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解题方法的归纳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期   作者:崔谈润 张春梅
[导读] 新课改背景下生物任然是学生高考的重要科目之一

        崔谈润    张春梅
        山西省柳林县联盛中学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生物任然是学生高考的重要科目之一,生物问题的解决是知识运用的有效途径,也是新课改考查生物知识与技能掌握的重要方式,新课改下如果穿新鞋,走老路陷入盲目做题的误区,只是一味地做题不去总结掌握生物基本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无法做到灵活应对各种生物问题,是不能够适应新课改的。因此掌握科学的解题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新情境中获取信息等策略与方法三方面出发,总结与归纳新课改背景下高考生物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以期为高中生生物知识的学习与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
        【关键词】高考生物  解题方法  解题能力
                
                随着对生物对象的研究和深入,生物解题方法得到了不断地发展,只有深入钻研习题、精通解题的方法才能够切实提高我们解题的效率和水平。但是当前有很多学生都为了追求分数的提升而盲目的、大量的做题,结果只能适得其反。因此,作为高中生,我们应该注重对生物问题的深入剖析,掌握规律性的生物知识,从中提炼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巧妙运用解题方法,灵活解决各种难题,从而为新课改生物成绩的提高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下面,我结合自身的学习和实践经验,对高中生物的解题方法展开深入的分析与详细的探讨。
一、培养从新情境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通常情况下,一些生物问题中会出现一些新情境,如何从新情境中获取信息,进行分析和求解才能够有效简化解题的过程,提高解题效率。因此,我们在生物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要注意情境信息的获取,然后根据生物相关的基础知识来确定所需知识进行解答,使复杂的、难以分析的生物问题变得更加简洁,实现化繁为简,明确解题的思路,从而对试题信息进行判断和分析,最终求得结果,大大提高生物问题解决的速度。
    例1.(2020山东卷)为研究甲、乙两种藻的竞争关系,在相同条件下对二者进行混合培养和单独培养,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单独培养条件下,甲藻数量约为1.0×106 个时种群增长最快
B.混合培养时,种间竞争是导致甲藻种群数量在10~12天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
C.单独培养时乙藻种群数量呈“S" 型增长
D.混合培养对乙藻的影响较大
    高中生物课堂的学习,除了需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本题中,试题侧重对学生分析能力的考查,学生需在新情境中分析出重要的生物信息,需要考生结合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和群落种间关系进行解答,结合图形分析出甲藻和乙藻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此题答案为B。
二、注重信息转化的策略与方法
                在高中生物问题的题目中,通常会包含有较多的文字描述信息,这其中既包含着题目解决的关键信息,也包含了许多无用信息和干扰信息,将这些无用和干扰信思进行有效的转化是我们快速和准确解决生物同题的关键所在。

因此,我们要运用信息转化的策略与方法,深入地分析问题,对生物题目中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分类,并对大量的文字信息进行聚敛式,发散式、对等式等转换,展开文字信思的前后推理,进而提取其中对问题解决有重要作用的关键性信息,为问题的有效解决打好建设基础
例2,(2013山东卷)用基因型为Aa的小麦分别进行连续自交、随机交配、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淘汰隐性个体不统计在子代中),根据各代基因型频率(Aa在群体中的概率)绘制曲线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曲线Ⅰ和Ⅳ的各子代产生A和a两种配子的概率始终相等
B.曲线Ⅱ表示的方式是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
C.曲线Ⅲ表示的方式是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
D.曲线Ⅳ表示的方式是随机交配
                分析图形可知曲线Ⅰ在自交一代后基因型频率不变,说明应是随机交配,而曲线Ⅳ随着自交代数增加杂合子基因频率一直在下降,说明是连续自交,D错误。无论是随机交配还是连续自交在子代中产生A和a两种配子的概率一直都是相等的,A正确。曲线Ⅱ比曲线I有所低,表示的方式是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B正确。曲线Ⅲ表示的方式比连续自交中的杂合子频率高,应是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C正确。随机交配的子代中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都不发生改变,连续自交后代中杂合子的比例是逐渐降低的。
                解决这样的问题有两种方法,一是从所有的种交配方式中可以计算出F3代的目标个体;解法二:F3代由F2代自由交配产生,只需算出F2代中两种配子的种类及比例就可根据哈代——温伯格定律算出F2代的性状及比例。自由交配强调的是群体中所有个体进行随机交配,因此自由交配类的题型可以用哈代——温伯格定律作答,要特别注意“题眼”,看清题目考查的是自交还是自由交配。面对这样的问题表现为学生对概念理解不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记住了公式,却没有记住公式的适用条件,只是生硬地套用公式。一旦题目含有陷阱,那么学生必然会跳入陷阱。
三、及时巩固练习,提高做题准确率
                课后习题是针对学生薄弱环节巩固的,是对教材的再认识和拓展。生物学知识之间并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有相互联系的,如若某一知识点掌握不透彻,可能会起连锁反应,导致后面的知识在学习时建立不起认知框架。况且,某些生物问题需要借助数学思想或其他学科才能解决问题。但是由于习题做的不及时,学生没有构建起知识网络,也就无法解决一些综合类习题。
                如《人类遗传病》这节内容实质是对前面所学的常染色体遗传与伴性遗传的总结归纳与实例补充,且这节内容的习题偏综合,除了需要对遗传病类型做判断外,还需要对某病的概率做计算学生若没有将伴性遗传与常染色体遗传的习题及时处理,在这节课上就会混淆两者之间的区别,从而出现判断障碍,所以,不及时处理习题,就会影响这节课的学习效果。
                总而言之,解题方法是我们灵活解决高考生物问题的“金钥匙”,更是提高我们解题效率和准确率的“利器”。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从新情境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注重信息转化能力,熟练掌握生物规律性知识,根据生物问题的特点灵活运用情境信息、信息转化和数学工具等解题策略与方法来分析、解决各种生物问题,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性,从而为高考生物的成功注入一支“强心剂”。

参考文献:
[1]申奥,刘瑞教.建模思想在高中生物解题中的应用[J].数字通信世界,2018(05)259
[2]王彦凝.高中生物的学习方法及解题技巧[J].中国校外教育,2018(05)119-124
作者简介:姓名:崔谈润,出生年月:1973.12.22,性别:男,学历:本科,民族:汉族,籍贯:山西省柳林县,单位:柳林县联盛中学,现在职称:中小学高级,研究方向:新课改,高考试题。
姓名:张春梅,出生年月:1973.4.2,性别:女,学历:本科,民族:汉族,籍贯:山西省柳林县,单位:柳林县联盛中学,现在职称:中小学高级,研究方向:新课改,高考试题。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