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应强化思维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第7期   作者:吴芳
[导读] 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已经越来越被重视。

        吴芳
        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杨峪河镇初级中学    726000        
        摘要: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已经越来越被重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能够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建立语文思维,对其进行良好地启发和引导,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思维对语文学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本篇文章则针对初中语文应强化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和探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强化思维能力;培养
引言:初中阶段是培养思维的重要时期,语文作为主要学习的科目,教师要重视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小学语文不同,初中语文学习的内容更加深入,学生在学习某一篇文章时需要对文章深度思考才能充分掌握文章背后的意义。同时,学生具备思维能力对其个人的成长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必然的选择。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启发
        良好的课堂氛围和教学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同学们学习的热情,为了帮助大家直观性地理解并掌握知识内容,教师要能够适当利用多媒体结合教材进行教学。现如今,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目前信息技术已经逐渐融入教育行业当中,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欢迎,因此老师可以应用其创设情境,对教学内容进行导入[1]。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的语文《沁园春·雪》这一课的内容中,老师可引利用多媒体讲课,首先在大屏幕上为大家播放有关于当时毛泽东在陕北的清涧县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的景色图片。之后让同学们通过图片观察并体会毛主席的心境和这首词的内涵。通过图片的直观性展现,引导同学们走进这首词当中的雪国,并能够将“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一句文字在脑海中转换,帮助学生进行思维上的启发和引导,促使其更加喜欢想象。
        二、实施小组分组教学,养成自主思考的良好习惯
        小学分组学习在近年来一直是课堂上非常有效的授课方式,它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有效促进其个性化的思维发展。老师在课堂上要适当结合教学的情况组织大家进行分组学习,让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能够互相交流和探讨文章当中的内容,自主挖掘文章的信息,使其在学习中有效加强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2]。
        例如,在学习三国演义片段中《的杨修之死》这一课的内容时,老师先让大家自己阅读一遍课文,大致了解一下杨修之死的过程。之后设计与课文相关问题和话题,组织同学们进行分组交流和讨论,使其能够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在思维上互相碰撞,自身也受到相应的启发。

之后让大家再分析一下文章中基本人物性格的特点,并探究杨修的死因是什么,让同学们在学习中也能加强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并有效提高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
        三、结合问题进行引导,促进其思维的发展
        问题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互动的主要方式,为了促进同学们思维能力的发展,老师要对课堂中需要提问的问题进行精心地设计,通过问题引导同学们去主动学习和思考。同时,老师也要关注其思维的发展,在问题的设计和提问上要注意能够符合同学们的发展水平,并且问题要具有思考价值[3]。
        例如,在学习《出师表》这一课时,教师先带领大家将文章翻译完毕,翻译之后让同学们自行梳理一遍文章,领会文章当中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以及亲贤远小这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的意义,之后让同学们认识到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之后老师抛出问题:“诸葛亮此次出师的目的是什么?古往今来,我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著名的政治家,请问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应该具备哪些条件?文章中诸葛亮提出了三个建议,这三个建议在现实生活中具有什么借鉴意义?请说明。”。通过这些问题让同学根据该篇文章进行思考,找到合理的答案,以此有效促进其思维的发展。
        四、结合角色扮演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爱上思考
        角色扮演可以将学生良好地代入到课堂教学中,由于很多同学在学习时思维上比较懒惰,一直停滞在原地,不爱动脑思考。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适当结合角色扮演进行教学,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沉浸在角色当中,直观地感受到角色的心理活动,加强其对文章的理解。角色扮演是创设情景类教学中非常受到欢迎且具有趣味性的授课方式,能够打破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到枯燥乏味的心理状态。
        例如,在学习红楼梦的片段《香菱学诗》这一课中,该片段有很多的人物对话部分,主要人物是香菱和林黛玉、宝玉、探春、宝钗等等。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领会和阅读名著片段,教师可以组织大家进行角色扮演,模仿文章中的人物的性格、说话的语气以及姿态等等;通过进行角色扮演,让同学们直观性了解到每一个人物的心理动机以及人物的性格。并针对香菱学诗的态度进行思考,结合香菱学诗的态度,想一想自己在学习语文以及写作中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态度。并在以后的语文学习中能更加积极地学习和思考。
        结束语:
        总而言之,老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加强学生学习的独立性,激发其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使其对语文保持应有的好奇心,在学习中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只有在拥有求知欲的前提下才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和探索问题,才能更加乐于思考。同时,老师也要注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通过创设情境以及问题引导帮助其强化自身的思维意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参考文献
[1]刘振涛.初中语文教学如何提升学生思维的细致性与深刻性[J].天津教育,2020(35):161-162.

[2]刘婉.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联想思维能力的方法[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20(12):39-40.

[3]李蕾.初中语文教学思维的本质及发展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97):35-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