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翔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161000
摘要: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桩基施工技术的高低,只有将桩基施工技术研究透彻,才能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的安全性。本文通过对桩基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探索了建筑工程的管理措施,希望可以为今后的桩基施工提供可行性的帮助。
关键词:桩基;施工技术;建筑工程;应用
引言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针对地基进行适当的处理。如果地形条件较为复杂,需要确保地基能发挥最佳承载力,确保工程施工顺利进行。如果桩基施工效果不佳,便会严重削弱地基的应用效果。因此,需要针对建筑施工中的桩基施工技术进行深入探究,明确其应用细节,并采取有效的技术类型,达到良好的施工应用标准,为以后的建筑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1桩基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分析
在整体的建筑工程中,桩基是最基础性的一项建设内容,它可以承载整个建筑工程的竖向荷载力,让建筑物保持在一个稳定状态,这对于建筑工程的使用安全和使用寿命都将有着直接的影响意义。在目前的建筑工程中,桩基已经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因为桩基具有非常坚固的持力层,这不仅使其具备了比较大的承载力,而且稳定性也非常好,竖向桩有着很大的强度和刚度,整体性能也十分稳定。所以相比较其他形式的建筑工程基础而言,桩基有着更好的稳定性。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通过桩基的应用,可使其竖向荷载实现有效的综合型转移,以此来保障整体工程的安全性,避免由于天气原因、人为因素、地质灾害等对建筑工程安全性和稳定性的不利影响。
2桩基工程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桩基工程是建筑工程的施工基础,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及稳定性起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同时在较大程度上影响项目的施工安全和交付使用。建筑工程的项目要求和施工条件决定了桩基结构和工艺要求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也是造成较难控制桩基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原因,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桩基工程的质量控制工作存在不足之处,会发生严重的工程质量事故,同时也会影响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为了避免发生工程质量问题,施工前工程技术人员应全面勘查项目的地质条件、水文环境等情况,在工程设计要求的基础上,选择适合项目施工的桩基类型,实现桩基施工的重要工程价值,保障建筑项目的顺利实施,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所以桩基工程的施工质量是实现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重要保证,管理者应加强对桩基工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及时解决施工中的问题,避免各类质量、安全技术隐患,充分发挥管理的作用,提升企业在建筑行业的竞争优势。
3控制桩基础施工质量的有效策略
3.1现场的准备工作
要想保证建立合格的桩基,就需要施工单位在建造前对场地进行严格的考察,收集建造桩基所需的相关数据指标,这样才能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因此,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需要对现场进行全面处理,比如,将施工区域进行平整化处理,因为只有达到平整度要求,才能提高场地质量。不仅如此,施工单位在确保施工地的平整度后,还要保证桩基施工四周的环境整洁。另外,技术人员应在施工前到现场进行调研,在充分了解施工地的各项参数后提出方案,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施工效率,而且能够保证施工质量。
3.2科学设计施工方案
确保建筑桩基结构的稳固性与安全性,优化建筑桩基工程施工方案,为桩基施工作业提供最科学的参考,则必须做好三方面的工作:第一,做好施工前期准备工作,施工企业应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设计精确的图纸与施工方案,并认真审核,及时纠正偏差问题,应通过试验活动进行沉桩,准确核算桩长与桩贯入量等重要参数,合理安排施工线路,选用最佳机械设备与施工技术方案;第二,做好桩基混凝土结构基层处理工作,着重优化桩基混凝土施工工艺,依次按照标准工序进行施工;第三,做好桩基保护工作。延长建筑桩基使用寿命,提高桩基的稳定性,必须综合考虑雨水风雪对桩基的侵蚀因素,科学采取护理措施,设置完整的保护结构层。
3.3完善施工工艺流程
在开展高层建筑桩基工程的过程中,完善施工过程是重要的一项环节。施工单位要制定一份完整的施工方案,以提高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为前提,创新施工方法,将施工水平充分体现出来。
在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桩基施工过程中,有一项重要的施工工序是清孔,清孔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水下砼灌注施工、桩身质量与承载力的大小。在此项环节中一定要进行换浆,将优质轻泥浆从钻杆内泵入孔底,置换孔底相对较浓泥浆。清孔时要求将钻头提离孔底50mm,通过钻头的不断转动及上下提升,使孔底泥浆产生流动,将钻渣不断排出。在此施工环节中,项目施工管理人员要做及时对清孔的泥浆进行测试,对清孔前后的孔深、孔径等参数进行测量,保证满足设计要求。
3.4制定科学的监管制度
技术交底是工程建设实施的重要准备工作,为保证技术交底工作能够落实到位,管理者应制定详细的技术交底制度,保证图纸审核和技术交底工作的顺利进行。通过技术交底,施工人员能够准确掌握施工技术要点,明确施工目标和质量要求,做好每个工序项目的自检、互检工作,完工后提交工程验收申请,验收合格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在此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隐蔽项目的质量验收,认真测量桩点,检查桩基施工是否存在桩体受损的情况,防止因质量问题影响桩基工程的验收。工程管理人员应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准备各项施工材料、收集整理数据,保证施工方案有据可依,为桩基工程的实施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支持。
3.5全面优化桩基加固方法
目前,针对建筑桩基工程的加固方法主要包括强夯法、垫层法、挤密法和预浸水法。这4种方法各有优劣。其中,强夯法兼备机械化水平高、无需置换处理位置、施工效率高、速度快以及节省劳动成本等优势,该方法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增加桩基的压实度,降低压缩性。然而,在建筑桩基施工中,适宜选用低能级强夯法,如果使用高能级强夯法难免会影响施工效率与速度。垫层法又分为灰土垫层和素土垫层,在使用该方法的过程中,需要先全部挖出基地之下的湿陷性土层,然后,再用灰土集料或者素土集料做垫层,从而起到加固桩基,避免压缩变形和加强桩基承载能力的作用。挤密法大多应用于含水量在14%~22%的黄土层中,而且,土层深度达到5~15m,在具体施工中,必须做好桩体材料灌注工作。预浸水法主要用于地下6m范围内的桩基处理作业,该方法能够节约施工成本,消除湿陷性的危害,却存在耗水量多和工期长的缺陷,因此,在具体施工中,应根据实际需要和地理环境特征选用最佳处理方法。另外,维护建筑桩基工程质量,必须着重提高压浆技术,科学设计压浆管。目前,施工技术人员均会选用直径在2.5cm左右的铁管来制作压浆管,为接头连接处设置丝扣以提高连接效果,确保压浆管的封闭性与密实度。在压浆施工过程中,须采取整体承载桩体群压模式实施一次性压浆作业,所注入的浆液不得少于70%。
3.6施工顺序的合理确定
在具体施工中,要想让桩基施工技术得到合理应用,施工单位应结合工程需求与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来进行工程方案的合理制定。如果实际条件可以满足施工要求,施工中应尽可能通过先浅后深的顺序进行施工。通常情况下,越深的桩孔会有越大的施工难度,所以先对比较浅的桩孔进行施工,可有效提升部分土层的稳定性,减轻深孔施工过程中所受的泥土压力。如果施工作业在含水层内,就需要先对上部的桩孔进行钻孔施工,待完成了上部的混凝土浇筑施工之后,再将实现预留出的一小部分未进行混凝土浇筑的桩孔作为排水井,以此来为其他桩位的后期施工提供足够便利。
结语
综上所述,桩基工程的施工质量对建筑项目有重要的影响,应引起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应明确不同桩基施工技术的应用条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桩基的种类和施工工艺,避免技术疏漏影响施工质量。施工技术人员应具备丰富的桩基施工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熟悉掌握不同桩基施工技术的特点、优势,提升对桩基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的认识,制定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提升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实现建筑工程的综合效益,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建筑企业的稳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邓金.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12):181.
[2]冀龙.关于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技术问题的探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9(10):149.
[3]张玺龙.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探究[J].建材发展导向,2019(3):305.
[4]巩帆.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筑与装饰,2020(6):134-138.
[5]张忠生.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研究[J].砖瓦世界,2020(2):293.