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北区房产服务中心 300140
摘要:事业单位党建政工工作指的是在事业单位对全体工作人员特别是党员、党组织的思想认识上的指导工作,在如今全国上下一盘棋的时代特征下,如何能够在认识层面坚定党内同志的思想认识,甚至能够做好事业单位内部不同党派同志的统一战线工作,这是事业单位党建政工工作实效性检验的一个重要标准。事业单位的党建政工工作应当正视单位内外党的建设和实际业务工作中遇到的任何可能的困难,并结合历史经验和实际情况,提出符合实际的解决方案,在实践中推动事业单位的高效运转。
关键词:事业单位;党建;政工工作;实效性;探究
引言
事业单位党建和政工工作作为我国事业单位必不可少的工作组成部分之一,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在当今社会发展加快,我国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大背景下,党建和政工工作在思想认识层面的统领作用体现的非常明显:一个单位的思想认识统一了,能够显著减少体制化带来的无效沟通和低效工作,增强单位内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日常工作效率,带动事业单位内部和外部良性循环;另一方面,无论事业单位具体的行业属性和工作领域如何,党建工作应当始终放在首位,“支部建在连上”是我党自战争年代三湾改编就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党的建设是我党克服一切艰难困苦走向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党建和政治工作做得好,那么事业单位的战斗力就强,就容易出成绩,思想和行动就能够统一在一面旗帜下,就有组织性,就有活力。因此,本文从如何能够做好事业单位党建和政工工作的角度出发,旨在为事业单位党建和政工工作提供思路和参考。
一、从存在问题角度看事业单位党建政工工作
(一)事业单位高层领导对党建政工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有待提高
在事业单位内部,中高层领导对于广大工作人员的言行具有表率和指导作用,领导的重视,能够带来事业单位内部的群体效应,然而由于某些单位的领导对于党建和政工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甚至在日常工作中偶有忽视的现象,上行下效的效果显而易见,单位内部的凝聚力,是一定要通过党建和政工工作才能不断强化的,在这个问题上,事业单位领导一定要提高认识,有政治觉悟性和组织纪律性,较高的政治素养才能带来较高的工作效率和团队战斗力。
(二)事业单位存在重业务轻党建政工工作的现象
事业单位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完成组织赋予的职能,这的确是大多数事业单位的工作逻辑和日常行为的初衷,特别是在如今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里,事业单位更应当以完成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为根本出发点,但是,从哲学层面来讲,意识是行为的先导,在思想意识层面能够首先统一起来,那么长远来看,事业单位就能够长久、高效、可持续地完成组织赋能,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事业单位在党建和政工工作上的投入,将带来从0到1的突破,然而这却是很多单位重视程度不够甚至忽视的地方。
(三)事业单位存在党建政工工作方式落伍的现象
我党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就要求我们能够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然而,在某些地方的事业单位,尽管单位内的体制机制改革仍然在稳步进行,但是党建和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却做不到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甚至多年不变。不得不指出的是,思想认识如果跟不上时代主流,那么必然导致行动上方式方法的落后。一些事业单位缺乏党建知识学习和开拓精神,保守有余而创新不足,对于丰富党建和政工工作的内涵缺少动力,甚至养成了形式主义的作风,单位内的治理效能得不到质的提升,等等诸如此类,这些都与党建及政工工作的学习方式方法有紧密关系。“学习强国”等党建、政务信息一手通平台的搭建,正是针对这种现象进行的标本兼治之举。
二、从措施和方法角度看事业单位党建政工工作效率的提高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地位不动摇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我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原则之一,对党建工作的强化和完善是推动事业单位改革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的应有之义。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工作的宗旨,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事业单位的改革发展离不开对我党领导地位的坚持。只有要通过党的带领,实现事业单位体制机制改革的新突破,实现领导干部和广大工作人员的紧密团结,实现事业单位上下一心,共谋发展。
(二)推进党建与政工工作的高度融合
党建工作和政工工作的关系是紧密结合的,政工工作并不脱离于事业单位的党建工作,政工工作的有效开展可以反作用于推动事业单位的党建工作。要融合定位党支委员和工会成员,要做到党政同责、尽职尽责,党建和政工工作均要做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这个基础上二者要建立紧密协作关系,应当勤于思考、勤于作为,从全局出发,根据各自工作岗位的特点,落实各项业务发展,既能够提升干部的业务工作能力,又要兼顾党建与政工工作,使得各相关工作能够按计划有序推进,与党建和政工工作的指导思想并行不悖,党建的工作成效,体现在政工工作的有效上,体现在每一个工作成员政治觉悟的提高上。
(三)推动建立事业单位党建政工工作平台
为了使得事业单位党建和政工工作的有效性能够量化考核和可视化分析,有必要从制度层面和工具层面对上述二者进行改善,要建立健全党建和政工工作的规章、考核、管理机制,可以定期组织事业单位全员学习,可以外部引进师资对单位内党建和政工工作予以指导,也可以搭建图书角、小程序等电子应用平台,从组织层面对定期学习及成效提出要求并进行考核,量化学习成果,指派专人负责,进行专项落实。同时,还可以借鉴其他事业单位互联网党建工作开展的优秀之处加以学习,结合自身单位职能特点,从互联网思维出发,开展党建和政工工作一体化学习模式,包括但不限于微信公众号、小程序、智能App等应用,高效利用当今信息时代的信息共享范围广和传播速度快的优势,多重手段共同促进党建和政工工作的开展。
(四)持续优化事业单位党建政工工作的工作方法
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潮流下,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内容也有着飞速发展变化的趋势,在这种大环境之下,既定的办事方法很可能会不再符合潮流和实际需求,所以,事业单位的制度建设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为目标,及时调整现有的工作方法,在事业单位的广大工作人员之间树立正确的党建和政工工作的观念,才能够有效推动增强个人和集体、人与人之间的凝聚力。领导干部应当定期听取广大工作人员的心声,知晓民意追求,才能够在制定政策时符合实际情况,党建和政工工作的着力点也要基于此。
三、结语
总而言之,事业单位的党建工作和政工工作密不可分,紧密相关、相得益彰,要提高事业单位党建和政工工作效率,就要从日常行为出发,从单位日常职能的履行出发,自上而下,实事求是地去做。从单位领导层就要提升认识维度,进而强化党建和政工工作的意识,制定相应的党建政工工作机制和学习措施,高效有序地推动党建和政工工作的结合。如此,做到从思想层面统一战线,从行动层面才能够保障事业单位的高效能履职,才能够助力推动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推动事业单位在国民经济中彰显更具有优势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冯菊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中的思想政治工作策略[J].办公室业务,2021(08):38+114.
[2]仰玉娟.浅谈事业单位政工干部应具备的素质[J].办公室业务,2021(07):57-58.
[3]王永梅.提高党建政工工作实效性的路径和策略[J].办公室业务,2021(03):34-35.
[4]冯俊林.新时代如何实现基层事业单位思政工作创新和传承[J].办公室业务,2020(19):17-18.
[5]李静.大数据时代下事业单位政工工作的创新策略分析[J].国际公关,2020(08):208-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