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随着高速公路规模的不断扩大,覆盖面更加专业化,技术要求高,管理难度大,经常出现档案不及时、归档不完整、不规范等问题。BIM技术作为信息化的重要手段在公路工程文件管理中的应用尚不多见。
关键词:BIM;高速公路工程;档案管理
1.BIM技术特点
BIM技术是将工程项目的各类信息数据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立涵盖项目立项至拆除的全寿命信息化模型。它具有可视化、全寿命、协同性和动态优化等特点。
1.1可视化
通过BIM技术可建立项目的三维立体模型,甚至包括动画、音频等信息,使得决策和设计意图、施工和养护过程更清晰,有效避免理解不到位产生的误差,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提前预见问题,如碰撞冲突明显的重点和难点部位。
1.2全寿命
通过BIM技术可集成立项、设计、施工、运营、管养和改扩建等阶段的各类信息,并以构件为载体,以属性体现,使得构件具备全周期的可追溯性。
1.3协同性
BIM技术可为各参建单位在立项、设计、施工、运营、管养和改扩建等阶段提供协同工作平台,实现信息共建共享,确保信息的及时、准确和一致性,有利于不同专业间的集成协同配合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1.4动态优化
通过BIM技术可对项目进行动态管理,各参建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对技术交底、施工组织、试验检测、质量检查与竣工验收等环节进行动态管理和优化。
2.BIM技术与高速公路档案的关系
BIM技术与高速公路工程档案两者的特点高度契合,BIM技术的可视化、全寿命、动态优化和系统性可以解决高速公路档案量大、时间长、专业多、参建单位多等引起的问题。通过BIM技术使项目信息高度集中、可视化、统一共享、动态可调,解决档案快速精确收集和成档的问题,且可随时调用查询,为项目决策、设计、施工、运营和管养提供真实可靠的基础信息;同时,通过BIM技术构建的协同平台,实现不同专业、不同部门、不同参建单位间的无障碍高效沟通,提高协同工作效率,加快项目建设。可见,以BIM技术为依托,重新构建高速公路的工程档案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成档质量和效率,增强档案的真实性、公信力和服务属性。
3.基于BIM技术的档案管理模式
3.1档案管理模式构建标准
3.1.1统一建档立卷标准
高速公路的档案不仅要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文件档案管理文件要求》、《国家重大工程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等法律法规及条例的要求,还要符合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竣工文件材料立卷归档管理办法》、《公路建设项目文件资料管理办法》的规定。基于BIM的档案管理模式在上述规范规定的收集类目、明细、整理归档方法、立卷方式及移交要求的基础上,再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增项、扩展和细化。
3.1.2统一BIM建模标准
BIM模型需要采用统一的标准和深度,包括统一的建模标准、深度、数据接口和逻辑层次,以利于管理模式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由于公路工程暂未颁布BIM模型建模和实施的行业技术标准,故选用《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GB/T51212-2016)和《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GB/T51235-2017),上述两个规定未涵盖的专业采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BIM应用指南》,通过上述规范基本可以覆盖公路工程涉及的专业范畴。
3.1.3统一BIM建模层次和深度
移交档案管理部门的信息必须符合要求,需要对基于BIM的工程档案设定建模层次和深度标准,避免各项目移交的BIM档案参差不齐。为详细真实的反应工程信息,须以构件为单元层次,以施工图设计为深度标准,且工程项目的分解、构件专业工点划分和建模精细度等参数参照相关标准,并附相应EBS编码。同时,建模需采用统一的主流的软件产品,选择数据接口兼容性好软件格式。
此外,为了确保信息的共享,应保持各类专业信息间的逻辑关系,即某个专业信息变化后,其他与之关联的专业信息也能随之更新。
3.2完善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基于档案在建设和管理工作中的积极作用,若想要更好的发挥高速公路工程档案的价值,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确保高速公路工程档案信息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在进行管理制度体系的构建时,要注重加大工程档案信息化的建设,为各项管理工作的落实提供指导,保证各项管理工作严格按照规则执行。档案管理工作中,管理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档案法》和《高速公路工程档案管理办法》等各项制度,指导高速公路工程档案管理工作开展。构建完善的制度后,若想切实发挥其价值,需要落实到实际,不可以形式化,保证实际操作性,保证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3.3完善档案管理组织机构,强化档案主体责任
高速公路建设具有工期长、施工场地涉及面广的特点,为了确保整个高速公路工程的档案管理具有系统性及安全性,需要成立档案管理组织机构,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分配。档案管理组织主要是对档案管理进行规划、协调,以此提高档案管理质量。档案管理组织让档案管理能力强、效果好的工作人员担任组长,分配好组内各组员的档案管理工作,对高速公路工程各种文件,进行收集、鉴定、整理和归档,确保小组成员能够有序进行档案管理。除此之外,高速公路建设单位在招投标及合同签订阶段,需要在合同当中制定档案管理责任、质量、费用等相关条约,明确档案管理职责,防止档案管理错乱对后期工程产生不利影响。在高速公路施工阶段,需要加强对合同履行的监管,通过合同的约束落实档案管理责任主体。
3.4建立档案信息处理应用中心
包括基础层、处理层和应用层三个层次。基础层由ICT(信息和通信技术)资源池构成,并通过特定的SLA(服务协定)给上层系统提供基础数据。基础层主要用于收集、分类和储存各个终端上报的工程档案信息,信息设置审核程序,确保信息的内容、分类等满足现有文档接受规定。处理层包括档案信息处理和档案管理模块,是集成多种BIM建模工具和管理工具的硬件中间层。处理层主要用于对基础层提供的工程档案信息进行处理,以获得统一形式的档案信息,并构建BIM模型与档案信息间的有序关联和链接,实现项目工程档案的高度集中化、可视化和动态化等。应用层是对处理层建立的档案信息进行应用,实现业务场景的具象功能,对施工前、施工过程以及施工后的运营等阶段进行全寿命的档案信息服务。如施工阶段可通过BIM模型漫游和三维模型等进行进度查阅、计划倒排、实时跟踪和调整等,指导项目施工,并同步形成工程和管理档案,如实详细的反应项目施工进度控制过程。
结语
总之,档案管理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高速公路的发展进程,在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相关部门要对档案管理工作在管理过程中加以创新,从而建立起更加合理的档案管理方案,不断地进行自我优化,从根本上提升档案管理质量,使其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更好地为各行各业服务,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妮.高速公路工程质检资料整理与归档的必要性[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42(4):218,220.
[2]曹亚兰.农村高速公路工程质检资料的整理分析[J].科技风,2019(5):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