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钢结构施工安全对策与质量控制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姜昊1 于洪涛2
[导读] 摘要:随着时代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超建筑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多。
        1身份证号码:21100219921027XXXX;2身份证号码:23020219820417XXXX
        摘要:随着时代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超建筑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多。如在重庆来福士工程中,钢结构的技术则是运用到了超200m的高空中,在4个塔楼最上方,修建了一个全钢结构的景观天桥;本工程在修建景观天桥时克服了测量精度控制难题,节点复杂,焊接量大,重钢提升至高空,对接口的精度控制等难题也被攻克。基于此,本文对建筑钢结构施工安全对策与质量控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钢结构;安全对策;质量控制
        引言
        在建筑产业要尽量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钢结构技术因高效牢固且有回收价值而受到国家和不少建筑企业的重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在“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中明确提出“发展绿色建筑”的要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多个部委亦围绕绿色建筑创建新型建筑工业化、绿色社区等多个专项领域,密集发布了《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绿色社区创建行动方案》更是明确要求“推动各地绿色建筑立法,鼓励各地制定更高要求的绿色建筑强制性规范”。
        1钢柱结构施工安全要点
        在钢材质结构施工过程中,钢材质立柱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层数高度,以及建筑总体高度数据的竖立方向的结构零部件,尤其在实际制作和生产过程中,需要按照相应的制作标准,并且以此作为基础,满足我国对建筑行业材料的数据规范。同时,钢柱零部件在实际进行生产和技术加工时,并且根据模具进行翻样、下料中,应充分考虑钢材质零部件焊接产生的焊缝,时机的收缩形变数据,以及在竖方向核定载重作用力下,产生的材质压缩形变。因此,在进行钢材质立柱翻模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下料的整体长度,不能直接等于方案设计的数据长度,即使所产生的数据仅仅有几毫米,也不能有所忽略。钢结构数据表。并且在上下的两层结构钢材质立柱的横截面,在完全相同时,也不能进行数据之间的互换,同时,需要技术人员要求针对每个节点的钢材质立柱,根据其使用的规格、参数进行相应的数字编号,进行区别,以此实现正确模式下的钢材质结构安装。并且在进行钢材质结构安装过程中,利用矩形模式以及方形的钢材质立柱,并且在实际进行安装和材质生产过程中,应该按照现有的生产规范和标准,使用熔嘴电渣焊,不能在箱板上直接开孔,或者使用槽塞焊等方式。
        2建筑施工安全模块化管理途径分析
        2.1安全施工模块
        项目作为商业化建筑,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应严格落实商业建筑建设标准,结合现场施工条件,制定专项项目安全管理细则,包括建筑各层的高度、施工工艺和流程、建筑材料的采购质量等。同时,还要依据建筑安全管理细则,加强对施工中安全风险的预判,加强安全应急处置机制的管控,并在实际施工环节中,与多家建筑材料供应商保持良好的联系,建立建筑材料、建筑机械设备等应急管理及应急保障系统。
        2.2施工安全事故处理模块
        具体而言,当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发生以后,需要由施工人员就地迅速反应,并详细记录风险发生时间、地点、原因及处置过程,统计人员是否存在伤亡等,第一时间开展安全事故的救援、及时疏导现场,开展急救处置工作。要加强施工安全事故局面的控制,及时地巡查,上报到施工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保障施工安全事故的处置合理性。
        2.3安全措施模块
        现有的施工安全模块化管理措施主要体现的是安全管理成果,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落实和维护。(1)需要详细分析安全事故调查报告中的相关内容,明确和落实事故处理方案,加强应急预案的管理和实施。(2)要开展项目内部的施工安全集中培训,将施工安全模块化管理方案有效落地实施,完善其在安全事故作业过程中的使用功能。

此外,在《安全事故的总结报告》中,对所提及的安全处理措施进行事故发生后的经验总结,同时在房屋建筑建设项目上,所具备的共性较多,因此在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可借鉴性也很多,属于完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模块化的优化条件和基础性资料。
        3提升建筑钢结构施工安全性的对策
        强调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重要性,现阶段,我国建筑物的主要施工模式,需要依靠钢材质结构进行基础支撑。加上钢材质结构施工建设的优势较为明显,比如,自身结构重量较轻、结构强度较高、抗震性能较好等,致使其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在建筑流程中。所以,为了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并且实现在建筑结构工程的顺利开展,技术人员应该积极提升和完善钢材质结构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部分一线工程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未接受过系统性的专业培训,在施工中常发生违章操作、误用器械、私自篡改工序流程等不规范的行为,使钢结构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受到影响。项目管理人员应提升现场施工的安全管理力度,防止施工中出现安全事故。首先,组织全体工程人员参加安全教育培训活动,分析工程事故产生的原因,将施工规范和技术作业标准等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要求全体工作人员树立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其次,建立权责管理机制,明确各部门工作人员的职责。出现工程事故时,对相关责任人追责惩处;最后,组建现场安全监督小组,设立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的安全巡查,纠正不规范施工行为。
        4建筑钢结构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4.1做好工序的交接检查工作
        为了及时发现并处理建筑钢结构施工的质量和安全隐患,项目管理者首先应建立“三检”机制,对钢结构工程进行多次质量检测。例如进行施工中的工作交接,责任人应提前对施工质量进行自检互检,其次是进行班组检验,对存在质量和安全隐患的完工部位进行返工处理。最后再进行更加细致的专业检验,由质检员对已完工工序的质量进行全面检验,确定完工部位的质量达到工程标准后,在报告单上签字确认,即可进行后续工序的施工。
        4.2事中控制
        质量事中控制的管理目标是规范建筑钢结构施工中的作业行为,降低人为、环境等因素对钢结构质量造成的影响,及时发现钢结构工程的质量与安全隐患,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提高工程质量。项目管理人员可使用PDCA管理法,根据现场情况与技术方案,在现场布设若干数量的质量控制点,对质量控制点进行有效管控,确保关键点的工序施工能够达到工程质量要求,及时发现并处理质量问题。例如,将预埋件的埋设作为质量控制点。埋设预埋件后,检查预埋件的埋设质量,如检查埋件锚筋是否与主体钢筋绑扎牢固,将预埋件的标高与水平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城市未来发展进程中,建筑将是建筑发展的主要趋势,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带动钢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进程。建筑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而建筑施工安全问题备受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也关系到人民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工程安全施工模块化管理的应用,不仅能够实现施工安全管理复杂性向层次化方向发展,同时能够促进施工安全管理更加专业化、标准化。本文基于房屋建筑施工安全模块化管理理念,提出了模块化安全管理内容及具体的管控流程,期望为同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王福刚.建筑钢结构施工安全对策及质量控制措施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4):96.
        [2]张贵弟.建筑钢结构施工安全对策及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28):173+193.
        [3]李姝颖.某钢结构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
        [4]吴淞.大跨度空间钢结构安装的施工安全及质量控制[J].中华建设,2018(09):78-79.
        [5]袁金虎,陆彬.建筑钢结构施工安全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江苏建筑,2018(01):81-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