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王秀鹏

发表时间:2021/7/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1期   作者:王秀鹏
[导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BIM技术有了很大进展,并在电力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山东寿光巨能电气有限公司  山东省寿光市  2627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BIM技术有了很大进展,并在电力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阐述BIM技术的应用现状,该技术在电力工程的应用实践,整个工程建设实现动态化的管理,控制整体的施工成本,从而使电力工程得到针对性的优化。
        关键词:BIM技术;电力施工;施工成本;工程优化
        引言
        当今电力建设工程项目具有项目投资大、工程工期时间长、参与建设的单位及人员较多、线路区域大、施工工序繁杂、施工作业面叠加繁复、不同单位和不同专业人员沟通交流较为密切等特点,并且对社会及社会效益影响力较大。BIM技术的相关信息可以涵盖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相关的所有内外部信息。通过BIM技术的应用,可以将电力工程全寿命周期内的内部信息与外部信息一同进行分析管理,这对电力工程建设提供了新的建设思路和新的契机,但对相关从业人员来说是新的挑战,对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BIM技术与电力工程
        BIM技术的应用多停留在点和碎片化的应用,虽已获得一些应用成果,但与电力工程建设的预期值有一定差距。因操作软件较多且复杂,所以对人员素质有较高要求,在应用时需投入较多的精力与时间,费用也会增加,那么给BIM技术的应用带来不同程度的阻碍。同时,BIM平台在信息化路程上极为重要,应将施工人员,所需材料和施工的进度等信息做到极大程度的结合,继而借助信息的整合来实现集成化的应用。但电力企业在对BIM技术进行应用时只进行了简单的协调,故与信息化建设有一段距离。
        2BIM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2.1基于项目各参与方的BIM技术信息模型设计
        电力工程项目各阶段的项目特征、技术数据、所需资源等都可以通过BIM技术信息模型实现关联。信息模型设计由设计单位牵头,各主要参与单位共同构建。首先,依据业主的具体要求,设计单位利用建模软件和工具,在项目各参与方的共同协作下,建立电力工程BIM模型,主要包括项目物资、项目技术数据、几何尺寸等信息;随后,将建立的模型交由业主单位审核,若符合业主要求,再将该BIM模型交由物资供应商、咨询机构、施工单位进行相关校核,以检验该模型是否符合项目实际需求。最后,咨询机构依据业主单位项目管理总体要求,对该项目可能采取的不同施工方案进行比较与分析,主要涉及工程量计算、施工成本投入、碰撞校验等。
        2.2招投标造价管理中的BIM技术
        在电力工程招投标过程中,由于电力工程涉及很多的专业,有着比较复杂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这使得计算工程量要耗费招投标双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且往往由于双方计算结果存在着差异而影响招投标的进程。在招投标阶段引入BIM技术,由于BIM模型当中有着大量的工程信息,招投标过程中,双方都能够在BIM模型基础上,对工程量清单信息进行加载,对工程量进行快速的提取,形成工程量清单,极大减少了编制招投标文件的时间,对于投标企业来说,有利于其制定合理的投标策略,对于建设企业来说,能够避免人工计算造成的错误。
        2.3施工过程应用
        1)数据是管理的基础,项目管理的基础就是工程基础数据的管理,及时、准确地获取相关工程数据,可以做出贴合实际、行之有效的施工计划,对于电力物资、人员、施工机械、施工方案和施工现场进行统筹规划。

BIM数据库可以实现任一时点、任一工程基础信息的快速获取,通过与合同、计划与实际施工的消耗量、分项单价和分项合价等数据的交叉对比,可以有效了解项目工程运营的经济效益,物料消耗量是否已经超标,成本管控有无失控等问题,实现对项目成本风险的有效管控。2)精细化管理是BIM技术的又一亮点。在传统粗放式的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模式下,通常无法及时准确地获取电力工程建设的相关方数据信息,以及各参建方的业务信息,对各项资源供应计划的制定和实施造成了严重不确定因素,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极易出现经验主义错误,从而无法实现精细化的管理。对于电力施工组织设计,通过利用BIM技术,相关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电力工程的基础数据,为各项资源供给计划的制定、精细化管理的实现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依据,为各个参建方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组织设计,提高施工组织及方案的合理性,为工程施工企业制定精确的人材机计划提供了相应的数据支撑,大大减少了资源浪费,在物流和仓储环节,减少了物料和人力的浪费,节约工程施工成本,提高了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3)在电力施工过程中,电力管线与市政管道,电力管路的交叉,以及建筑内电力母线槽和其他消防、智能化等管线经常发生干涉现场。干涉、碰撞检测是BIM最直观的特点,借助于三维可视化界面,利用BIM的三维技术在前期可以进行碰撞模拟以及测量,大大减少返工的可能性。工程技术人员可以利用碰撞优化后的三维可视化方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交底、施工模拟,既能提高施工质量,同时也提高了参建方相互沟通的能力。4)可以通过BIM的模拟演示功能,对总施工进度计划进行三维仿真模拟,通过模拟可分析出各工序安排交叉是否合理。对不妥处及时作出调整,保证实际施工中各工序的顺利进行。虚拟施工能将施工计划同实际进度进行对比,通过与施工方和监理方的有效协同,能够最大程度模拟高风险的电力施工过程,通过协调施工中设计的各个施工单位、施工专业、机械设备和各个工艺工序之间的关系,处理施工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减少薄弱环节,实现进度管理的动态调整,实现动态平衡。进而减少变电站及线路等建设过程中的工程质量问题、安全问题,实现成本控制、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一体化,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安全管理相互协调,大大减少了组织协调工作,提高了工程整体建设水平。
        2.4竣工阶段BIM技术的应用
        在竣工阶段运用BIM技术能够对结算资料进行审核。在BIM技术数据库当中能够将工程的所有信息进行存储,这样有助于工程各参与方来共享信息和调用信息。在竣工结算的过程中,审查人员可以直接访问该数据库的内容,并且能够调取其中的工程资料,能够大幅度提高工程结算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运用BIM技术来对工程量进行审核。BIM三维模型可以修改变更的设计图,还能自动关联其他结构构件工程量。在竣工阶段运用BIM技术可以对竣工结算费用进行审核。BIM技术与互联网进行连接,能够很快获取最新的政策与法规,比如,建安税税率、最新调整的人工费用系数等。BIM模型能够自动提取与政策法规相符的费用标准,这样来保证竣工结算费用审核的准确性。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让BIM技术可以与电力工程的建设需求相契合,电力企业要将该技术与施工各环节进行切实有效的结合,使施工管理愈发精细化,可借助BIM技术来进行工程中各类信息的数字化移交,彰显出BIM技术的目的,将其应有效用做到极大程度地发挥,让BIM技术在整个项目中得到有效应用。
        参考文献:
        [1]郭俊雄,林洁,韩玉麒,李希然,刘继明.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重庆建筑,2016,15(08):10-12.
        [2]许燕.BIM技术在电力工程造价中的应用推广研究[D].河北:华北电力大学,2015.
        [3]王颖.数据挖掘技术在电力线路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8.104.
        [4]贾云飞.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8):226-227.
        [5]李兵,刘微,汪深,白岩明.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方法研究[J].中国信息化,2019(10):75-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