年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等的基础上建立全国第一个自贸试验区上海自贸试验区开始,我国自贸试验区总数已达到21个,近8年来,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制度经验约300项,涉及跨境贸易、跨境投资、外汇改革等多个领域。作为建立自贸试验区基础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在近些年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截至2021年3月,全国已设立163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其中综合保税区数量最多,达到150个。自贸试验区的政策经过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制度创新和复制推广,直接促进了我国农产品跨境贸易的发展。
2 自贸试验区政策下我国农产品进口贸易发展的现状与特点
2.1 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带动了我国的跨境贸易。我国自贸试验区和综合保税区等实施“免税、保税”等贸易便利化措施,经过近8年的政策推广,这些制度创新的影响和带动能力越来越强。2020年、2019年、2018年我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物流货物分别为257,950,694、232,778,126、209,490,727万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0.8%、11.1%、14.3%。上述数据表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物流货物在三年多来一直保持了10%以上的增速,相比传统的一般贸易等贸易方式较微小的增幅,显现了其制度创新的优势。
2.2 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大幅带动了农产品的进口贸易。根据海关总署统计,2021年1月至4月,我国进口农产品44,208,424万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增长23.6%,在进口农产品的贸易方式中,一般贸易占比最高,约占87.29%;在进口增速方面,保税物流贸易方式增速最快,达到32.4%;在进口农产品的商品结构中,粮食占比最高,约占进口总金额的30.54%。分品类来看,粮食和食用植物油增速最快,其一般贸易进口额增速分别达到了56%和85.9%。就粮食进口来看,我国通过一般贸易方式进口粮食4551万吨,合计12,223,251万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53.3%和56%;通过加工贸易方式进口粮食208万吨,合计511,753万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88%和132.7%;通过保税物流方式进口粮食299万吨,合计725,962万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71.5%和175.8%,见表1。
按照中国海关总署的统计口径,除木薯外,粮食主要是指谷物和谷物粉,即小麦、玉米、稻谷及大米等谷物和谷物粉,表1数据还显示,2020年和2019年,我国通过保税物流贸易方式进口谷物及谷物粉的金额分别取得了179.1%和87.8%的增长率,这和2021年前四个月的数据是一致的。近3年农产品进口只有保税物流贸易方式呈现了高速稳定的增长态势。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自贸试验区因其“关税豁免、自由进出”等贸易便利化措施,成为农产品跨境贸易增长的新亮点。
表1 我国农产品进口贸易情况
商品
|
年份
|
计量单位
|
贸易方式
|
|
|
|
一般贸易
|
加工贸易
|
保税物流
|
|
|
|
|
|
|
农产品
|
2021年1月至4月
|
万元人民币
|
38,590,377
|
1,493,250
|
3,857,097
|
|
|
比上年同期的增长率%
|
23.9
|
12.2
|
32.4
|
粮食
|
2021年1月至4月
|
万元人民币
|
12,223,251
|
511,753
|
725,962
|
|
|
比上年同期的增长率%
|
56.0
|
132.7
|
175.8
|
谷物及谷物粉
|
2020年
|
万元人民币
|
5,772,719
|
270,746
|
464,322
|
|
|
比上年同期的增长率%
|
79.5
|
41.5
|
179.1
|
|
2019年
|
万元人民币
|
3,216,389
|
191,316
|
166,348
|
|
|
比上年同期的增长率%
|
-9.4
|
-2.2
|
87.8
|
3 完善自贸试验区政策,促进我国农产品进口贸易发展的策略
3.1 继续完善自贸试验区“免税、保税、自由进出”的贸易便利化政策。从境外进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小麦、玉米、稻谷和大米、食糖等农产品免领关税配额证明;完善检验检疫贸易便利化措施,国务院国发〔2019〕3号“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创新了对进境食品和动植物产品的检验检疫模式,对境外进入综合保税区等特殊区域的食品实施“抽样后即放行”,对境外进区的动植物产品实施“先放行后检测”等便捷监管方式,建议更多推广“一检多放”等新举措,优化跨境贸易的营商环境。
3.2 加强自贸试验区冷链物流等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开设与境外直接联通的冷链航班、班列,建设高标准保税冷库,引进综合性冷链物流企业提供门到门的一站式服务,为农产品保税贸易提供有效的配套和供应链服务体系支撑。
3.3 拓展自贸试验区的平台功能。利用自贸试验区等海关特殊区域的“期货保税交割”创新型制度,建立农产品全球溯源平台,利用二维码、区块链等信息化技术手段实现商品信息可查询可溯源,提高我国对全球农产品等大宗商品的价格影响力。
3.4 加强自贸试验区政策的宣介、推广和培训。自贸试验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多与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政府主管部门加强合作,帮助企业利用好相关政策,推动自贸试验区农产品贸易及相关配套产业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芬. 我国农产品进口贸易结构分析——基于贸易增长的三元分解[J].中国流通经济,2020(06):96-104.
[2] 秦婉莹,展进涛. 后疫情时代中国农产品贸易展望及未来应对策略[J]. 对外经贸实务,2021(04):27-30.
[3]徐盈. 自贸区打造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心的思路研究[J].未来与发展,2020(02):43-46.
[4]冯薇. 广东省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J].农业经济,2021(06):133-134.
基金项目: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课题《供应链整合视角下山东省保税物流区域建设研究》(项目编号:J13WF68)
作者简介:张雪梅(1976-)女,山东龙口人,教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