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大数据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7/8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8期   作者:雷菲
[导读] 在我国快速发展过程中,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
        雷菲
        浙江城空间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浙江丽水市   323000
        摘要:在我国快速发展过程中,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国土空间规划的本质主要是对未来空间使用趋势进行预估,正确认识和了解国土空间后,才可以科学规划国土空间,应确保国土空间发展的科学与合理,实现国土空间规划的良性保护与合理开发。文章首先简述了国土空间规划的必要性,其次分析了地理信息大数据与大数据平台建设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作用,最后阐述了地理信息大数据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具体应用,以此展现地理信息大数据的价值和作用。
        关键词:地理信息大数据;国土空间规划;应用实践
        引言
        当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乡一体化工作的推进,许多城市面临着后期的人口突增,相应的配套设施不到位,后期反复施工,这就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在前期的国土空间规划设计工作中,没有做好长远的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主要是对土地使用类型、道路交通、商业圈、公共设施等进行合理设计,全面规划设计工作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后期城市的发展。目前我国进入多元化的经济发展体,在新时期背景下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时,一定要及时转变观念,要有发展的眼光来做好规划工作,处理好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土地资源利用之间的关系,这样可以进一步提升城市的综合实力,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1地理信息大数据的概述
        目前,在地理信息的收集及整理中,正不断突破传统的信息收集,地理信息大数据,有效扩大了传统地理信息的范围,涵盖包括自然环境、政务信息、民意调查、商业信息、社会动态、人口流动等数据内容。通过对地理信息大数据的收集和应用,可充分展现我国人文及生态的具体情况,分析我国的生态环境,了解城市发展的规律,有利于相关部门做出合理的规划。另外,大数据中可包括大量的信息内容,通过对数据进行有效的整理及运算,便于工作人员科学分析,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完善数据信息,加大对数据的管理力度,对数据信息进行完整的储存,有利于管理人员在规划时,对信息数据有效运用,实时了解具体的地理信息。现阶段,大数据技术有着较多的形式,如,收集流程、分析技术、储存系统等。同时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中,还包括云计算、数据库等,可有效提高数据查询的效率,另外,通过建立数据信息平台,对数据信息进行综合管理,确保信息的准确性,避免发生数据信息的错误,造成在各方面的建设中出现重复建设的现象,影响我国整体的建设规划。
        2地理信息大数据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
        2.1对国土空间规划知识进行学习
        通常,相关的专业人士并不是国土空间规划的主要参与者,而普通公众才是主要参与者。普通公众对于规划流程和规划原则的知识了解并不多,甚至不了解,所以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由于普通公众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就需要供给他们良好的交互环境进行空间规划学习,最终才能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规划决策的有效融合。在传统的国土空间规划中,传统交互方式不利于普通公众的学习。因此,需要充分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在这个基础上,构建国土空间规划虚拟环境,使普通公众全身心地融入环境中,实现对知识的获取。
        2.2扩展应用领域,加强理论向实践转化
        针对传统土地利用、空间规划而言,在检测和评价工作中,应用的技术手段落后,会弱化数据捕获测量、信息传递的能力。在传统的国土空间规划中,由于过多关注学术理论,虽然有应用地理信息大数据技术,但导致了在地理信息大数据技术应用期间,产生大量规划问题,无法确保规划方案的完整性及系统性,且规划应用方案不典型。因此,需要扩张地理信息大数据技术的应用领域,加强理论向实践方面的转化。

首先,从横向角度分析,地理信息大数据技术可以应用到国土空间规划的各领域部门,深入研究土地利用效益、入地功能流转。在总体规划研究中,通过应用地理信息大数据技术,可以评估地区人口规模,准确识别用地,规划空间结构、评价总体目标等。在土地利用控制规划领域,应科学评价地块业态,以确保空间体系的可达性,分析专项规划领域的大数据应用技术,可应用到医疗、休闲娱乐、商业与产业布局上,高效评价使用效果。最后,针对空间系统,可对国土空间要素、行为及模式进行全面感知。
        2.3优化信息的数据源
        在国土空间规划过程中,可针对具体的某一区域展开有效规划,利用地理信息数据,合理获取该区域的位置及发展特色,为工作人员提供充分的参考。同时,在数据信息中,也有着不同的类型,如,碎片化数据、离散型数据等,不同的数据源所提供的信息也不相同。为此,工作人员应当根据区域的实际情况对数据信息进行联系,找到其中存在的关系,并对具体的数据信息进行合理应用,完善整体的布局,对该区域的空间进行适当调整,如交通信息、商业信息等,有利于不断扩展空间内容。利用真实有效的数据源,逐渐优化空间规划方案,以此实现空间的规划目标。另外,在国土空间的管理中,可利用相应的信息技术,如,遥感、定位等,加强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对自然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提高其利用率。同时,还可采用CORS技术,对我国的资源全面勘察,并对其进行测绘,为数据源提供充分的参考,完善地理信息数据内容。通过加强大数据的有效利用,逐渐减少数据信息获取的时间,以此提高信息获取效率,并利用定位系统,明确我国国土资源的位置,便于工作人员对其全面的分析,结合其具体的地理特征,不断开发有效的资源,以此促进区域的良好建设。同时,对CORS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在白天应用,还可在晚上收集相应的数据,在恶劣的天气环境下,也可实时收集信息数据,有利于工作人员对各种情况下的区域展开全面分析,掌握区域的具体情况,促使工作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规划,以此实现资源有效利用的目标。
        2.4管控方式传导体系
        结合名录分解、边界坐标、政策制度三种空间管制传导方法,对空间管制手段在“五级”规划体系内的管控传导方式进行了系统梳理。明确了各层级政府在组织编制国土空间规划过程中需要编制相应空间管控传导成果。从各级政府需要编制的空间管制传导成果来看,国家和省级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宏观政策导向、明确城镇发展方向、划定省域主体功能区和部分重要控制线;市级政府作为土地分区分类、控制线划定和管控传导的关键层级,其主要任务是根据上级政府要求落实、划实各条空间管制范围,以指导县级行政部门继续深入空间管控。乡镇、村级政府作为管控传导的最后一级,也是管控体系实施落地的主战场,乡镇、村级政府应该严格划定相应边界和执行其管控规则,以保障国土空间规划正在落实到位,完善国土空间治理体系。
        结语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地理信息大数据技术的发展速度日益加快,特别是空间媒体数据、轨迹数据等。我国的国土空间规划开始关注民生问题、生态文明问题,加速了地理信息大数据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采用地理信息的海量数据和空间媒体数据,可以为决策者提供社会行为的参考依据,可充分发挥海量地理数据支持作用,利用地理信息大数据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数据支撑,维护国土空间规划的实时性和有效性,促进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佳.测绘地理信息大数据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应用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25(18):237-238.
        [2]何宗耀,杨斌,赵东升.新基建条件下数据赋能国土空间规划模式创新探索[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20,29(3):69-74.
        [3]李振军,赵华.手机信令人口大数据在智慧国土空间规划的实践与探索[J].城乡规划,2020,10(1):107-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