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预防性养护施工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1/7/8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8期   作者:朱代明
[导读] 现阶段,我国公路建设工作不断推进,人力、物力等方面投入力度持续加大
        朱代明
        德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夏津分中心, 山东省德州市253200
摘要:现阶段,我国公路建设工作不断推进,人力、物力等方面投入力度持续加大,使机械工程中基础设施迅速发展。公路在实际运行中存在质量问题,创新公路的施工技术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预防性养护可在公路尚未出现损坏或病害时,通过强制性的保养方式,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提高安全性。文章就此对公路预防性养护施工技术进行研究,提升公路预防性养护能力,为我国公路建设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公路施工;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
        引言
        预防性养护工作是延长公路使用寿命的有效手段之一,可提升公路通行安全性。由于公路应用长期处在露天环境,影响公路质量和稳定性的因素较多,在投入使用后,必须进行定期检查和养护工作,及时发现公路存在的安全问题,通过提前预防避免安全事故发生,使公路在满足人们日常出行生产交通需求的同时,提升自身安全保障性。
        1概述公路预防性养护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对比传统养护技术,落实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可以防止发生道路隐患,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同时可以降低维护工作的成本,当前建立道路管理系统,需要根据道路实际情况,不能在路面管理中复制道路管理系统,否则将会阻碍养护工作的进度,不利于充分落实标准化维护工作。在公路养护工作中,需要保障整体工作的安全性,利用科学的养护方法,节约公路维护的费用,提高公路施工的质量。此外利用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可以提高公路施工的安全性,保障公路结构质量,营造安全的公路环境。当前公路养护工作具有较大的难度,利用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可以不断调整具体技术,建立稳定性的公路内部结构,避免在公路工程中发生开裂问题,同时减少公路路面的变形问题。
        2公路预防性养护的施工技术
        2.1微表处养护技术
        在施工之前,应清理沥青路面,确保路面全部晾干后再准备施工。结合路面的具体情况展开修补,细致划分病害范畴,确定施工的面积,使用半封闭交通的手段,减少施工对车辆运行带来的影响。为了有效发挥微表处养护技术的作用,应严格挑选施工材料,选取改性的乳化沥青,可优化沥青本身的性能;选取粗质矿料时,加入细集料与矿粉,结合使用可强化矿料间的密实性,确保集料自身的硬度和质量,使其坚韧性及压碎值达到标准。施工期间,将摊铺机行驶到施工的区域,再进行摊铺宽度、深度及长度等参数的确定,搅拌完成后检验材料质量,确保浆料均匀搅拌。结合浆料的实际情况操控螺旋分料机的速度,防止存在多料或缺料等情况,应注重车速的调节,确保摊铺槽中的混合料均匀。待施工完成后,落实路面的压实工作。应依据初压、复压及终压的施工流程开展施工作业,该过程中应重视路面问题的操控,着重碾压微表处横纵的接缝处。
        2.2灌缝技术
        公路路面发生不均匀沉降问题之后,将会导致路面开裂,路面积水顺着裂缝进入到公路内部,因此腐蚀沥青和集料等,降低公路路基稳定性。为了避免恶化公路路面裂缝问题,需要预防性养护早期裂缝,可以发挥灌缝技术的作用。落实路面开槽,沿着裂缝方向处理裂缝,开展跟踪式开槽处理工作,控制开槽深度在20~30mm范围内,控制开槽宽度在10mm左右。在缝隙清理过程中,需要利用吹风机清理开槽位置,如果内部存在碎块,工作人员需要及时补清。随后落实灌缝工作,利用灌缝机开展相关工作,在灌缝施工中需要利用沥青密封胶。完成灌缝施工作业之后,施工单位需要及时清理剩余料,在冷却20分钟之后可以通车。
        2.3雾封层法
        公路雾封层法预防性养护技术主要处理公路路面龟裂问题,可有效缓解公路路面老化影响,相对其他预防性养护工作,雾封层法操作简便、养护时间较短。雾封层法利用沥青喷洒车将乳化沥青均匀喷洒在路面,使其与公路表面相结合,形成防水保护层,保护公路路面。为了确保公路雾封层法的预防性养护的效果,在乳化沥青喷洒完毕后,须检查其喷洒均匀度,确保路面乳化沥青喷洒均匀。


        2.4就地热再生技术
        首先需要开展预处理工作,在养护工作中主要是利用加热和翻松等,有效修补路面。利用就地热再生技术之前,施工单位可以利用翻挖换填方式,处理路面基层病害,根据工程施工标准,恢复路面结构层。其次需要开展预处理工作,施工单位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加热设备的参数,有效控制运行速度和间距,实现加热效果。随后喷洒再生剂,根据实验结果确定再生剂使用数量。施工单位需要实时观察路面变化,及时调整再生剂用量。最后落实再生作业,完成喷洒作业之后实施翻松,保障路面处理效果。
        3预防养护措施
        3.1对路面进行预防性养护的对策
        第一,为进一步提高路面防水性,可在路面采用乳化沥青操作,这样也能封堵路面的细微裂缝,使雨水等不会轻易通过路面渗入到地下;第二,采用稀浆进行封层,能有效提升路面的整体性能,避免公路路面受到损害,提高路面营运能力;第三,进行表处操作,使路面的防水防滑能力更强,另外,表处操作环保经济,目前已经广泛运用于路面预防性养护;第四,采用沥青路面修复剂对老化和损坏路面进行修复,提高路面的使用状况,沥青路面修复剂既方便又实用,在公路养护工作应该大力推广使用;第五,要及时填补裂缝,避免裂缝时间过长造成路面产生更严重的损害,不同大小的裂缝可采用不同的填补方法,但不论采用何种方法,都应该及时且有效。对水泥路面的预防性养护要注意以下几点:夏季时,水泥路面容易受到高温影响出现裂缝,此时要特别注意接缝处的养护,避免出现轻微公路病害。
        3.2操控温度
        公路施工受温度的影响较大,施工人员在拌和混凝土过程中,未严格把控室内外温度。在具体施工期间,应确保温度不发生急剧的变化,可选用部分温度监测仪,实时关注温度的变化,特别是在具体浇筑时,应细致观察附近环境在温度上的改变。温度过高的状况下实施内部降温,温度过低时应实施保温措施。保温主要是利用保温材料,对公路桥梁中的混凝土实施温度调节操作,内部降温可借助填埋水管等形式,利用水的温度降低混凝土的温度。昼夜温差大时,可采用保温法对夜间的混凝土进行保温,缩减昼夜间的温差。
        3.3施工操作
        预防性公路养护施工中,提前清理路面,检查清理效果,没有任何泥土或者石块,检查施工设备,具体涉及压路机、水车以及摊铺机等。施工操作中控制好沥青混合料温度,要求温度始终≥165℃,摊铺机工作中运输车辆需保证供应及时,实现持续性预防施工。在此基础上对摊铺机宽度适当调整,根据公路路面情况科学喷洒,保证喷砂均匀性。喷洒操作完毕压路机及时跟进,迅速完成公路路面碾压施工,在路面温度降低之前完成碾压施工。除此之外日常检查工作必不可少,及时发现路面施工问题并及时修补。
        结束语
        为了确保公路预防性养护工作效果,在公路预防性养护工作中应遵循适用性、成本经济性等原则,分析周边环境等影响因素,确定公路预防性养护方案。应选择综合素质高、管理能力强、责任心强的管理人员,管控公路预防性养护工作施工,强化公路预防性养护工作效果。
        参考文献
        [1]武廷江.公路预防性养护施工技术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3):126-127.
        [2]陈云.高速公路养护中的超薄磨耗层施工技术研究[J].交通世界,2020(24):51-52.
        [3]杨秀华.公路预防性养护施工技术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0(5):126-128.
        [4]黄铭明.研究公路预防性养护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20(10):264-265.
        [5]付国玉.公路预防性养护施工技术研究[J].科技风,2020(7):134-1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