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欢
61012419930620****
摘 要: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认识的加深,植树造林、绿化工程越来越普遍。苗木移栽作为造林绿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程建设中最重要的支出。为保证移栽过程中的苗木成活率,需要有效改进相关技术,确保工程建设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造林绿化工程的经济效益。探讨了苗木移栽技术在造林绿化工程中对成活率的影响,可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养护期;提高苗木成活率;探讨
导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造林绿化工程发挥着关键作用。造林绿化工程建设效果的整体优化,苗木移栽成活率的有效提升,不仅关系到造林工程建设成本,而且关系到生态效益的实现。育苗移栽是一项技术密集型工作,需要结合苗木的特点和生长环境,采用科学的育苗移栽技术,才能真正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因此,在造林绿化工程建设过程中,应采用科学的育苗移栽技术。
1影响园林苗木移栽成活率的原因
1.1园林苗木内在因素的影响
首先,在移植前,植物的生长状况直接影响着成活率。如果植物发生病害或受到害虫的侵袭,植物的抵抗力就会减弱,使植物难以适应新的环境,从而影响园林苗木的成活率。那么,植物的生长也会影响园林苗木移植的成活率。我们知道在移植的过程中,为了使植物获得足够的水分,我们应该修剪植物的枝叶。如果移栽苗处于生长期,即使对植株的枝叶进行修剪,移栽后也会很快生长,可见修剪枝叶对树木生长期的成活率影响不大。但如果植物生长时间较长,其再生能力会明显下降,剪掉枝叶后很难长出新的枝条,从而影响苗木的正常代谢,使其难以成活,降低了园林苗木的成活率。最后,移栽苗根系状态对成活率的影响是众所周知的,幼苗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如果移栽苗的根系不完整,就无法为苗木的生长提供足够的养分和水分,从而导致苗木的枯死,对园林苗木的成活率产生不利影响。
1.2 移植后外界环境的影响
移栽后,幼苗的生长环境发生了变化。除了苗木的适应性外,新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苗木的成活率。如有机肥含量、水分含量、酸碱度、移栽后的气候条件等。每种幼苗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性。如果新环境与苗木的生活习性不一致,就会使苗木难以适应,从而使苗木的生命力和抗逆性降低,进而影响园林苗木移植的成活率。
2提高苗木移栽成活率的有效措施
2.1移植准备
一是做好工具和材料的移植准备。及时准备好铁锹、剪刀、锯子等苗木移栽工具和材料,用于树穴挖掘和树冠修剪。吊运苗木时,应使用专业设备和器材。用于树穴土壤变化的车辆和车架;用来包裹树干的耐寒耐蒸腾的草绳;洒水车和水管;种植土壤、灌溉水、树底肥能保证育苗计划的效率,全面提高移栽成活率。
二是清理移植部位。根据规划要求,结合清障工作,对移植场地的土壤、地形进行梳理,保证移植场地与周边设施、道路的标高衔接,保证排水、排水的合理性。清理妨碍苗木移植和树木生长的建筑垃圾、杂物,彻底清除残土,换土,对种植区土壤进行消毒、清理。
三是苗木选择。移栽苗木时,应在当地购买,并根据园林设计的目的和要求,选择符合要求的苗木。苗木上应悬挂铭牌,标明产地、树龄、树种等信息。要注意植物检疫,避免病虫害的蔓延和蔓延。特别是外来引进的苗木,要注意检疫和消毒。
四是挖设树洞。掌握树穴开挖时间,开挖移栽树穴。比如春季移栽,需要提前12个月挖洞,促进移栽土的风化和基肥的分解,提高移栽成活率。树穴的形状和规格对移栽成活也有很大影响。树洞的深度和直径应大于土球的直径。树穴能促进幼苗根系生长。
但对于缺水地区,大坑的土壤保水能力较差,应选择小坑种植。粘土渗透性差,树根易造成树根积水。通常,应选择小树洞种植。树洞的形状有矩形、正方形和圆形。种植穴的整体直径一致,四周墙壁基本垂直,防止“U”形穴,防止根系生长。挖树洞时,应清除影响苗木生长的物质。
2.2栽植技术
首先,挖秧苗。1) 光着根挖。一般情况下,裸根种植可以保证树种的成活率,建议挖明根。根据规格、类型和移栽季节,在明确苗木挖掘的同时,应保持根系的深度和范围。挖小秧苗时,应沿出苗方向挖沟,距秧苗10cm,并按根系要求的深度切根。只有在切根后才能移去幼苗,以防对根系造成损害。挖大苗时,乔木胸径为10倍,灌木根系宽度为高度的1/3。根据垂直分布密度确定根深,乔木根深80cm,浅根树一般35cm。幼苗的根系必须饱满,须根和侧根必须保持。挖掘后,苗木应有足够的湿度,并用湿草覆盖保护,防止水分流失和干燥。2) 拿着球挖。一般情况下,对于直径大于8cm的珍贵树木,挖掘时应携带土球。对于分枝点较高的苗木,土球应为苗木高度的1/2。用土球重新包装树木,根据土球的规格、质地和运距确定。一般情况下,运距较近的小土球不需要捆绑。直径大于30cm,土球必须包好。
2.3苗冠修剪
苗木包扎放倒后,应根据树种特点和季节要求,合理修剪树冠。应注意对下垂枝、交叉枝和竞争枝的修剪,以保证枝在树冠中的均匀分布。常绿树木需要修剪一些树枝以减少水分流失。对于生长势强、易产生新枝的落叶乔木,可直接砍伐,树冠可减少1/2以上。
2.4装运处理
苗木开挖后,应及时运至目的地。运输过程中,应防止萎蔫、损伤、土球破碎等。对于长途运输的裸根苗,应覆盖遮荫材料并浇水湿润,以减少水分蒸发。
2.5人工种植
苗木运至目的地,未及时栽植的,应当选择适当的区域进行人工栽植。密切观察苗木生长情况,及时做好排水和补水处理。
2.6种植处理
首先,修剪根系。种植前,应将裸根苗的烂根和长根切掉。同时,在手上牙根下方短切切口,保证切口光滑,以便迅速愈合。也可以用激素来促进新根的生长。
二是种植。播种前,数学规格应满足苗木宽度和深度的要求。裸根苗移栽。种植裸根苗前,应在底部回填含肥料15cm的松散表土,使其形成丘状,然后将裸根苗放入其中。根据观察面位置,确保根系可延伸至坑底土丘,避免根系问题。把细碎的土填进洞里。灌至根茎位置后,可摇动树体,保证根系与土壤紧密相连,并对土壤进行坚实压实处理。土回填孔内后,应高出地面。然后重新进行混凝土处理,并对围堰进行浇水,使其完全穿透平堰;土球育苗。有土球的苗木,应将底土夯实,并根据观察面定位孔洞,清除粘结材料,浇根水。
2.7移植后养护技术
第一,设置支架固定。针对规格比较大的苗木,在移植之后需要设置支架,绑扎树干固定。待至成活1年后,再将支架拆除。
第二,适时适量灌排水。园林苗木定植之后,应当浇灌水分,按照水分含量灌排水。在干旱季节,应当增加浇水量;在雨水季节,应当注重排水处理。在浇灌水之后,应当密切观察树干歪斜、泥土下沉问题,及时做好处理。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造林绿化工程直接关系到生态效益的实现。因此,在苗木移栽过程中,要有效提高其成活率,需要在移栽前和移栽过程中运用科学技术手段,从整体上提高苗木移栽质量和成活率。
参考文献
[1]孙立辉.造林绿化工程中苗木移栽技术对成活率的影响[J].农民致富之友,2018(18):111.
[2]包岩.造林绿化工程中苗木移栽技术对成活率的影响[J].农业与技术,2018,38(10):157+159.
[3]赖荣传.造林绿化工程中苗木移栽技术对成活率的影响[J].绿色科技,2017(13):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