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前耕地保护所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冯军江

发表时间:2021/7/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2期   作者:冯军江
[导读] 在新时代和人们追求更高生活质量的今天,无论是片面追求经济发展,注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还是注重生态环境,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单一的目标导向会加剧生态环境安全、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当前耕地保护所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冯军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综合整治中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830000
        摘要:在新时代和人们追求更高生活质量的今天,无论是片面追求经济发展,注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还是注重生态环境,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单一的目标导向会加剧生态环境安全、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加强生态保护与耕地保护的协调利用,调动农民保护耕地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有效维护生态环境、耕地和经济发展的平衡。本文分析了当前耕地保护所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并提出了耕地保护对策。
        关键词:耕地保护;形式;问题;对策


        1保护耕地资源的重要性分析
        我国总人口数量在不断增加,广大消费者对粮食的需求量也在日益增长,这就要求我们要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保护耕地资源有利于为我国的粮食安全提供保障。保护耕地资源有利于更好地满足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需求,今后我国农村地区要致力于提高耕地资源的使用效率,要对有效的耕地资源进行合理地安排。要以保护耕地为基础,实现对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2当前耕地保护所面临的问题
        2.1大量耕地被占用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城镇化水平还相对较低,目前我正处于城镇化发展的中期阶段。就目前我国城市化发展现状看来,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水平还较低,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但是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占用耕地资源,由于我国人均耕地资源本就不足,城镇化发展也增加了我国耕地资源保护的压力。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在扩大城市规模的过程中,坚持着控制大城市发展规模,积极发展中小型城市的战略。但是在三四线城市的扩展过程中,需要修建大量的基础设施,也会占用一定数量的耕地。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城市地区的建设面积会扩大150万亩左右,而耕地资源会减少600万亩左右。由此可见,在我国在城市扩展的过程中大量的耕地资源被占用。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实现城市化发展与耕地保护相协调,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我国的耕地资源。
        2.2土地浪费现象严重
        虽然我国耕地资源总量较多,但是我国的人口基数大,人均耕地资源拥有不足。并且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我国大部分地区存在着土地浪费的现象。在城镇化建设过程,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还有待提高。尤其是在我国农村地区,宅基地管理还不够规范,一户多宅基地的现象十分常见。此外,在我国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也占用了大量的土地,部分企业产出效率较为低下,在工厂内部存在大量的闲置土地,进而导致土地资源被浪费。
        2.3土地污染现象严重
        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地提高以及居民收入的增加,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垃圾和污染物。倘若垃圾处理不当,会导致土地资源被占用。而且垃圾在分化分解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会随着雨水对土地资源造成污染。此外,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也产生了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和污水,倘若这些固体废弃物直接排到土壤中,会造成土地资源地污染,也会导致耕地减产。而废水、废气则会间接地对耕地资源造成影响,废水会随着雨水被排入农田,进而会对农作物的生产造成威胁。
        3城镇化进程中耕地保护对策
        做好耕地保护工作是十分重要,这就需要施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消除制度缺陷,加强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控制土地利用总量,提高耕地的质量,下文对此进行详细的分析。



        3.1施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消除制度缺陷
        在城市化进程中,耕地保护已成为当务之急。如果未来不能实现预期的改善,国内社会不稳定因素和各行业发展的制约将尤为强烈。结合以往工作经验和现行工作标准,认为耕地保护工作不能再采取怀柔政策,而应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全面消除制度缺陷。一是开展耕地保护工作,要从上到下积极落实,加强查处和秘密调查,严惩破坏耕地的行为和破坏耕地的企业。即使范围大了,也要坚持创新,不能再让“法律对公众不负责”的错误观念在社会上形成。二是进一步完善土地管理制度,积极开展社会、农业和老百姓的调查研究,了解他们的意见和看法,以社会发展为趋势,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强化土地管理的各项制度内容,并保证各项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有明确的工作依据,减少制度本身的缺陷。
        3.2加强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控制土地利用总量
        我国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特别重要的阶段。城市化进程固然必要,但耕地保护绝对不可能出现任何问题。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对土地利用总量进行综合控制。一是各地的土地利用规划必须作出肯定的报告,对不能按时报告的地方,或者缺乏规划的地方,必须重新制定规划,上级派人调查研究。二是严格限制土地利用总量,加强耕地保护,禁止开发商转型开发。对于过去积累的问题,不能再拖延治疗。要积极组织调查组和工作组,对耕地保护过程中的一些不良现象进行认真整改,让社会看到耕地保护的工作成果,为广大人民群众和农民提供更多保障。耕地资源保护的主要目的是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产出效率。这就要求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严格控制耕地与非耕地的转换。在城镇化建设中,要制定土地总体规划,严格控制用地。政府部门要加强非农建设项目占用耕地审批管理。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城市化建设过程中随意占用耕地资源的现象。在农村,政府应进一步完善耕地保护政策,组织农民进行科学的土地开发复垦。这样既能为我国耕地资源提供有效补充,又能有效实现我国土地资源的均衡。
        3.3提高耕地的质量
        要想更好地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就要提高我国耕地的产出效率,确保耕地的质量,这样才能将有限的耕地发挥出最大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要加大对耕地的管理投入。首先,政府部门要组织好农村地区,搞好农田水利建设,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不稳定,农业生产经常受到旱涝灾害的影响。只有完善相应的水利设施,才能确保粮食的产量。因此政府部门要重视水利设施的修建,要加大水利设施的财政投入,为提高农田粮食产量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次,政府也要定期组织技术人员下乡,对农民进行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尤其是在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上,要鼓励农民多使用有机肥,适量地使用化肥。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农业发展朝绿色化的方向发展,从而能够有效提高我国农田的粮食产量。
        结束语
        目前,源于我国一直以来对于“18亿亩耕地红线”的坚守,我国不进口粮食也不会导致国内粮食供应短缺。但是,我国粮食产后损失仍然严重,从粮食储运、加工等环节造成的损失和浪费,到不良消费方式造成的餐桌浪费,我国粮食年损失和浪费巨大,保障粮食安全始终是国计民生的重中之重。以生产能力为基础,实现土地和技术的粮食储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就需要施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消除制度缺陷,加强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控制土地利用总量,提高耕地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玉梅.寿光市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问题浅析[J].西部资源,2020(04):183-185.
        [2]王少杰,王建强.我国耕地保护补偿激励机制建设现状、问题与建议[J].江苏农业科学,2020,48(12):324-328.
        [3]韩洪显.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耕地保护问题及对策建议[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08):8-9.
        [4]张绪成.耕地保护面临的新问题与对策[J].国土资源情报,2020(03):46-51.
        [5]徐坚.构建新形势下耕地保护的长效机制探析[J].产业科技创新,2020,2(02):23-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